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媚英 《环境》2015,(2):42-44
<正>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路,加强河涌整治与污水治理,努力让昔日水乡风貌重现,为水乡人营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地处岭南水乡的顺德,是一座河网密布的城市。区内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河涌如同一条条血脉,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灵性与生机。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河涌带来了沉重压力,部分河涌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对此,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  相似文献   

2.
马恒 《环境》2005,(9):28-31
近年来,广州市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河涌的治理力度,目前已完成了30多条河涌的截污,河涌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了赋予河涌个性化,打造岭南水乡特色,从河涌的截污、清淤、补水、堤岸整治、景观绿化和整体环境整治六大要素入手,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组织国内外有关设计机构投标设计,“量身定做”了首批35条河涌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环境》2007,(3):56-58
广州有河涌231条,全长达913公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往日作为城市景观的河涌成为公用排污口,大小河涌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像所有大城市一样,为了改变河涌命运,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就开始了河涌整治,与当初河涌整治以灌溉为主不同,现在河涌整治主要解决河涌污染问题.最近五年,广州市政部门通过截污、清淤和引水等工程,与河涌污染速度赛跑.2006横渡珠江,给广州河涌整治提供了一个展示阶段性成果的机会,河涌整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彭飞 《环境》2019,(12)
<正>岭南水乡顺德,河网密布,水道纵横,水,是顺德的根与魂。为唤起公众保护顺德河流的意识,一起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11月16日,顺德区环境保护协会隆重发起"守护河岸线·共建美丽顺德"环保公益活动,呼吁大家共治共建共享,共筑碧水蓝天。活动得到了顺德区委、区政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西、北江贯穿其中,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集,市内现有大小河涌2 802条,总长5 084公里。尽管多年来佛山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依旧严峻,很多河涌未能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中的水质标准。本文对河涌的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对河涌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对常见的几种河涌水环境整治技术及工程应用案例进行了比较,推荐了适合佛山市河涌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整治技术,力求探索出一条制造业城市特有的水环境治理模式,从而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振文 《环境》2003,(12)
“城南碧水工程将再现佛山水乡美景,现在周围房地产迅速升值,如丽日豪庭由两年前每平方米两三千元升到现在的四五千元。”说起城南碧水工程,佛山市公用事业局黎副局长满脸的自豪。从2001年开始,作为汾江河综合整治的内容之一,拂山启动了城南碧水工程。该工程位于佛山市城南区,北起季华路、南至东平河、西至佛山大道、东至南海区边界,覆盖范围20平方公里,内有11条排水明涌,河涌长度约25.84公里,水面面积约43公顷。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6,(6)
正岭南多水乡,密密麻麻、交错纵横的河涌,宛如城市的血脉。然而,由于受到污染,变得黑臭、肮脏的河涌,却成了广东城市挥之不去的痛。近日,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召开会议,宣战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老百姓身边的黑水被纳入治水主战场。  相似文献   

8.
典型感潮内河涌水质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佛山市容桂街道典型的感潮闸控内河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测试指标包括CODCr、BOD5、总氮、氨氮、总磷及溶解氧等.调查结果显示,内河涌水质总体状况及污染物的浓度随河涌水位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在涨落潮和人工闸控水位等不同水位条件下,监测指标的最高浓度是最低浓度的8.3~49.4倍;河涌水体总体...  相似文献   

9.
黄慧诚 《环境》2003,(12):6-7
截污——河涌整治第一步推土机正一车车地推土,吊车正一个个地安装水泥管,工人们告诉记者,今后那些小区的生活污水便不再流入河涌了。这是记者在东风东路杨箕涌见到的铺设截污管的一幕,也是今日在广州随处可见的河涌整治的繁忙景象。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水系发达。据统计,市区主要河涌有231条,931公里长。作为防洪排涝的水道,河涌可谓大自然给予广州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可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疏忽,大大小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9)
正河网纵横,碧水蓝天,这曾是珠三角引以为傲的景观。水,孕育了珠三角,也孕育了这块土地上的水文化,水文明。河涌穿城而过,百姓傍水而居,条条河流血脉般滋养着亿万生灵。但是,曾几何时,工业化的洪流荡去了这儿的宁静,也令碧水蓝天染诟蒙尘。许多地方的江河清流不再,变成了黑河臭河;有的河流鱼虾绝迹,垃圾杂物漂浮水面。有的河水臭得令河边居民不敢开启门窗,以至不得不卖房"逃离"……曾经生机无限的水乡美景变成了遥远的记忆,千百年生生不息造福人类的江河沦为重污染之地,成为民众的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河涌,使广州城区河涌变成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文中详细分析了河涌水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河涌水生态修复等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6,(7)
正"顺德环保协会将致力于孵化培育专业环保组织、社区环保组织和生活类环保组织,广泛发动、支持社会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顺德构建全民参与的‘大环保’格局再进一步发展。"——顺德区环境保护协会会长佘永亮。顺德水乡的碧水蓝天,需要每个市民的共同呵护。为促进顺德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公众参与环保领域社会创新,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6月12日,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顺德环保协会")成立大会在顺德容桂马岗青年营举行。  相似文献   

13.
导致城市河涌污染和不健康的因素众多,不仅具有生态学的根源,而且还具有社会学的根源。河涌整治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文章依据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人水和谐的理念,分析当前河涌整治的模式及优缺点,重点探讨政府、企业、市民、传媒等利益相关者在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角色、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为城市河涌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社会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当一部分内河涌,受到农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呈现出黑臭的状况。以珠三角某镇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镇农村地区内河涌的水质化验结果,利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农村内河流的水体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镇农村内河涌污染严重,62%的内河涌水质为劣Ⅴ类,38%的内河涌形成黑臭;氨氮、总磷为主要污染指标,其中氨氮超标的断面占95%,总磷超标的占64%,64.3%的内河涌氨氮单因子水质指数较其他指标大,且均属劣Ⅴ类水质;溶解氧浓度普遍偏低,容易形成黑臭。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内河涌污染现状,提出了污水分散处理,生活垃圾倾倒管理控制,鱼塘废水集中处理等污染控制策略,以期为该地区河涌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分析城市河涌水污染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悬浮式生物膜法生物反应器,采用以自然复氧为主的循环挂膜法,该法挂膜时间短,微生物种类丰富。挂膜成熟后,模拟河涌水进行连续运行实验。实验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浓度较低时,悬浮式生物膜法对COD去除率较高,并且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实际城市河涌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内河涌又称围内河涌,系指出口处建有窦闸、水文受人为控制的小河涌或排灌渠。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系纵横,基于保持干流水质以及排洪、防潮及灌溉等诸方面的需要,西北江下游越来越多的小支流修建了窦闸,成为内河涌。由于内河涌一般执行灌溉、纳污之类较低的环境功能,受纳了各种各样基本上未经处理或仅经过一  相似文献   

17.
金叶 《环境》2008,(5):38-41
广州人喜欢叫城市里密布的小河为"河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河涌大都是跟"污染"相互关联.它们是"排污渠"、"臭水沟","河涌的水可以用来当墨汁写字",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它.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中国著名水乡,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近年,浙江各地水质治理成效显著。2014年5月27日,浙江省开始部署"五水共治"工作,2014年以来,浙江累计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1万公里,清理垃圾河、黑臭河1.1万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2.5亿立方米,整治排污(水)口33万个,水污染治理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浙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3):47-47
7月19日,张广宁市长冒着酷暑检查了海珠区小洲村内河涌的截污和景观改造工作,并对黄埔涌和赤岗涌经过整治后展现的清澈河水和两岸优美绿化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河涌整治不但要截污,还要和景观建设同步进行,才能更好地体现综合整治的效果。市有关部门及各区(县级市)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检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河涌污染日趋严重,威胁到居民的饮水安全健康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文中通过以佛山典型内河涌——大布涌为研究对象,采取对河涌的污染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及评价.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造成河涌污染的内外因、整治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及环境效益等因素,最后提出了工程措施、管理手段、行政规划三个方面对城市河涌综合整治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