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东南沿海地区常年受台风暴雨袭扰,地质灾害频发。以泰顺县仕阳镇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从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3个方面,选取坡度、坡向、坡形、地形起伏度、断层、工程地质岩组、松散层厚度、土地开发强度和公路切坡9个影响因子,基于ArcGIS斜坡单元数据模型,耦合确定性系数(CF)与层次分析模型(AHP)对乡镇尺度的小面域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根据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仕阳镇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4个级别,并利用地质灾害点在各易发等级下的分布和成功率曲线对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检验。经检验,认为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合理,评价精度为84.6%。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极端冰雪条件下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我国南方中低纬度地区极端冰雪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本文选取2008年初受冰雪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湖南省为研究区,对娄底、郴州、衡阳等县市冰雪期间发生的典型地质灾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湖南省极端冰雪条件下地质灾害的规模、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和成灾特点,并探讨了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端冰雪条件下,湖南省地...  相似文献   

3.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小超越概率、时间概率、空间概率,对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10 a、20 a、50 a和100 a...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西部高山峡谷杉木林、稀疏灌木草丛亚区等17个亚区,德钦维西长苞冷杉、川滇杜鹃、白刺花、扭黄茅、狐茅小区等30个小区.一级分区的7大生态地理单元从宏观上反映了云南全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经向、纬向地带性及各生态区域的海拔梯度、地貌特点及土壤类型;二级分区的17个亚区综合反映了一级分区内局部生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微地形环境影响下的植物组合类型;三级分区的30个小区概括反映了全省地县市级行政区域界限与主要护坡绿化植物分布区域的叠合关系.根据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物种特性,甄别选择了适于不同生态小区环境背景下生长的乔、灌、草等绿化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地形多样,分带性显著。北依祁连山,西为柴达木盆地,东跨黄土高原,南为青南高原,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广泛分布。文章通过青海省671个滑坡进行分类,举例说明各种滑坡类型的特点及其危害,根据省内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育特征,对滑坡成灾环境、发育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青海省滑坡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加强地质灾害的研究,深化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有利于构筑防灾体系,促使人类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将地质灾害防治从分散的、被动应急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依据河流生态学中的格局与尺度理论,对流域水生态分区的内涵进行辨析,从理论上对区划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辽河流域自然要素及水生态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体系.明确了各级分区的主要内容与分区依据,提出了各级分区的特征指标,从而建立了流域水生态分区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包括2级水生态区,一级区可根据流域水资源空间特征差异进行划分,其目的是反映大尺度水文格局对水生态统的影响规律,二级区是根据地貌、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等自然要素进行划分,目的是反映流域尺度的地形、地貌及植被对河流栖息地环境特征的影响.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多指标叠加分析和专家判断方法,将辽河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对不同分区的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水生态分区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水生态区的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威远县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泛。通过对威远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低山区。针对这一特性,以威远构造特征为背景,结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得出背斜构造不仅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构造条件,而且控制着研究区内的地貌格局,地层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通过本次研究将进一步了解该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形成原因,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袁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表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对新疆孔吾拉齐水库工程项目评估区主要环境地质条件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水库工程项目评估区范围内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现状评估,并对水库蓄水后库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评估区内主要发育有崩塌和泥石流沟两种类型地质灾害;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区,可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I)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两个区;该水库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适宜,并针对水库建设项目可能加剧的地质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宝山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分布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以上海宝山区为典型区域,在获取216个农用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宝山区农用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宝山区农用土壤重金属Cd、Hg、As、Cr、Pb、Cu、Zn的平均含量值分别为0.195、0.148、7.44、82.5、29.1、33.2、124.5 mg.kg-1,均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Cd、Zn、Cr、Pb、Cu、Hg元素平均含量值超过上海市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Zn最为显著,分别是对应背景值的1.50、1.48、1.45倍,呈现出明显的累积趋势.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元素的来源可分为三类,Zn、Cd、Hg和Pb为一类,Cr和Cu为一类,As单独为一类;前两类元素含量远高于对应元素背景值,来源主要受各种人为活动影响,As元素含量与背景值相当,各样品含量的变异程度最低,来源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空间结构分析表明,As元素以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变异为主,其它元素主要受人为活动等随机因子影响;通过对临界值概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发现,Cd、Zn、Cr、Cu、Hg来源以点源为主,来源较为集中,Pb来源相对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汉口地区兴建了众多的高层建筑,一般都建有地下室,本文在叙述汉口地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深基坑开挖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对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及保护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主要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单介绍了江西省主要城市的自然地理、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及社会经济概况;阐述了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目的,进而采用敏感因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省11个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江西省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中地质环境质量80%以上为好和较好的有抚州市和九江市,地质环境质量50%~72%为好和较好的有吉安市、新余市、南昌市和上饶市,地质环境质量30%~40%为好和较好的有鹰潭市和宜春市,地质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的在30%以下的有萍乡市、赣州市和景德镇市。  相似文献   

14.
山东海滨城市主要海洋地质灾害述评与减防灾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海滨城市的海洋地质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由纯内外自然地质作用造成的危及城乡安全的灾害,如地震、断裂活动、海岸侵蚀、风暴潮;其二是人为活动与自然地质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灾害,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滥伐森林等引起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与倒灌、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布局引起的海岸流场变化导致的岸线突变。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山东沿海这些灾害类型的分布与成因,进而提出减少或防止这些灾害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影响保山市隆阳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和降尘。用一维灰色系统分析法分析PM10和降尘污染的发展趋势,分别建立PM10和降尘在2008--2011年和2009--2012年两个时间段的预测模式GM(1,1),和GM(1,1)2。不论是PM10还是降尘,都呈递增趋势,且GM(1,1)2的预测值和年增加量都远大于GM(1,1)。。GM(1,1)。与GM(1,1):的行为轨迹相差很大,表明PM10和降尘的变化机制不稳定,污染日趋加重。应从源头控制尘的产生,并加强相关管理,遏制尘污染快速上升趋势,稳定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岱山县衢山镇为研究区,以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在重点分析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的基础上,筛选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主要参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并完成指标因子的分析与量化,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危险指数法确定易发性的综合评分,进而划定易发程度等级和修编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可为海岛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  相似文献   

17.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南沙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详细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为南沙开发建设中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虑了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选用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植被条件、人为条件、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活动频次、险情这8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的评价因子,对东港区的地质灾害进行易发定量评价,将东港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中、低和非易发区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ChangesoflandscapepatternanditsinfluenceonenvironmentinDonglingDistrict,ShenyangCity,China¥ZhaoYi;LiuZhenguo;XuLan(Instituteo...  相似文献   

20.
贵州开阳磷矿洋水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624-626
由于开磷矿区地处山区,矿区自然地质条件较差,地表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加之建矿几十年的矿山开采,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个别乡镇企业对矿山掠夺性开采,矿区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山体崩塌,水土大量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开阳磷矿洋水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主要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防止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加快对人为破坏活动的治理,稳步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生态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