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芮永峰  朱辉 《环境保护》2012,(15):51-52
2012年4月28日,成都市南河及下游岷江水质出现异常,对下游群众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事件发生后,当地环保部门第一时间开展污染源排查,24小时加密应急监测,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扩大,确保了当地环境和下游地区的饮用水源的安全。案例背景2012年4月28日11时14分,成都市新津县环保局接到该县永商镇村民关于南河邛崃至新津段水质呈黄色并伴有刺激异味的举报,随即报告该县政府和成都市环保局,成都市环保局随后向四川省环保厅报告。四川省环保厅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处川西平原,总面积约40km~2。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两季多雨,街道地表物随降雨径流排入市区的南河、府河和沙河。河水水质受到短期污染影响。本文对成都市径流水体中三氮、总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一、样品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样品来源 1.随机采样在成都市街道地表水出口处随机采样。 2.定点采样在成都市人民南路,省环保所门外大街,径流水流出口处,按时段采样。 (二)研究方法对采集的样品,以平行样及标准参比物进行质量控制,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所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测定NO_3~--N,NO_2~--N及总磷含量。以回收率控制准确度;重复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精密度,水准小于10%。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设计、成都市市政工程公司承建、为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配套的延续工程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于1997年9月动工以来进展顺利,到目前已完成排污水输送管道的敷设和日处理30万m~3污水处理部分的主要构(建)筑物,剩下的污泥处理部分构(建)筑物可望到年底竣工。  相似文献   

4.
府河作为白洋淀的主要来水河流,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多项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本研究对修复后府河水质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基于获得数据,结合PCA分析及模糊层次评价法分析了府河水质现状和首要水质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治理前后府河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府河是白洋淀入淀河流中的主要河流,研究府河溶解性有机物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对入淀河流的环境管理及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2021年12月对府河干流及支流20个采样点进行采样,通过紫外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分析府河水体溶解性有机物,并对溶解性有机物组分来源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府河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组分中类腐殖质组分含量高于水体中类蛋白组分含量,且黄花沟中有机组分对府河水体影响较大;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府河后类蛋白占比增大,这可能是河内生物活性提升导致,故F9以后自生源贡献升高;荧光光谱分解得到4个组分,C1、C2(类腐殖质)占71.88%,C3、C4(类蛋白)占28.12%,府河干流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外源污水厂出水输入、自生源生物类蛋白和陆源农田土壤等;荧光组分与溶解性有机碳、总氮、硝态氮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C1与荧光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综上,通过对府河水体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来源解析,府河受陆源类腐殖质与生物自生源双重影响,这为府河水体的进一步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骞  王维  罗彬  王康 《环境工程》2021,39(5):45-54
基于SWAT构建了岷江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模拟水文变化过程的效率系数超过0.6,模拟污染物浓度的效率系数超过0.5,能够有效模拟岷江流域2015-2018年的水文、污染浓度和通量变化过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岷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同减排措施及气象驱动条件对岷江流域水环境改善贡献。结果表明:岷江流域11个国考断面COD、NH3-N、TP排放量分别下降8%、13%和12%,其中8个考核断面废水排放量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其中点源强度下降,密度上升;岷江流域中段排放强度高、减排量同样凸显,成都市对岷江出境断面污染物排放及减排贡献均高于眉山市;各项减排措施中,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对污染物减排及通量降低占主导作用,对CODMn、NH3-N、TP通量减排分别贡献53%、71%、81%;生活源减排贡献大于工业源减排,点源减排贡献率大于面源污染减排;污染减排措施对凉姜沟断面CODMn、NH3-N和TP浓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0.7%、26.8%和34.4%。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X荧光仪在河流底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新一代能量色散型X荧光分析仪在地面水监测(河流底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成都市两条主要河流——府河和沙河部分河段中底泥沉积物现场取样分析样品中As、Cu、Cr、Pb、Cd等元素含量,并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对两条河流取样段的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验证了X荧光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快速分析手段在地面水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在制定排放标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针对湖北省府河流域含盐废水大量排放,造成引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严重污染的状况,从制定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的指导思想出发,研究了府河氯化物的水环境容量在制定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中的作用,指出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是进行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和制定流域排放标准的基础。而执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可有效地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环境科技》2003,16(3):48-48
日前 ,一项治理城市污水的生物技术在国内出现 ,引起了广泛关注被业内权威誉为“为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开创了投资省、见效快、运行费用低的新途径”。这项被命名为“CMF”的生物治污技术在成都的府南河支流已经经过了一个月的局部试运行。成都府南河管理委员会主任杨祖华表示 ,采用“CMF”生物技术的治污效果比过去明显 ,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他表示 ,下一步在枯水期和水污染严重时期 ,他们将在府南河支流扩大应用这一技术。“CMF”生物治污技术是由成都海发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研制的 ,其核心是“C -M”系列高效微生…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府河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王珺  高高  裴元生  杨志峰 《环境科学》2010,31(12):2905-2910
采用δ15N示踪法对白洋淀府河中含氮污染物来源以及氮的沿程迁移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府河氨氮(NH 4+-N)和硝氮(NO 3--N)中δ15N分别为1.35‰~8.01‰,-6.69‰~8.36‰.府河氮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保定市生产生活废水,农业面源对河流氮污染的贡献不大.枯水期,府河水体与沉积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频繁,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受水体与沉积物二者的共同影响.丰水期,河流NH 4+-N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去除;NO 3--N减少约86.3%,其中反硝化作用贡献为44.6%,水生植物吸收占到55.4%.因此,通过恢复府河水生植物,可以强化植物对河流NH 4+-N和NO 3--N的吸收,从而缓解白洋淀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1.
对府河武汉段流域水质及主要水污染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核算,结果表明:2015年府河武汉段城镇生活是最主要污染源,其COD和NH_3-N入河量分别为16 552吨和4 779.87吨,占各类污染源总入河总量的58.46%和78.31%;COD、NH_3-N和TP排放量已超过承载力,为了满足水质目标要求,需分别削减排放量988.59吨、2 930.82吨和201.05吨。针对府河武汉段的水体污染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理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开展流域综合整治、推进流域联防联控等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府河入淀水流的扩散,将府河影响区分为6个片区,2020年10月分层采集48个样点的沉积物,测定并研究白洋淀府河影响区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沉积物中平均ω(TN)、ω(TP)和ω(TOC)分别为1 841 mg·kg-1、769 mg·kg-1和1.77%.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为...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6,(9)
正"红花、绿树、清水、白墙"。简单八字,是如今贯穿阳江城区的重要内河流——马南河的真实写照。站立在桥头向马南河望去,涓涓细流,娓娓而过,偶尔还能看见小鱼小虾顺流而下;一枚枚景观射灯绵延数里,在两旁崭新柏油马路上,来往车辆畅行无阻。沿着河岸走下去,两旁绿化树上花开正茂,姹紫嫣红。微风轻拂,花香伴着清新的空气而来,仿佛在述说着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又重新找回了昔日的靓丽。截污整治显成效"马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既是一项治污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整治后的马南河,无论是对于周边居民环境的改善还是市容市貌的改善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阳江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相似文献   

14.
府河和白洋淀沉积物中DDTs的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了府河和白洋淀共计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w(DDTs)及其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w(DDTs)为1.74~51.33 ng/g (以干质量计),平均值为11.01 ng/g,其分布特征呈现从府河到白洋淀逐渐递减的趋势. 与国内其他地区沉积物相比,府河和白洋淀地区DDTs的污染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在所有沉积物样品中,p,p′-DDT所占比例较大,是最主要的异构体. 大部分样品中w(DDD)/w(DDE)大于1,而w(DDT)/w(DDE+DDD)小于1,说明研究区DDT处于厌氧环境条件,且没有新的DDT输入. 该地区DDTs主要来源于农田土壤侵蚀及工业废水排放. 潜在风险评估表明,府河和白洋淀的表层沉积物中DDTs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营养盐对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的驱动与限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入白洋淀的府河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营养元素进行了测试,并结合1991~2007年的历史数据,研究了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基本特征及营养盐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府河氮、磷浓度严重超标,属于劣Ⅴ类水体.草型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与水体中营养盐限制类型密切相关.在高营养盐浓度下,水体氮、磷相对比(N/P)为14~16时,有利于水生高等植物生长,促使芦苇成为白洋淀优势物种.草型富营养化是白洋淀的基本特征,氮是湖泊草型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通过降低府河输入白洋淀的含氮污染物总量,可有效缓解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2001~2005年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金沙江和岷江的TP和BOD5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TP含量比值分别为1/0.74/0.43和1/0.59/0.73。两江TP含量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的缘故。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BOD5含量比值分别为1/0.84/1.45和1/1.30/3.38。岷江BOD5含量的丰水期/枯水期比值(3.38)远高于金沙江(1.45),可能是岷江中游成都平原和下游乐山-宜宾丘陵区人口稠密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缘故。金沙江丰水期的BOD5含量高于平水期,可能和丰水期河水含沙量高、泥沙含有机物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比值为1/0.74/0.43;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CODMn含量丰水期和枯水期高,平水期低,比值为1/0.74/1.08。岷江丰水期高与含沙量有关;枯水期高与河水污染严重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比值为1/0.74/0.43;岷江为1/0.74/1.08.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当,可能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而枯水期流量小,河水污染严重。最后,比较了宜宾挂弓山断面和三峡库首朱沱断面的TP、BOD5和CODMn含量,朱沱断面的BOD5含量高于挂弓山断面,显然是宜宾-朱沱河段接纳了沱江等四川盆地支流汇入的大量污染物质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沈立 《环境》2014,(4):28-30
正"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见证了这条河涌变化的全过程,确实感受到了城市面貌的改变。"一位家住河边的居民如是说,"马南河现在真的是有了很大改观,两岸现在逐渐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马南河是阳江过去的母亲河,默默见证着阳江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如今站在马南河桥头,两岸花岗岩护栏和整齐的绿化树像一个个哨兵守候在马南河岸。沿着河岸走下去,红、蓝色休息长椅随处可见。两岸绿化树上花开正茂,散发着清香。河边,大人用童车推着小孩悠闲地散步。喜爱广场舞的阿姨们相邀在家门口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累了就在河边长  相似文献   

18.
14条受污染的次级河流肯定能治好,璧南河就是最好的例子!2010年9月29日,在全市主城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现场工作会上,璧南河污染治理经验被作为次级河流治污典范向全市推广。璧南河,璧山境内最大的次级河流,璧山的母亲河,主河道全长73千米,流域面积441平方千米,涉及璧山境内9个镇街,县域70%以上的经济总量分布在沿河流域。水黑如墨,臭不可闻,鱼虾绝迹曾经是其真实的写照,老百姓怨声载道。按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白洋淀3条入淀河流(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中发色团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阐释了CDOM组成、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河流CDOM平均浓度顺序为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其中,府河CDOM的芳香性与分子量高于其他河流,白沟引河腐殖化程度高于其他河流,孝义河CDOM中内源性物质占比高于其他河流;3条河流均检出类腐殖质组分C1、C2、C3和类蛋白质组分C4,其中C1、C2、C3来源相近,且与C4异源;3条河流各组分最大荧光强度和总荧光强度的沿程变化表明,府河CDOM为点源、面源混合来源,孝义河CDOM以点源输入为主,白沟引河CDOM来自水源本身。  相似文献   

20.
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些年,岷江水体TP污染情况严重,而水体沉积物这一潜在污染源,对水质安全带来的威胁也不容忽视.为揭示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16年12月,采集了岷江干流(阿坝~宜宾)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改进的SEDEX法对表层沉积物中的弱吸附态磷Ex-P、可提取态有机磷Org-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灰石磷Ca-P、碎屑磷De-P和非活性磷Res-P等6种磷形态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质量浓度为522.17~979.22μg·g~(-1),已远超全国土壤磷素背景值700μg·g~(-1),表明岷江沉积物中TP浓度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岷江中游眉山河段中的表层沉积物是颗粒最细、有机质和TP质量浓度最高的区域.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Ca-P和DeP,两者共占TP的质量分数为75%以上.同时,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可利用磷(Ex-P、Org-P和Fe-P总和)占TP的质量分数为10.31%~29.62%,其中以中游河段(尤其是眉山段、乐山段)质量浓度最高,这表明岷江中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强,潜在环境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