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鞠静 《环境》2009,(6):10-12
4月的广州,灰霾不时“造访”,灰蒙蒙的天空带给人们灰蒙蒙的心情,对于阿璩也不例外。只不过她早已习惯这样的天气,“在整个珠江三角洲,你随便抓个人去问问,现在哪里还会有人不知道‘霾’呢?!”  相似文献   

2.
广州灰霾天气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致使广州城市群近年来大气灰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天空经常被一层灰蒙蒙的气溶胶云所覆盖,能见度低,大气混浊度高.  相似文献   

3.
韦倩 《环境》2001,(2):8-9
北有白云山,南有珠江水,古代广州便是个“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但是,随着后来城区的不断扩大,市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摊大饼”的发展方式使原来的山水有序排列变成了如今的“六脉不通海,青山包入城”的格局。其后果是,城区发展空间狭小,生存环境恶化。 1996年,曾连续6年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前十名的广州市,因环境质量差被挤出“十佳”行列,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当时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陈开枝大声疾呼:“广州该清醒了!”也就从这一年开始,广州市开始了后来被称为“改天换地”的环保工程。  相似文献   

4.
柳絮 《环境》2012,(11):35-35
据报载,目前距离首届广州马拉松赛不到一个月了,但连日不散的灰霾却让人忧心赛事会否受影响。对此,组委会称,目前已针对各种天气情况作了预案,而且到时发生灰霾天气的可能性不大,并不会影响比赛,“广州输不起,请市民放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公众及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大部分公众对于灰霾的认识都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把雾天也看成了是灰霾天气,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区分开霾与雾的区别,了解灰霾的本质,并分析出灰霾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做出灰霾天气的防治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天气的外来影响——个案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MODIS卫星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及后向轨迹方法,分析研究了2011年10月28-29日辽宁中部城市群一次灰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过程主要受京津冀外来灰霾污染的影响;在高压后部弱西南气流天气形势控制下,近地面的西南气流通过辽西走廊和海上通道,将京津冀地区灰霾污染物传输至辽宁中部地区,从而造成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污染过程;MODIS卫星图和后向轨迹图显示的灰霾范围、传输路径及PM10浓度跃变点自南向北推移的时间变化也支持这一结论.虽然“联防联控”是治理区域灰霾污染的重要手段,但也要看到区域灰霾污染的跨区域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灰蒙蒙的天空中,太阳仿佛蒙了一层灰纱,若隐若现……入冬以来,国内多座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灰霾天气,使人们普遍感觉空气污染的情况似乎日趋严重,引发了媒体及公众对大气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而灰霾天、颗粒物、PM_(2.5)等专业词汇也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11月中旬,环保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_(2.5)、  相似文献   

8.
江舜茵 《环境》2010,(11):10-11
或许在广州生活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里的空气质量差而烦恼的。2008年钟南山院士在"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的言论更是令所有广州人震惊——"我们的临床实验显示,50多岁的(广州)人开出来的肺是黑色的,如果还是鲜红色,则不是广州人。这主要是广州人吸入了大量炭黑污染物。"广州的空气质量监测已有好些年赶不上国家标准,灰霾天气的数量不断增多,环保治理已刻不容缓。借着亚运契机,广州掀开空气治理的新篇章,力求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9.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灰霾天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使用广州地区气象资料,重点研究了 2010 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灰霾天气特征. 结果发现,2010 年 11 月广州出现灰霾天气 5 d,较近年平均水平明显偏少,但 2008—2010 年的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表明,2010 年的扩散条件较 2008 和 2009 年均较差,说明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期的各项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对照,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广州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并导致灰霾天数增加,每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的旱季灰霾天数较多,改革开放以来,每年 11 月份的灰霾天气大幅增加,并于 1994 和1999 年分别出现了最多的17 d. 2000 年以后,11 月份灰霾天气最多为 12 d,出现在 2005 年; 最少为 3 d,分别出现在 2002 和 2003 年. 广州市空气质量逐年恶化的趋势不容乐观,珠江三角洲复合型新型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态势非常严峻; 且区域性特征明显,治理难度加大; 广州周边的佛山、清远、东莞、江门的灰霾天气都比广州多,对广州治理灰霾天气形成了压力. 因而 2010 年 11 月灰霾天气的明显减少,更说明区域联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重点工业污染源调控、严控垃圾秸秆焚烧等减排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韬 《环境》2009,(6):16-19
对于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严峻的形势,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说,可以用“三高一严重”来概括。其中的“严重”,指的是灰霾,而灰霾的重要形成物质之一是可挥发性有机物。加油站在运输、储存和销售汽油过程中挥发产生的油气污染物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严峻形势下,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雾"广州     
欣亘 《环境》2005,(2):66-67
2004年,珠三角地区的灰霾天数比往年多,普遍大于160天,灰霾天数最多的是新会、深圳和东莞等城市,大于160天。广州灰霾天数总计刷新了去年的记录,严重影响市民的起居生活。  相似文献   

12.
广州灰霾现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刘永红  冯婷  蔡铭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081-1087
依据灰霾的发布和判定依据,对中山大学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和ρ(PM2.5)等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相关性,得出近年来广州灰霾变化规律和多类特征. 结果表明:近年来广州整体灰霾现象有所改善,且主要呈现非夏季和夏季2种典型季节性特征. 非夏季灰霾具有持续时间长、状态稳定和风力突破性强等特点;夏季灰霾具有持续期短、状态变化快,ρ(PM2.5)与能见度的曲线图镜像对称明显等规律;灰霾现象与城市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且API大于100的时间与较严重灰霾日的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灰霾污染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霾是一种环境灾害现象,它不仅对空气质量和气候有着严重的影响,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工作者们对灰霾的定义、霾天气的时空变化,灰霾的理化特征、环境危害等都做了大量研究。文章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对灰霾相关研究做了初步总结。灰霾一般是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与雾、沙尘暴、光化学烟雾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现阶段,不仅雾霾日数越来越多,而且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灰霾主要由粒径较小的气溶胶微粒组成,一般在1μm以下,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溶性离子,有机成分,金属元素等。灰霾气溶胶具有明显的消光作用,通过太阳光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使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灰霾对全球和区域气候、人体健康、水陆空交通等都存在严重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灰霾的出现及其警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观察到广州的霾现象指出城市灰霾现象是城市大气严重污染的一种警示,应引起充分关注。浅析城市灰霾的特征,与雾的区别及其与逆温、悬浮微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广州灰霾期间颗粒态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采集广州五山和荔湾(2002-03-12~2003-06-31)PM10样品,并对冬、夏两季灰霾和非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进行分析. 广州市灰霾期间PAHs污染程度严重,特别是冬季灰霾期. 广州市夏季灰霾期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比非灰霾期间相对浓度高,而冬季灰霾期间苯并[a]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比非灰霾期间的相对浓度高. 夏季非灰霾、夏季灰霾、冬季非灰霾和冬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分别为3.5、 3.35、 1.43和13.0 ng·m-3,与国内外各大城市相比,广州市夏季非灰霾、冬季非灰霾和夏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平均值为2.76 ng·m-3)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城市基本相当. 冬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在国内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广州冬季灰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比较严重. 此外,诊断参数法研究还表明夏季PAHs主要为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混合排放,冬季PAHs的主要来源于柴油车排放和燃煤;冬季非灰霾期间PAHs一部分来自于本地排放,另一部分可能来自北方的长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太原市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采样时间为2011年12月27日16:00~2012年1月3日04:00,使用TH-150C中流量大气PM2.5采样器(采样膜为直径90mm的石英纤维滤膜)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5层楼顶每隔4h采样一次,得到灰霾样品34个,非灰霾样品5个.采样期间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初起、进展、鼎盛、减弱4个阶段)大气PM2.5平均浓度达(692±272)μg/m3,是非灰霾期间(即灰霾消失阶段) (54±12)μg/m3的12.8倍;在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中Hg、Pb、As等重金属污染物、OC以及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NH4+、K+、Cl-、F-浓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灰霾初起、进展阶段不断增加,在灰霾鼎盛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灰霾的减弱和消失而不断下降,最终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与燃煤关系不大的Zn元素、Ca2+、Mg2+等在灰霾各个时期浓度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说明冬季灰霾天气使太原市大气PM2.5浓度显著上升,并增加PM2.5中重金属、有机物和二次气溶胶含量,使其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冬季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对太原市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影响大于交通源和土壤扬尘.  相似文献   

17.
于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58-59,69
通过对广州白云山1994年到2004年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论述了白云山酸雨现状、酸雨成因分析、及酸雨发展趋势.根据白云山历年降水监测结果所得到的结论,推理出白云山酸雨发展的趋势将会由原来主要的硫酸型向次要的硝酸型转化的趋势以及白云山的降水酸雨频率将会增加.因此,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环境保护》2009,(9):46-47
甲型H1N1流感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应该怎样自我防护,让自己远离流感病毒?医学专家介绍说,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河北省疾控中心医学专家介绍了防护甲型H1N1流感的“宝典”。这些细节与妙招,能让大家做好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防护,预防病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19.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包括直接排放的气溶胶和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与光化学转化形成的细粒子二次气溶胶,可形成灰霾(特指人类活动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诱发的低能见度事件),致使能见度下降。我国东部地区灰霾天气迅速增加,灰霾天气的本质是细粒子气溶胶污染,与光化学烟雾相关联,形成灰霾天气的气溶胶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由于灰霾天气日趋严重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和气溶胶辐射强迫引发的气候效应问题,广泛地引起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而成为热门话题。文章讨论了目前对灰霾天气的认识,灰霾的定义与判别标准,灰霾天气与光化学烟雾、气象条件的关系,也涉及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望了灰霾研究的前景与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6~2010年广州气象站逐时地面风场、湿度、能见度观测资料和2006~2009年珠江三角洲其他33个地面观测站风场观测资料,通过对灰霾与清洁天气过程的风速风向进行统计分析与矢量和分析,研究了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灰霾天气过程在干季发生较频繁,主导风向为东南及东南偏南风,风速一般在1.5m/s以下,静风频率大于多年静风频率;灰霾天气过程风矢量和较小,扩散条件较差.清洁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湿季,风速普遍较大且主导风为东南及东南偏南风,干季也可以出现清洁天气过程,主要为较强的北风及偏北风;清洁天气过程风矢量和较大,有较强的平流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