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热线咨询     
这种情况能定为工伤吗?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我公司一名职工于2006年6月8日3点50分左右,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单独一人无故走入我公司院内垃圾场,被倒在那里的热灰粉烫伤四肢,住院治疗近两个月,现在已近痊愈。事故发生后,调查伤者去垃圾场的原因,伤者说是去厕所。我公司厕所与烫伤地点不在一个方位,也不是去厕所的必经之路(注:工作地点、烫伤地点、厕所三者方位呈三角形)。现在这名职工要求我公司认定为工伤。请问,这种情况能定为工伤吗?内蒙古乌海市海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李荣亮李荣亮先生:根据函中反映的情况,我们认为,该职工不…  相似文献   

2.
热线咨询     
《试行办法》施行前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编辑同志:1996年4月,我公司一名职工在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负主要责任。事后经交通部门裁决,对方共赔偿给该职工150477.94元,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费76980元(伤残五级)。该职工已回原单位正常上班,并依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申报按工伤处理。该办法的第八条第九款规定了职工在上班规定的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申报工伤,但该事故是发生在1996年4月,当时《试行办法》并没有正式执行,且在此前的有关法规中也没有规定上述情况可…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去年9月10日上午10时,我公司一名45岁的男性职工吕师傅在班长的安排下,在所承接的某钢厂制氧项目工地上,与同班张师傅、王师傅3人进行仪器仪表的现场配置作业。作业中吕师傅突感胸闷难忍,面色苍白,班长叫人立即将其送往医院,但因抢救无效,于5月12日凌晨6时死亡,经诊断:吕师傅为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你好!我公司一名职工驾驶轿车和该公司负责人去外地出差,在公路上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造成本人受伤。交警认定这名员工在该起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大货车驾驶员负次要责任。请问这种情况下,我公司这名受伤职工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单位有一职工,1995年10月6日,乘坐本单位汽车外出采购矿石。途中,乘坐的货车会车时,由于司机判断失误,汽车翻下了右侧38米高的坡下,这名职工与该车司机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在这名职工因工死亡待遇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有人认为该职工...  相似文献   

6.
特护病房的氧气瓶爆炸2013年1月29日下午6时左右,南阳南石医院特护病房里正在抢救危重病人的一台呼吸机上的氧气瓶发生爆炸,造成病房里2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被炸现场的一名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1月28日,患者闫秋荣,女,50岁,平顶山市叶县人,因脑出血于住进该院脑外科特护病房,同一特护病房还有另外一名患者。1月29日下午  相似文献   

7.
朋友,今天,我作为有20年工作实践的安装职工,作为两年间受两次车祸造成3处骨折的受伤者,作为公司1985年以来6名事故身亡工友的知情者,在这里,要大声疾呼:破除迷信,讲求科学,确保安全! 也许有的同志会问:都进入九十年代了,安全工作还讲要破除迷信什么的,有何依据和必要?同志,先别不信,且听我慢慢说来。 在现实生活中,讲迷信的人,总喜欢用一条主观臆断的虚线,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几个偶然的客观事件牵扯在一起,来增添它的“必然性”色彩,用来欺骗自己,也迷惑无知的别人。 1985年6月24日,我公司一名仪表安装班长,在三朋钢铁厂工地不戴安全帽,…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公司一名合同工在一年合同期内发生工伤,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为十级。现劳动合同到期,该职工要求和我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准备将他派驻其他公司。离开公司前,该职工提出,我公司要给予他一定的工伤补偿,请问:因为是我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将其派驻其他公司,我公司还要给他工伤补偿吗?都有哪些补偿?  相似文献   

9.
1999年北京、天津、广东的建筑工程中因在深槽涂刷防水涂料导致4起急性苯中毒30人 ,其中死亡8人后 ,2000年3月7日上海光复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又发生一起相同的中毒事故 ,伤2人 ,死1人。上海光复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系街道企业 ,承接了静安寺广场香港创兴管理公司的一项隔油池的施工工程 ,该池作油水分离用 ,为三隔串联式水泥池 ,每隔池高2 7m、宽1 5m、长4 7m ,池顶密封 ,仅有一个50cm2的出入孔口。该池已完成土建 ,因有渗水 ,该项目负责人安排长期雇用的4名民工对池内壁涂复防水涂料。3月7日上午先由1名民工…  相似文献   

10.
刘景轩  麻兆林 《劳动保护》1993,(4):36-36,40
氧气瓶作为一种承压设备,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瓶内混入了可燃气体。 氧气瓶内混入可燃气体的途径有二:一是制氧设备的因素而混入可燃气体;二是在施焊(割)中瓶内的氧气压力耗尽,或者剩余压力过低,加上焊嘴被堵塞,造成压力稍高的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1991年6月10日上午,大庆油建公司氧气厂往氧气瓶内充装氧气时,十条充氧高压软管爆坏了九条;1992年 6月 25日大庆采油二厂检出数只氧气瓶内含有可燃气体。经分析确认,都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原国家劳动总局早在1979年 4月25日就颁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