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城市环境空气中参与综合评价污染物的年均浓度,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对2013年伊春市空气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伊春市2013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分别为0.40、0.58、0.65,三项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为0.33,环境空气质量为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洛阳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锦州市2005-2006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锦州市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锦州市每日的空气质量水平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月平均值和年平均值、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的空气污染状况与冬季采暖和大尺度的天气现象如季风和降雨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十二五"开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在评价时段内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变化趋势和污染程度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开县城区空气质量在逐步改善的同时,颗粒物以及二氧化氮将是"十三五"必须下大力气开展整治的重点对象。此外,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分别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2001~2005年大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对武汉市2001~2005年东湖梨园等6个监测站所监测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结果的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区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做出了合理的综合评价,并由模型中各污染因子的权重判断出可吸入颗粒物(PM10)武汉市大气质量的制约因子,二氧化氮(NO2)的权重逐步上升。根据分析数据初步分析了三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徐承光 《环境导报》2003,(21):37-37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自2001年起,淮安市市区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已实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有所调整,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近两年来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评价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二氧化硫呈上升趋势,可吸入颗粒物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市区锅炉燃煤污染较重。至2002年底,淮安市在用锅炉580余台,每年燃煤221万吨,市区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约3.5万吨。在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2001年市区燃煤排放二氧化硫为18492口屯,烟尘16516吨。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  徐梦洁  夏敏 《环境科技》2004,17(3):22-24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变权聚类方法,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南京市城区近两年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空气质量评估采用的指标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呈退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繁华的鼓楼区以及交通拥挤的下关区,两年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扬州市江都区一年来的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细颗粒物是该城区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二氧化氮、臭氧分占第四位、第五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最低。第一季度环境空气污染最重。江都城区空气污染类型由以往的煤烟型污染逐步向复合型污染过渡。  相似文献   

9.
对2006—2011年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现状监测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辽宁省14个城市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4项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比2010年小幅增加。2011年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污染最轻的季节是夏季;辽宁省14个城市沿海城市空气质量4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内陆城市。辽宁省的特殊气象、城市化和能源利用不合理等造成近地面污染严重,从而影响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5年自贡市空气质量为样本,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进行统计。通过对未达标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对污染原因整治措施,并对市民的出行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7年春节期间,根据湖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湖南省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4个城市在集中燃放日(大年初一)全部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对PM10和PM2.5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O2和CO,NO2和O3受影响程度相对最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的PM2.5和PM10浓度增幅较大,尤其是PM2.5.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NO2略有上升。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匀,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原市2003年-2013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为依据,分析了其季节、年度变化特征和外源输入的影响。2013年污染物的季节变化显示,SO2在冬季较高是受采暖排放影响;PM10在春季由于扬尘使其浓度最高。2003年-2012年间SO2和PM10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仍较严重。重污染天气受来自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气团影响。太原市城区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已超过大气环境容量,其中主要是工业排放。对重点工业企业搬迁的方向也将对太原市空气质量改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榆林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2001~2010年间榆林城区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和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榆林市城区的SO2、NO2和颗粒物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2010年间,SO2和PM10的季节性污染特征较明显,SO2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冬季采暖期,PM10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春季沙尘常发期的3~6月,NO2浓度全年均无超标,季节性变化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西安市2013年环境监测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及环境空气状况与监测月报资料,对空气质量等级、AQI变化情况、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浓度比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2013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达标率为37.8%,年均AQI值为151,SO2、NO2、PM10和PM2.5的月监测浓度变化趋势无显著意义,采暖期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非采暖期平均浓度,PM2.5采暖期均值是非采暖期均值的3.09倍.由此可见控制SO2、NO2、PM10和PM2.5的排放是改善西安市空气质量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就江阴市(1999年-2008年)10年间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中的SO2、NO2和PM10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江阴市企业结构、能源消耗情况、气候情况、房地产开发、道路建设、车辆使用情况等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情况及沙尘、周边地区秸杆焚烧等外来污染影响,研究近十年间江阴市环境空气中的SO2、NO2和PM1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江阴市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防止空气污染和改善江阴市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济南市历下区5个大气例行监测点位2015年上半年PM2.5、PM10、SO2、CO、NO2、O3逐小时浓度的监测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CO与PM2.5、PM10、SO2、NO2强相关性出现次数最多,表明CO排放源是引起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监测点位周边2 km范围内机动车尾气和餐饮燃煤两项污染源进行排放量估算得出:机动车尾气CO、NOx、PM2.5和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388.18吨、111.18吨、4.35吨和4.72吨;餐饮燃煤CO、SO2、NOx年排放量分别为36.0吨、24.0吨和9.6吨.因此,控制CO排放源对改善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2004~2010年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NO2和PM10有上升趋势,SO2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空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市8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和一个清洁对照点位2004年全年小时浓度为基础数据,研究了沈阳市空气PM10、SO2和NO2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及综合污染指数(API)等空气污染特征,并用1995~2004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空气污染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季节特征,环境空气质量在1995~2004年期间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南通市多年监测的大气质量数据,对南通市区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近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南通市区大气中SO2污染基本呈下降趋势,NO2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污染接近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大气污染分级处于轻污染水平,并对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控制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南通市经济大力发展和造就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