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避免露天矿地质灾害对矿山及周边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提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速度,以抚顺西露天矿为背景,提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思路,按照“统分结合、集中管理”的模式,构建救援力量装备库、地理数据库、地质灾害链数据库,设计御灾保障体系模块及应急救援调度模块,研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智能调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构建高效率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智能调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我国露天矿山安全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滑坡是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客观地分析滑坡的类型和原因,提出矿山滑坡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对矿山滑坡进行预防和治理,将为矿山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四面八方     
山东:让非煤矿山事故下降5%2002年,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对4444个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站发放了《安全生产合格证》,对188个国有矿山进行了年检,对50多个矿山采掘工程施工单位发放了《山东省采掘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资格证》,对5000多名矿山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对查出的7200多处事故隐患进行了治理,关闭取缔了2558处非法及违法生产的矿山,有效地遏制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全省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非煤矿山事故。今年,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将以各类小金矿、铁矿、石膏矿、…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滑坡是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客观地分析滑坡的类型和原因,提出矿山滑坡的与防御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对矿山滑坡进行预防和治理,将为矿山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深埋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影响深埋长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模糊层次评价相结合,建立深埋长隧道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首先对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其次在地质预报基础上作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及整体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最后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建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进行了实践,得到里程段内发生涌水突泥、塌方、大变形及岩爆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以及地质灾害整体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9月2日至22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管司组织相关人员赴美国,重点进行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培训考察。本文从美国煤矿安全法律、安全监管、事故调查、企业安全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2018年9月2日至22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管司组织相关人员赴美国进行煤矿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考察。培训考察团先后到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复审委员会、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匹兹堡安全健康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6月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资质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予以通过。2018年7月26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取得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监理四项资质,为后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灾害是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大家族.分析我国常见地质灾害的种类及特征,探讨岩溶地貌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指出我国目前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且煤炭矿山重于非煤矿山,金属矿山重于非金属矿山;灾害类型与矿山规模、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及所处地域相关等特点,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工程灾害监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要求基层作为风险应对主体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运行机制及建设绩效与经验,从“四个转变”阐述了安全社区建设对完善基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促进作用。安全社区蕴含的风险治理理念和机制模式,对我国基层安全风险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建国 《安全》2019,40(6):16-18
矿山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要求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首先对矿山生产事故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划分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井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特点、矿工的行为与井下应急场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从安全管理和矿山救护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矿山事故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控制技术,以千兆以太环网作为通讯媒介,运用工业级可编程控制器和上位机组态软件,搭建数字化监控集成平台,实现对矿山设备智能监测、自动控制及安全预警,达到矿山主要生产环节"减人增安、减人增效"目的。运用SQL Server数据管理系统传输至云平台及矿安宝手机APP,实现信息共享,为安全监察、应急指挥决策及事故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型矿山。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排查治理露天矿山重大隐患,探索提升矿山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对露天矿山隐患的成因和治理的研究,结合十多年的矿山基层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照矿山的设计资料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核查矿山的设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设置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实际生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坚持严格执法与灵活执法相结合,有罚有奖,奖罚分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老蛇形坪矿区闭坑后被高峰水库淹没,周边民采矿点超深越界偷采井下保水矿柱,形成了高峰水库下积水采空区透水隐患。为了保证临近矿区安全开采,消除采空区透水隐患,在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53#关键采空区和18m隔水矿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事故树法排查了可能发生出突水事故的104种基本事件,分析了高峰水库重大安全隐患的风险等级,并提出了隐患治理对策,可为水下开采的矿山突水安全评估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非煤矿山采空区总量大、分布广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采空区管控水平,根据非煤地下矿山的特点,通过对采空区风险的分析,提出将与采空区安全有关的参数和指标进行归类,建立采空区风险指标体系,对采空区的危险度进行等级划分。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可较准确的按风险对采空区进行分类,从而根据分类结果分级管控。研究成果可为后期采空区监管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是集地质找矿、矿产开发、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工程测量、工程测绘、岩矿化学测试、非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大队拥有1357名职工,下设16个二级单位70多个生产班组。由于野外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生产作业点多线长,生产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复杂、多变,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赣东北大队工会结合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风险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基层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各类安全风险的集聚区,直接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社区安全风险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社区面临的突出难题,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作业风险全过程安全管控需求,从“人、机、料、法、环”5个维度,梳理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点,重点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的不安全环境,利用电力物联网技术,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个方面分析了基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平台架构及内容,完成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作业风险点分析及感知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线路工程基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采矿业飞速发展,矿山安全技术方面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重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五”规划期间,以治理煤矿瓦斯和冲击地压为重点的矿山安全技术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掌握煤矿瓦斯变化规律、采后顶板的变化动态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在最近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以安全生产专篇的形式把矿山安全技术列为重点。“八五”规划期间的科技攻关计划,也将对矿山安全技术给予充分考虑。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广大矿山科技人员和各有关部…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水电工程建设周期中人员伤亡事故,研究其发生机制与管理对策;用数据统计方法,分析我国水电工程的事故和隐患特征,并从机制上论述从安全隐患到安全事故的演变过程和内在联系;结合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管控实际,构建水电工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形成实时动态控制风险的具体对策。研究表明:以在线扁平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为抓手,从源头治理安全事故,能大大降低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事故率,推进现场安全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用突变理论分析矿山冒落型地震机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矿山冒落型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研究其成因机理 ,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矿山冒落型地震的特征 ,应用突变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 ,提出由地下开采引起采空区顶板突然破坏和冒落—释放能量—诱发地震的观点 ,并结合现场实例进行分析 ,得到顶板冒落和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表达式 ,这为研究矿山冒落型地震成因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