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某加油站埋地罐区为例,针对探地雷达法验证实验的需要,建立了以手动钻孔取样,以有机溶剂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的土壤中油气含量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等进行了研究。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用二氯甲烷替代四氯化碳作为土壤中油气含量测定的萃取剂,萃取结果良好;探地雷达法测得的1号罐和3号罐泄漏区域土壤中油气含量高达856.4mg/kg和772.3mg/kg,证明探底雷达法可以迅速检测到埋地罐区泄漏区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种典型不良地质进行探地雷达属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良地质的类型和探地雷达的三瞬属性、单道信号属性、频谱属性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三瞬属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电磁波信号在3种不良地质中的传播特点;单道信号属性分析中可以对地质剖面中的特殊点和异常点进行深度分析;频谱属性分析中发现,无水破碎带的雷达反射波有多个峰值,其主要分布在50~110 MHz之间;富水带雷达反射波只有1个峰值出现在45 MHz附近,并且出现峰值后迅速衰减,然后在较低频段波动;空腔型孔洞的信号反射波主频较明显,其中心频率分布范围在200~400 MHz之间,其中心频率随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每个属性均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3种不良地质的雷达反射波的特征,对多个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很好地对不良地质的类型进行判别,从而提高探地雷达数据的解译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精准判断围垦堤防架空隐患的位置和范围,结合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优点,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探地雷达电磁波的传播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研究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差分形式、二维空间内的时域差分方程、数值稳定性及吸收边界条件的设定等问题.对围垦堤防可能存在的几种隐患形式进行正演模拟,通过分析雷达电磁波幅值变化,讨论...  相似文献   

4.
矿山排土场出现裂缝后会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稳定性,为了掌握排土场的安全状态和提出治理措施,就必须对排土场内部的裂缝分布进行了解.探地雷达作为一种物探设备与手段已经在公路和堤坝等裂缝探测工作中得到应用,将雷达探测技术引入到矿山排土场的裂缝探测中,从雷达探测机理和排土场裂缝物理特征上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解释了使用雷达探测的具体方法与过程,并提出利用雷达正演模拟来对探测图像的反演分析进行辅助解释,以提高探测精度和可靠性.对平川铁矿排土场的内部裂缝进行了探测实证,发现探测结论与已掌握的裂缝信息数据是基本一致的,说明了雷达探测技术在排土场内部裂缝探测工作中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信号处理的分布式防盗报警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包含有线式探测头和无线式探测头,探测头可以是基于热释电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或者是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的微波雷达传感器.该系统具有检测范围大、组网方便灵活、灵敏度可调等优点,通过对软件算法的优化,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误报率低.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我国目前飞行流量日渐增加、空域紧张等情况,提出了一种系统评估航空器雷达间隔的新方法。首先,介绍了雷达间隔研究所使用的基准系统比较法,给出了分析方法和评估流程;其次,在综合考虑影响飞行安全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近距离危险接近概率(CAP)模型和基准系统比较法,建立了航空器间的雷达间隔评估模型,可对航空器飞行安全进行量化分析评估;最后,利用统计学知识和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不同精度的雷达与雷达安全间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空中交通流量和航空器的运行效率;2)对于普通二次雷达,N-N模型更能反映雷达角度误差的分布情况;3)当雷达间隔为5 n mile时,危险进近概率为1.382 1×10-11,用精度更低(雷达角度误差为0.138 13)的雷达替换时,为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雷达间隔应增大到5.3 n mile;4)使用高精度雷达进行管制指挥和监控,可提高飞行流量,缓解航班延误,提升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半挂车转弯内轮差和视觉盲区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基于汽车转弯原理,构造动态直角坐标系下半挂车转弯轨迹方程,结合现有雷达检测技术,建立转弯盲区障碍物危险判别轨迹模型,并据此提出一个包括车侧相控探测雷达、可调后视镜、声光报警、夜间补光等硬件设施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软件程序构成的实时监测预警与安全保障一体化系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为半挂车驾驶员和车外交通参与者提供精确的车辆转弯状态与安全预警信息,避免转弯盲区内发生危险,实现转弯预警与安全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预警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把系统划分为主控单元、雷达测距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显示-声光报警单元4个子系统。在分析汽车动力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安全距离模型,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通过模拟试验和实际装车实验,验证了系统所要求的各种性能,雷达测距准确,系统报警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9.
黎可  王青松  孙金华 《火灾科学》2018,27(2):124-132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灭火方案,基于火探管灭火技术同时利用新型清洁灭火剂Novec 1230,组装成火探管灭火系统。在灭火测试平台上以功率为200 W的电热管作为外热源引发单电池或电池模组热失控,通过改变火探管的布置位置,记录相应的灭火行为以及灭火效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探管灭火系统直接布置在电池正上方时,在起火后的5.6s内控制火情;随着灭火剂用量增加可以显著降低体系温度,防止电池复燃以及连锁热失控现象发生;火探管有效覆盖区域外的失控电池作为热源将继续加热临近电池,引发连锁热失控,造成灭火系统失效;根据电池热失控后的燃烧行为以及传热行为,提出相应的火探管灭火系统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保证用于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可靠运行,其综合防雷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雷达楼及其信息系统的防雷安全环境理论计算确定其防雷等级,雷达塔楼主体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其信息处理、传输系统按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分级划为A级。结合巴彦淖尔市雷达工程实例分析了当地的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及根据被保护物的特点详细研究了防雷装置的形式,提出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防雷保护体系;分别从雷达天线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等电位和屏蔽措施、接地装置、电源信号系统浪涌保护及生活附属设施防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工程经实践证明其防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队是一个既有钻探又有坑探的综合性探矿工程大队,有两个机掘坑探分队,共有坑探专业职工281人,先后担负三个金、银矿区地质勘探中的坑探任务。由于认真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防尘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坑探各作业点粉尘浓度合格率逐年提高,1982年为82.3%;1983年为97.5%;1984年1~8月为100%,消除了矽尘危害。经体检,没有发生矽肺病人,基本上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生产任务逐年上升,台效逐年提高。1982年完成掘进  相似文献   

12.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3年修正案(以下简称新公约)已于1986年7月1日生效。这个修正案增加了许多新规定和新内容,对救生设备与装置提出了新的技术标准。为了执行新公约,使海上营运的旧移动式钻井船满足修正案的要求,有准备有步骤地更换和添置符合新公约规定的救生设备与装置,现提出如下建议,以供有关领导和人员参考。 1.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新公约对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条款规定,在机房、仓库、住房和服务舱室要安装固定式探火和失火报警装置,起居处所的走廊、梯道和脱险通道内要提供感烟式探火保护。 我国198…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质环境极其复杂,滑坡灾害时有发生,但现有监测手段往往难以满足需要,频繁的滑坡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边坡雷达监测预警系统基于干涉差分测量技术,并采用均方连差检验和卡尔曼滤波两种方法处理监测数据,根据边坡破坏特征以及演化规律进行预警。通过对边坡雷达的基本技术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边坡雷达在浙江丽水"11.13"滑坡救援监测中的应用,证明了边坡雷达可实时有效对目标边坡进行监测预警,这一技术对失稳边坡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发展的特征对系统中人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系统中人因事故的防范采取基于多米诺骨牌原理的对策已难奏效 ,而须采用技术手段、组织手段、文化手段融为一体的纵深防御策略。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主动型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它包含 5个阶段 :方针确立、预测分析、事故减少策略、运行、反馈 ,突出主动去探查与辨识可能的人因事故 ,并采取技术、组织和文化相结合的措施达到减少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本安全原理之三——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包括用机器代替人进行操作、冗余系统、耐失误设计和警告措施等。1.用机器代替人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劳动越来越多地为各种机器所替代。例如,各类机械装置取代了人的手脚,检测仪器代替了人的器官,计算机部  相似文献   

16.
<正>拖车式边坡雷达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干涉原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集成边坡监测预警系统装备。市场推广以来,边坡雷达S-SAR系列装备已累计部署40余套。拖车式边坡雷达S-SAR-T为其系列的新型号,具备高机动性特点和自保障功能,目前在全国已累计部署5套。拖车式边坡雷达S-SAR-T主要优势:大范围(监测距离可达5km)、高精度(最小变形监测精度0.1mm)、全天候(不受雨雾、台风干扰,适应高温、高寒、高海拔环境)、实时性(监测周期10分钟)、专业化(提供24小时云分析和远程专家会诊)、高集成(多地  相似文献   

17.
在探索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中,揭示了安全与事故同预防、控制事故的内在联系,依此确认预防、控制事故原理,并运用该原理促使人与物在生产系统中规律运动和改变其异常运动,从本质是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提高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原理,努力提高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湛江电厂两台DG1025/18.2-Ⅱ型锅炉中、高温再热器穿墙管梳形密封结构焊缝裂纹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该方法对国内同类锅炉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园区环境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系统中的危险。在分析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本质安全原理,从人、机、环境、管理几个方面对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