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以均匀沉淀法合成金属氧化物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并通过气体穿透实验考察了其吸附H_2S气体的性能。实验表明,CuO负载量为40%(质量分数)、450℃下焙烧4h制备的改性二氧化硅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其穿透时间为247.3min,穿透吸附量达50.5mg/g。  相似文献   

2.
90Sr、137Cs在某种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勇  苑国琪  张东 《四川环境》2004,23(3):85-89
本文叙述了放射性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90Sr、^137Cs在某种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情况研究。使用小型土柱的氚水淋洗实验研究土壤水力学性质,最后进行大型土柱实验研究核素在该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并对实验情况进行了数学模拟。用该土壤原状土进行小型土柱的氚水淋洗试验,测得了土壤的水力弥散度为0.32cm,土壤有效孔隙度为0.35。经过290天的大型柱迁移试验表明,土壤对^90Sr的阻滞系数为220.4,在模拟实际降雨量的情况下,^90Sr的平均迁移速度为0.63cm/y,^137Cs在大型柱试验中没有明显迁移。数值模拟^90Sr、^137Cs迁移,得出经过上述大型柱试验相同的条件下,^90Sr、^137Cs迁移的峰位置基本和大型柱试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考查了Cu2+、Co2+、Cd2+、Zn2+和Ni25种重金属离子在二氧化锰上的吸附边.在改良型金属分配模型(MMP模型)的基础上,作者考虑了水解态重金属离子吸附的贡献,构建了MMP-1模型,并分别利用这两种模型去模拟了重金属离子在二氧化锰上的吸附边.两个模型模拟各金属吸附边效果很好且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在pH4.0~6.0范围内,MMP-1模型模拟Cu2+、Co2+吸附边效果要明显优于MMP模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pH值、吸附接触时间、铜离子的初始浓度及活性炭纤维(ACF)的投加量对活性炭纤维吸附Cu2+的影响,并选取了最佳的实验条件。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活性炭纤维对Cu2+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吸附Cu2+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其相关系数为0.9995,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对活性炭纤维改性能明显提高对Cu2+的吸附,其中效果最佳的吸附量从4.8mg/g增加到17.32mg/g,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5.
不同物质对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含大量腐殖酸。腐殖酸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能力和脱除杂质能力,因此在很多方面有实用价值。活性碳、土壤、堆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活性碳、土壤、堆肥在不同温度,液/固,腐殖酸初始浓度的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实验因素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的影响程度为:吸附剂类型〉腐殖酸的初始浓度〉吸附反应温度〉液固比。在温度为25℃,液固比为50/0.5(mL/g),腐殖酸初始浓度为41.99(mg/L),吸附剂类型为活性碳时,腐殖酸吸附量最大,为40.86mg。同时分析了响应指标随因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水蒸气活化烟杆制造活性炭及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杆为原料,以水蒸气为活化剂,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水蒸气流量、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00℃,时间为30分钟,水蒸气流量3.09mL/min,在此条件下制得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为946.5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1mL/0,1g,得率为32.64%。同时测定了该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并通过BET、H-K方程、D-A方程和密度函数理论(DFT)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结果表明:该活性炭为微孔孔型,BET比表面积为1044m^2/g,总孔体积为0.5870mL/g,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72.03%,中孔占26.92%。大孔占1.05%。  相似文献   

7.
采用镍和铜作为溶液中的吸附质,探讨了蒙脱石对这2种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p H值、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浓度等因素对吸附Ni2+和Cu2+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蒙脱石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随溶液p H值、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蒙脱石对Ni2+和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胺改性复合吸附剂用于油田伴生气中的CO_2捕集回收。采用物理吸附仪(BET-BJH)、热重分析仪(TG)考察了复合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通过等温吸附曲线研究了胺改性钛管对CO_2的吸附特性和对CH4/CO_2的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胺改性复合吸附剂适用于150℃下的操作环境,在75℃时对CO_2的吸附容量可高达110mg/g;其对CO_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40PEI/HTO对CO_2亲和性强,是分离CO_2/CH4的优异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以二乙胺盐酸盐、环氧氯丙烷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十八烷基多头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采用电导率的方法,测定了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多头基季铵盐在土壤表面的静态吸附行为,探讨了吸附时间、液固比、多头基季铵盐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2×10~(-4)mol/L,多头基季铵盐在土壤表面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6 h,最佳液固比为400:1,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4.17×10~(-4)mol/g。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放射性核素分配系数是反映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周边土壤介质中迁移的关键参数,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显著。不同核素分配系数试验测量方法的实验周期、经济成本以及结果精确度等方面差别很大。从工程角度考虑,如测量结果相差不大,则应优先选择实验周期短、费用低的方法进行分配系数测量。~(90)Sr是拟近地表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之一。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对~(90)Sr在我国北方几种典型土壤(砂土、粘土和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测量得到的~(90)Sr分配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对~(90)Sr的吸附能力,粘土最强,黄土次之,砂土最弱;对于低中放处置场地下水核素迁移模拟,~(90)Sr在粘土和黄土中采用平衡吸附模式或非平衡吸附模式模拟结果差别不大;而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砂土中~(90)Sr的迁移更为恰当;在低中放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砂土介质,~(90)Sr分配系数的测量应优先选择动态实验法,对于黄土和粘土则可采用静态吸附法。  相似文献   

11.
含羧基和吡啶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羧基/吡啶基弱酸弱碱两性纤维对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交换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两性离子交换纤维对Cu^2 ,Cr^3 和Mg^2 离子有良好的吸附能力,酸碱基团比例接近时两性纤维的吸附容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含硫污水中氯离子(Cl-)含量,通过将样品稀释1 000倍后,对两种高含硫溶液进行测定,其色谱图显示的出峰时间分别在4.163min和4.167min,均比较符合Cl-标样4.10min的出峰时间,且峰形对称、分离清楚、结果可信。离子色谱法解决了其他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硫化物干扰Cl-测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性活性炭粉末对用纯净水加氟化钠配制而成的含氟水溶液进行动态电吸附去除实验.研究不同电压、电吸附时间,以及Cl-和SO2-4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并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对氟离子去除与所施加的电位、吸附时间等因素有关,施加的电位越大,去除效果越好;随着吸附去除时间的延长,氟离子浓度下降趋缓;Cl-对氟离子去除影响很小,而SO2-4对氟离子去除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FIB技术通过截面加工实现部分失效样品的原位观察,通过截面加工获得的图像获取相关信息;能够进行TEM制样,是材料微分析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能够进行纳米器件加工,是微加工领域的一种新型技术。FIB技术可操作性强、样品损伤小,对航天型号元器件可靠性质量保证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东气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硫化物,且色度深、浊度大。为测定废水中的S2-含量,实验探索了将S2-氧化成SO2-4后用离子色谱测定的方法。进行了S2-的转化率实验,结果表明:S2-含量在0~2.7mg/L范围内可以被完全氧化成SO2-4,转化率为98.8%~108.0%。同时进行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并与碘量法进行了对比,对同一标样和实际样品的测定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S2-含量,可以避免色度、浊度的干扰,且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MIEX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对某水厂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MIEX树脂用量与后续混凝工艺对原水的浊度、有机物、无机阴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IEX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59%。MIEX树脂对无机阴离子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SO24-的去除率一般为80%以上,NO3-为50%以上。但MIEX树脂对低浊水的去浊效果一般,同时MIEX预处理可以有效强化混凝沉淀对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灰滤纸法监测分析包头市区大气环境中的氟化物污染与降水中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降水中氟离子与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该结论对于包头市空气的氟污染规律和优化监测分析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沉淀法去除气田废水中的氯离子,选用CaO和NaAlO_2作为处理剂,处理含氯气田废水,并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摩尔比为13、NaAlO_2摩尔比为4、温度40℃、溶液初始pH值为10,搅拌反应2 h时氯离子去除率最高。该条件下,二次除氯后氯离子浓度从2 338.14 mg/L降至181.18 mg/L,去除率为92.25%。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化学混凝处理含油污泥中混凝剂投加量大而混凝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了Cl-对混凝剂处理含油污泥絮凝效率的影响。实验中采用抽滤的方法来测定絮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Cl-是影响絮凝效率的重要因素,Cl-<10000mg/L时,Al2(SO4)3、PAC混凝效果较好,Cl->20000mg/L时,PAM的混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光光度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质控样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要求,且F检验法分析表明实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测试过程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稳定时间较长,且硫氰酸汞具有剧毒,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残液也难以处理。离子色谱法分析操作简单,过程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样品受污染的可能性并保证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