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以徐州张双楼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为例,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最佳方案、最佳处理方法以及最佳工艺流程,实现了矿井水的合理利用.其研究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有效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矿井水,将极大的推动矿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宣东矿针对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和本矿实际,选择目前比较成熟的混凝—沉淀—过滤净化处理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回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大兴矿矿井水净化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兴矿矿井水的水质特性以及矿井水的净化处理工艺及利用效果。该矿通过井水净化利用,每天可节约新鲜水1920m^3,年节水费达1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每年要排出22亿m~3矿井水,而利用率只有22%,其原因:一是因大部分矿井水中混有煤尘、岩尘等杂物,致使矿井水中的悬浮物超标;这部分矿井水不处理无法直接利用,外排后,还造成对周围水域环境的污染;二是一般中型以上的矿井每天需排出数千立方米的矿井水,若建一个相应规模的水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根据徐州张双楼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征,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最佳方案、最佳处理方法以及最佳工艺流程,实现了矿井水的合理利用。该研究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淄博煤矿区矿井水的化学形成及其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矿井水形成过程,对于防治采矿活动引起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淄博煤矿区矿井水为例,分析其形成过程并利用化学平衡热力学法对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矿井水的形成分为产酸过程与中和过程;矿井水的化学性状是由两过程相对作用程度确定;该矿区矿井水的硫酸根源于黄铁矿氧化,钙、镁离子不是来自通常认为的方解石与白云石,而是方解石和绿泥石。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发过程中“三废”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主要为矿井水、煤层气、煤矸石)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分别对其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叙述.在矿井水方面:从各类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出发,阐述了各类矿井水相应的研究进展.在煤层气方面:从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煤层气的利用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在煤矸石方面:在分析煤矸石特性的基础上,确定其综合利用途径,为煤矸石的开发利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膜法处理淮南矿区矿井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淮河以北矿区矿井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膜法处理矿井水试验,研究采用超滤、反渗透及纳滤处理矿井水的效果及工艺参数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叠片过滤+超滤+反渗透是矿井水深度处理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口矿区矿井水资源化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洼里矿矿井水净化利用情况,对龙口矿区矿井水的资源化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权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4):121-121,133
针对榆神矿区给排水现状,分析矿区给排水关系和矿井水的利用途径,并提出矿井水零排放的技术、管理对策,达到减少新水索取,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1.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焦作矿区古汉山矿矿井水处理工艺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应根据排水水量、水质及所能达到的处理水量、水质目标来合理确定工艺流程,并提出矿井水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新型淡水发光菌作为环境样品毒性检验的指标生物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重金属物毒性检验比以往T3发光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鱼体进行的感染实验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新型淡水发光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作为环境样品毒性检验的指标生物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重金属污染物毒性检验比以往T3发光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鱼体进行的感染实验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水文地质勘察、同位素示踪、水化学信号等研究方法,揭示采矿活动对山西水资源的破坏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山西矿区矿坑水为Na-Ca-SO4型水,δ18O和δD为-9.34×10-3~-9.78×10-3,-66.14×10-3~-68.91×10-3,矿区矿坑水、孔隙水、河水和浅层岩溶水聚集,存在显著的补给排泄关系,矿坑水主要由浅层岩溶水、孔隙裂隙水和河水混合补给形成.采矿活动对浅层岩溶水、孔隙裂隙水以及河水的破坏甚为严重,而对深层岩溶水与水库水影响甚微,以上示踪得出结论与实际情况及物探结论基本吻合,研究可为类似矿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属于淡水资源贫乏国家的行列,特别在一些矿区,缺水现象尤为严重.与此同时.若矿井水经井下水泵提升到地面以后,未经处理就直接外排,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了水危机,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矿区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水,使它变废为宝,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又改善周边环境,迭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夹点技术用于石化行业水网络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夹点技术,对某石化企业进行用水网络优化研究。在流量恒定和流量改变两种条件下,对某石化企业13个用水操作原有用水网络进行初始设计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在流量恒定和流量改变条件下,通过用水网络初始设计节约新鲜水用量分别为17.17%和13.72%,对初始设计用水网络的优化设计可简化用水网络,回用管路数分别由14条和16条减少为11条和8条,优化后的用水网络分别节约新鲜水用量17.25%和14.81%。水夹点技术在工业用水节约和废水减量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睡莲、梭鱼草对铜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生植物睡莲(Nymphaea spontane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在5、15和25mg/L铜(Cu)质量浓度下的水体修复效果及生物富集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30d后睡莲和梭鱼草对Cu全量的去除率分别为89%和58%。2种植物都能够用于修复Cu污染水体,且睡莲的修复效果和根部的Cu富集能力显著高于梭鱼草。初始浓度、修复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水体中Cu的去除具有极显著差异。植物鲜重增长率、修复效果、生物富集系数均随修复时间的延长和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加。Cu溶解态及其全量具有较为一致的修复规律,去除率与修复时间呈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今后应进一步探讨植物种植密度、修复时间和初始浓度对净化效果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常规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分质供水和终端除盐两种新方案,以实例进行了经济分析,认为“分质供水,建立矿区小型脱盐段质饮用水站,桶装供应”经济可行,这在其它特殊矿井水饮用处理中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氰化尾渣资源化应用的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鑫汇金矿的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光谱分析、物相分析和化学分析. 氰化尾渣中w(Pb)和w(Zn)较高,分别达到12.45%和14.00%. 方铅矿和闪锌矿为可回收的铅锌矿物,2种矿粒度主要分布于10~43 μm. 针对方铅矿、闪锌矿的浮选特点,对矿浆进行预处理,并利用新型浮选技术和药剂制度,以提高选矿生产技术指标. 其中铅锌混合精矿中w(Pb)和w(Zn)分别为24.41%和24.55%,锌精矿中w(Zn)为46.63%. 在选矿废水中加入氧化剂,可使其净化后循环利用,由此可节约新鲜水380 m3/d;尾矿可作为制酸原料和水泥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