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乙炔生产过程,介绍了电石制乙炔、天然气制乙炔和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三种乙炔生产工艺,对比了各工艺的资源消耗、能源利用率、环境污染、技术经济性等因素,探讨了国内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优势,指出了当前工业化试验面临的技术难点与攻关方向,阐明了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在乙炔行业和煤化工市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炭贸易中,质量不稳定是常见现象,只有用煤岩学方法才能监测混煤情况。混煤参加配煤,用一般煤质参数,不仅很难控制进厂煤质量、预测和控制焦炭质量,而且现有的各种煤岩学配煤方法也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超临界水热分解煤制 H2 和 CH4资源环境对策 ,2 0 0 0 ,3 6(10 ) :5 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 80 % H2 和 2 0 % CH4 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 2~ 3L气体 ,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 ,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 CO2 分离 ,使 H2 能高质量浓缩 ,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 ,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 (碳源 ) ,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4.
煤炭燃烧是目前我国获取能源最主要的途径,富煤、少油和少天然气的特殊能源结构以及火电厂所具有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大量煤炭燃烧,导致我国大气出现严重煤烟型污染,其中燃煤烟气排放的SO2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控制其排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煤炭含硫过高一直是困扰我局煤炭营销的症结,煤炭脱硫技术称之为“局生命工程”。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亦是我局的主导产品,这一状况长时期不会改变。石嘴山矿区有近五十年的开采历史,近几年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炭含硫量日趋增高,原煤SO2含量2~2.5%,洗选煤的含硫量也在1.5~1.9%。  相似文献   

6.
全面介绍了山西潞安集团突出战略管理,依靠战略致胜,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从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以煤为基础,煤、电、油、化、硅综合发展的绿色新型能化企业集团,走上了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无烟煤是中国能源、化工的重要原料,多年来随着煤炭总量的提高和综采技术的发展,无烟末煤的产量及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无烟块煤因造气及民用量大而畅销,无烟末煤则因用途窄、用量小造成大量积压,既浪费了资源、占用了土地又污染了周围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烟末煤出路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洁净煤技术是将节约煤炭资源、技术进步、减少污染作为一个整体,把煤炭洁净高效贯串于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实施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中国洁净煤技术涉及4个领域14项技术,煤炭液化技术即是其中之一。煤液化技术生产的油品为洁净燃料,符合国家清洁燃料和环保要求,是洁净煤技术中值得优先考滤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冰醋酸-过氧化氢氧化法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多种氧化剂对煤炭脱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脱硫效果最好的冰醋酸与过氧化氢混合物氧化剂,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氧化剂种类,煤与氧化剂的配比,氧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煤的粒度,冰醋酸与过氧化氢的配比对脱硫率的影响。优选出了冰醋酸与过氧化氢氧化法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冰醋酸与过氧化氢的体积比为1:1,反应温度为104℃,反应时间为1h,煤与氧化剂的配比为3g:50mL,煤的粒度为粒径小等于0.23mm,在最佳条件下,原煤脱硫率可达到60.8%。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山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作为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大省,资源转型首先还是要立足于煤,在煤炭问题上"深"做文章;其次是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转变"一煤独大"的单一资源主导型产业格局;同时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低碳发展配套改革方面做出实质性探索,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世界电力生产中,火电占三分之二。火电中燃煤发电又占三分之二。我国是产煤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目前燃煤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80%左右。近年来煤电发展很快,年装机容量已达10000MW,近期内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仍将以煤电为主。大量燃煤发电,必然给煤炭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出现酸雨,环保要求愈来愈严,对新电厂建设和老厂改造的污染控制要求也愈高。传统的燃煤粉发电技术(Rankine循环)虽已能达到高效,如现代化的超临界压力大机组供电效率可达40~42%(高热值),但造价高于…  相似文献   

12.
《化工环保》2001,21(6):369-370
日前,由潞宝、天脊、首钢、三元煤业等八大股东组建的山西现代煤产业有限公司在长治上马600 kt甲醇项目,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组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推广汽油"无铅化"环保政策,促进了醇类代用燃料和无铅汽油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 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现在甲醇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年增长幅度为5%.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要出发,从长治煤炭深加工的实际出发,在长治地区上马600 kt甲醇项目既适应了21世纪能源科技革命大趋势,又为山西发展煤(焦)化工和汽车燃料两大产业树立了创新样板.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目前年消费量超过10亿t。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的比重占到75%,而且这种能源构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我国煤炭资源含硫较高、平均硫分是1.72%,有27.08%原煤的硫分大于2.5%。工业和电力用煤多数是未经加工处理的原煤,燃烧过程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与液体燃料(从原油中提取的)相比,煤炭不便于处理和运输。通过脱碳和加氢,煤炭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适于运输的液体燃料,其中一种方法是焦化或热解,另一种方法是液化。由于将煤炭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成本比提炼原油的成本高,但原煤本身价格比较低廉,这是煤炭液化技术能够付诸实施的一个主要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外用户对煤质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许多可采条件好、生产能力大的高硫煤矿面临被市场淘汰。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现在主要开采的2^#、3^#煤只占全公司中采用储量的20%,而占可采储量54.5%的8^#、9^#煤均为高硫煤。由于销路不畅,现部分矿井已停止开采8^#煤,这不仅增加了现有矿井的开采成本,同时,对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6.
我司水泥厂从1981年开始利用本司合成氨厂的废渣作原料,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探索,我司水泥厂生产不仅消化利用了本司合成氨厂的废渣,而且还消化利用了邻近县市的工业废渣,工业废渣占原料的比例现已稳定在35%以上,已利用的废渣有:合成氨造气渣、锅炉渣、干煤灰、湿煤灰,以及外厂的煤渣,硫酸渣,锅炉渣和碎砖,氟化渣和瓷坯。特别是1999年上半年,通过改进工艺,利用合成氨干煤灰和湿煤灰作水泥燃料,独创了水泥生产不需燃料煤的无煤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化工环保》2001,21(3)
资源环境对策,2000,36(10):5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80%H2和20%CH4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2~3 L气体,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CO2分离,使H2能高质量浓缩,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碳源),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废纸、废木材、废塑料等,生成H2和CH4,用作燃料.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储量非常丰富。在当前能源利用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但是由于煤炭在燃烧阶段,会产生大量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因此,探讨煤炭加工过程中废气的产生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煤炭市场已是买方市场,用户挑质、降耗、增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煤炭指标由灰分和热值的要求向更多的质量指标要求发展,煤炭硫分是这种期望值和发展的首位指标。我国重点煤矿商品煤的硫分已由1990年的0.82%降到1997年的0.73%,这说明煤炭市场青睐低硫煤。  相似文献   

20.
运用Fluent软件对某电厂1160t/h锅炉的燃烧过程和NOx生成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节风煤配比来改变燃烧区域风粉的混合以及燃烧区内的气氛,得到炉内C(s)、CO2、CO、O2、H2O(g)的浓度分布和NOx生成特性。对于煤粉的燃烧特性而言,NOx的来源依赖于煤中氮的析出和氧化。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煤量变化率直接影响燃烧生成物在锅炉中的分布,从而影响NOx排放浓度。随着煤量变化率的增大,NOx的排放浓度先减少后增加,即燃料分级工况存在最佳风煤配比。从所计算工况的结果比较,得出了最佳风煤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