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1996年10月,德国政府《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颁布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己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日本、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并通过强化循环经济立法、调整税收政策、开展企业污染零排放、努力扩大废物回收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日本国将2000年定为“循环型社会元年”。日本的“财团法人·绿色日本中心”在对日本过去10年来政策法规的实行情况进行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建设循环型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建设始于1954年,历经50余年,经历了公共卫生的维护及改善;环境保护治理;循环型社会建设等三个阶段,建立了以推进循环经济3R政策为原则,以各种再利用法为中心的一系列废弃物再利用制度、政策与法律。  相似文献   

3.
日益尖锐的废物问题工业废物日本当前的工业废物主要还是由工矿企业或废物处理厂家分别进行处理。但这种由工矿企业或处理厂家各自单独处理的方式,由于下述原因很快就难以维持下去了,从而成了日益尖锐的问题。 1.工业废物的增多和复杂化工业废物的排放量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增多。据日本通产省估计,1983年日本工业废物排放量约2亿吨。其中约50%(约1.07亿吨)以再生资源形式得到综合利用,其余1.13亿吨  相似文献   

4.
日本循环型社会发展动向:废物的减量排放和循环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与学术界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认同,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生态社会作为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日本先后颁布实施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废物处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废物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循环利用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世界上是第一个建成循环型社会的国家。全面阐述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历程与现状,基本做法与2010年的资源流通目标,成功原因分析;重点介绍了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废弃物处理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2部法律内容。日本政府认为,展望未来,构建国际循环型社会是必要的、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及地区相关同志赴日本交流学习循环型社会建设和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基于此,对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提出以下建议:借鉴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指标体系和推进方式,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针对重点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推动源头绿色设计与废物高效回收;充分认识民众的支持参与是改革成败的核心力量,加强引导,持之以恒抓好"无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及地区相关同志赴日本交流学习循环型社会建设和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基于此,对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提出以下建议:借鉴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指标体系和推进方式,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针对重点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推动源头绿色设计与废物高效回收;充分认识民众的支持参与是改革成败的核心力量,加强引导,持之以恒抓好"无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科学、严谨地制定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并持续、有效地执行该计划是日本成功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关键。2003年,日本环境省第一次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实施五年后。又于2008年3月公布了新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以下称新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面对21世纪的环境和资源压力.针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的构想,2000年还把建立循环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将该年定为“循环型社会元年”,并颁布和实施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动基本法》等6部法律,采职了一系列行动措施,标志着日本进入了推进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全面发展阶段。日本在推进建设循环型社会进程中,理念先进,措施具体,效果明显。其中.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是根本保障;必要的经济支持和鼓励优惠政策是重要条件;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静脉产业是典型示范;以政府绿色采购来启动和引导市场需求是有效手段;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职能强化和职责明晰是组织保证;加强科学研究,发挥公众和中介组织作用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要浪费     
正《自然》2018年7月31日地球的资源可能还没有耗尽,但是地球处理废物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地球被认为是一个有限的系统,但它所供养的人口正在增加。联合国估计世界每年将增加大约8300万人口,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接近100亿。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6吨资源(如矿物、化石燃料和生物量),有的可以达到40吨,是印度人均资源消耗的10倍。实际上,GDP每增长1%,为满足国家需求而开采的金属矿石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7、废弃物世界各地除漏油和液体废弃物污染外,固体废物堆积如山,欧共体国家每年扔掉20亿吨的废物(包括垃圾、污泥、矿山废物和电厂的粉尘)。这些废物中有的是有害废物。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年产生约3亿吨有害废物,3.7亿吨城市废物;工业化国家产生的有害废物3.25亿到3.75亿吨,占世界有害废物年总产量的90%以上。全世界的水井经常受到化学品泄漏的污染,美国有7.6万个活性填埋场,其中有1万  相似文献   

12.
论构筑循环型社会的科学和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循环型社会的三个基本理念、三个操作原则和三种实践模式,简要分析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政策系统结构,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生产会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带来环境污染.为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对粉煤灰、高炉矿渣、建筑废物等几种工业废物在混凝土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是混凝土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耗增长迅速.2003年我国原油加工3.4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59亿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关于日本废弃物管理政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法律体系、技术和模式;相对于日本大量废弃型社会的废弃物管理制度的研究极少,由此忽略了前后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变过程。文章从一般废弃物处理责任、处理技术等方面系统地考察分析了日本大量废弃型社会的废弃物管理制度,阐明大量废弃型社会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存在问题,进而说明日本为何从大量废弃型社会迈向循环型社会的原因及其途径,以期对中国废弃物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都市废弃物产量与经济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与同期生产总值增长吻合.过去16年香港的固体废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0%,预计在今后14年将按年增加3.2%,到 2006年将达到12300吨.过去数年建筑废物增长最为可观,1989年为5582吨/日、1990年为8446吨/日、1991年已达到16000吨/日.由于发展港口及机场需进行庞大的基本建设,预计将来的建筑废物数量仍将显著增长.香港政府管理废弃物的整体政策是:确保私营或公营机构为各种废弃物提供的处理设施均能符合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要求;保障社会人士的健康及福利不受各种废弃物的贮存、收集、运送、处置所造成的影响;鼓励市民物尽其用、废物利用及循环再用,尽量减少需要处置的废弃物;降低处置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影响,从教育及宣传着手唤醒大众负起处置废物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工业固废发生概况联邦德国是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据1984年统计,全年共发生固体废物2.2亿吨。其中,生活垃圾2800万吨,有害工业废物480万吨,一般工业废物和医院废物,包括废酸、废碱等共1.98亿吨。工业固体废物发生量几乎是生活垃圾数量的7倍(表1)。表1 1984年联邦德国工业固废构成及发生量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循环经济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10月德国一部新环境法律──《循环经济法》正式生效,该法核心思想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圈内。《循环经济法》生效前.德国已经实施避免和再利用废物的一系列相应措施。根据联邦统计局最新数字,1993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7700万吨、约占全部废物的23%,全部废物量比1990年减少10%,(从3.74亿吨降至3.374亿吨)、利用率从20%/提高到2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20%、利用率达60.6%(1990年仅为45.8%)、垃圾的利用率从13.8%提高到29.8%。《循环经济法》明确规定,生产中首先避免产生废物、否则必须对…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6月19日,日本公布《第4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以下简称《第4次计划》),与《第3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着眼于"循环的质量",聚焦于循环型社会、低碳社会、与自然共生社会三者的整合有区别,《第4次计划》将视野扩大到经济、社会层面,以落实2015年9月通过的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日本"社会5.0"(Society5.0)为目标、通过"在必要时间将必要物品和服务向必要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日本在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为解决生活和工业废弃物问题而开展了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