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燃煤电厂W型火焰无烟煤锅炉普遍存在的NOx排放浓度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与一般燃煤锅炉所排NOx以燃料型为主不同,该锅炉所排NOx的主要类型为热力型,炉膛燃烧温度高是热力型NOx产生量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案例电厂煤质及炉型的分析找到了降低NOx排放的可行方法,对锅炉进行简单改造,掺烧烟煤可显著降低锅炉NOx产生量,通过试验确定掺烧烟煤的合适比例,为类似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锅炉燃烧过程中,NOX产生的主要类型及采用二级燃烧、浓淡燃烧来控制NOX排放量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实现大幅度降低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量的三级燃烧方法。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家对火力发电锅炉SO2污染排放标准和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可选择的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指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湿法和喷雾干燥法为当前我国火电厂应采取的脱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燃煤锅炉脱砷现状的研究,探讨各种脱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锅炉脱砷的可行方案。把砷污染的产生与锅炉运行实际结合起来考虑,脱砷过程可以分为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三段。燃烧前脱砷对于无机砷可以达到70%以上的效率,而对有机砷则会产生富集作用;燃烧中脱砷可利用现有的脱硫技术和设备,如炉内喷钙技术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脱除效率分别达到40%、80%;燃烧后脱砷方法主要包括提高除尘器效率法、化学法、吸收剂法,这些方法基本都能使除砷效率理论值达到90%以上,具有极佳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火电厂脱硝改造技术路线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及烟气脱硝技术的分类。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火电厂脱硝改造的技术原则及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并以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加SCR烟气脱硝技术组合改造为例进行了技术方案讨论,涉及锅炉部分的低氮燃烧改造、空预器改造以及SCR烟气脱硝部分的还原剂选择、催化剂选择、SCR入口参数等。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与锅炉排烟的联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锅炉排烟净化多采用机械、静电、水洗等方法,而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多用生化、凝聚、活性炭吸附、药物氧化等方法。两种污染物各自分别处理。本工艺用碱性印染废水洗涤锅炉排烟,脱除烟尘和硫氧化物,使排烟净化。被洗下来的烟尘经高温灼烧而又未燃尽的炭粒,具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电厂锅炉燃煤煤质变差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通过比较飞灰可燃物含量、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制粉系统耗电率重新确定了制粉系统最佳出力下的经济煤粉细度,分析了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二次风配风方式、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配比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锅炉更经济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锅炉经济性差的问题,从设备、运行及自动控制等方面分析,并进行了相应整改。影响炉效的主要因素有煤质恶化、灰渣含碳量高、排烟温度高和CO浓度高等,同时炉膛燃烧不稳定也是影响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漏风整改、制粉系统优化、燃烧优化调整和控制系统优化等方法有效提高了锅炉经济性。研究表明:分析锅炉经济性降低的影响因素时应抓住主要因素,兼顾其他,科学的生产管理是保证锅炉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基础;入炉煤质恶化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稳定燃烧参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工作应集中在制粉系统优化调整;完整而系统的燃烧调整试验能够保证锅炉运行控制参数的科学合理,并需要正确调整氮氧化物排放和锅炉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禁止原煤直接燃烧和淘汰小锅炉,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最有效、最简便的首选方法,这是由于原煤的灰分和硫分高,末煤量高、水分不适宜、粒度不符合要求,燃烧时排放出大量的烟尘和SO2,还会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小容量的锅炉,因炉膛小,燃烧方式落后,供氧不充分,空气和煤炭接触不充分,烟气停留时间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降低锅炉热效率,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禁止工业锅炉原煤直接燃烧,改烧经洗选、加工、成型、转化后的洁净煤制品,锅炉热效率可明显提高,烟尘和SO2污染也会得到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0.
程彬彬 《化工环保》2018,38(6):663-669
国家要求燃煤电厂锅炉要逐步改造为超低排放,相比新建锅炉或大型电厂锅炉,炼化企业自备电厂锅炉改造难度大。本文通过对炼化企业电厂锅炉现有环保设施和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对比了脱硫塔前干式除尘、塔内提级增效、塔后深度除尘等3种工艺技术方案的效果,结合已改造实例指出需关注设备腐蚀、SO3脱除、在线监测等方面问题,并提出深度改造技术方案和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严重威胁到社会和环境安全。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后,快速找到泄漏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面临的主要任务。构建了基于一般风场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情景库,利用Coyote实验验证了情景库在危化品泄漏事故中反演溯源的效果,据此建立了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决策系统,并应用于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中。该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决策速度快、救援效率高等特点,对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内氧化皮生成、脱落的防治一直是国内外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针对锅炉受热面管内氧化皮的生成、脱落的成因及其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配合实例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同类电厂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内氧化皮的处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劲松  杨毅 《化工环保》2011,(2):140-143
提出了水域泄漏油品回收技术的装备需求,介绍了水域泄漏油品问收处理措施.采用拦油栅来控制漂浮在水上的油品,将泄漏油品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并使水面的浮油层加厚,然后使用人工或机械对泄漏油品进行回收.对于水域中的少量泄漏油品,采用吸油材料来进行吸附.在油膜较薄,难以用机械方法回收的情况下,使用消油剂或固化剂进行处理.水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热电厂锅炉排汽噪声污染大的问题,电厂采取了在锅炉排汽线的排汽口安装消音器、利用“扩容降噪”原理扩大排汽线管径等措施时排汽噪声进行了治理.降噪措施实施后,居民区及厂区内的排汽噪声均达到了噪声排放标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分析了某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动静密封点的泄漏情况,共完成1 367个密封点的现场LDAR检测,测出28个泄漏点,总泄漏检出率为2.05%。其中储存单元的泄漏点数量较氧化单元和精制单元高,泄漏程度也较严重。泄漏点主要集中在法兰、开口管线和泵三类密封点;涉及轻液的泄漏密封点数量较多。依据LDAR检测结果,采用相关方程法估算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约为4.999 t/a。法兰的VOCs泄漏排放量最大,约占63.89%,其次是泵和采样连接系统,占泄漏排放量的20.78%和7.89%。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山谷干式贮灰场的堆灰运行方式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分析了某干式贮灰场在雨季发生的一次灰水外泄事故的原因并总结经验,为相关人员确定堆灰运行方式及防洪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工作中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首次采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固态排渣煤粉炉中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煤中挥发分和发电负荷率等因素对NOx产生浓度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结论:NOx产生浓度与前三种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与发电负荷率的关系受锅炉是否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影响。空气过剩系数越大,煤的挥发分越高,NOx产生浓度越低;采用低氮燃烧装置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产生的NOx越少,且对于同一锅炉来说,NOx产生浓度随着发电负荷率的升高而增大;未采用燃烧控制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NOx产生浓度越高,且与发电负荷率不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燃煤电厂固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采用清洁燃料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的污染。研究表明,在有条件的地方及部门,首先要采用清洁燃料.这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An evaluation method that can express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 from joint sections in steel pipe sheet pile (SPSP) cutoff walls i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containment of leachates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considering a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of the joint sections in the SPSP cutoff wall is compared with an evaluation that uses the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is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ssumes that the joint section and the steel pipe are integrated; therefore,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substituted with a uniform permeable layer. However, in an evaluation that employs the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t is difficult to consider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from the joint sections in the SPSP cutoff wall.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evaluat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of SPSP cutoff walls with joint sections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s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from the joint sections. Also, it was clarified that technologies that lower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of joint sections in SPSP cutoff walls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use of sparser joint arrangement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increasing the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of SPSP cutoff walls at landfill sites.  相似文献   

20.
典型液氯泄漏危害的ALOHA软件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瞬时泄漏和连续泄漏两种典型液氯泄漏事故为例,分别运用ALOHA软件和公式计算两种方法对液氯泄漏危害进行量化评估。估算结果表明:ALOHA软件对泄漏毒物的危害区域和敏感点毒物浓度的预测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精度;软件模拟与公式计算的结果对于液氯瞬时泄漏的相对误差仅为7%,对于连续泄漏的相对误差为8%,二者均在可接受范围内。ALOHA软件计算过程简单、表达形象直观,在泄漏事故应急中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