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民 《安全》2007,28(1):37
2006年4月18日中午,徐州贾汪大吴镇夏庄村砖厂发生一幕惨剧,5名工人正为一台搅拌机更换绞刀时,搅拌机突然疯狂运转起来,瞬间将两名正在绞刀机槽内的工人吞噬,现场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2.
一盆水导致2人死亡2006年4月18日中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夏庄村砖瓦厂发生了一幕惨剧,5名工人正为一台搅拌机更换绞刀,搅拌机突然疯狂运转起来,瞬间将2名正在绞刀机槽的工人吞噬,现场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3.
在事故档案中郑家学违章这个魔魇,它凋敝了无数生命的红花绿草,窒息了无数家庭的欢乐安宁……杜绝违章,就是减少死亡,保护生命。这是一组悲剧故事。一名工人去检修球磨机,他拉下电闸却忘了挂上“里面有人,正在检修”的警示牌。另一名工人不知里面有人操作而合上了电...  相似文献   

4.
1980年12月20日,武钢四号高炉小修时,直径6米多、重38吨的大钟突然从炉顶坠落到十多米以下的炉内检修平台上。正在炉内检修的12名工人中,6人死亡,6人受伤;正在大钟上检修的一名工人,随大钟一道落入炉内,受重伤。这种事故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生。初步调查表明,这是一起严重的技术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5.
事故过程2006年7月7日早8时,某氧化铝厂蒸发车间清理班检修人员正在更换老蒸发Ⅰ组蒸发器管道考克闸门。8时40分,操作工人将老蒸发Ⅰ组蒸发器停下后进行水洗。9时30分,检修作业负责人石某带领检修人员霍某到现场查看需要清理和更换的考克闸门,到现场后两人对考克闸门进行了初步清理,但考克闸门没有清理到位。9时45分,工段长郑某得知老蒸发Ⅰ组蒸发器水洗快结束了,便安排车间工作票签发人签发《设备检修、清理作业  相似文献   

6.
天津第五人民造纸厂有一台20吨/时锅炉常发生灭火和爆燃事故,造成停气停产。从1981年12月到1982年3月,由于停气停产影响产值54.3万元,严重妨碍了生产计划的完成。 过去锅炉一灭火有人就强调设备有问题,煤质不好等等。后来,检修了设备,更换了软水罐,采购了优质煤,但灭火事故依然发生。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一天夜班,厂长到锅炉房进行检查,发现当班的13名工人中竟有7名脱岗睡觉,在岗操作的工人精神也不集中。经过分析,终于找到了灭火的原因。原来,从煤仓到风扇磨,有一个小皮带输送机,每班有3名工人负责运煤。由于工人脱岗,煤仓口一旦堵塞就…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6月5日,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罗利市郊区的帕特里奇-罗利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2个装有可燃蒸气的储罐被附近一个储罐上进行焊接作业产生的火花引发爆炸,造成3名承包商死亡,1人受重伤。事故描述系列事件2006年6月5日8时30分,斯特林格油田服务公司的承包商员工在储罐上进行管线安装作业(如图1)。焊接火花引燃了从4号罐的开口管线中泄漏出来的可燃蒸气,该管线距离焊接工人的作业位置大约1.2 m,造成站在3号和4号罐罐顶的3名工人死亡,另外还有1人受重伤。事故发生前几周,斯特林格公司的工人把3号罐和4号罐从帕特里奇-罗利油田的其他场地迁移到9号井所在地。事发当天,4名工人正在为这些储罐安装管线。要安装3、4号罐之间的连接管线,工人们需要  相似文献   

8.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呢?……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我厂两名工人用一台2吨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在注塑机上进行模具安装作业。当模具升到一定高度后,一名工人放开吊车的按钮盒,准备拉动手动葫芦的链条起升模具(由于吊车升降速度太快,为调整模具的安装位置,在吊车挂钩上又挂了一只手动葫芦)。此时,吊车大车突然起动,向相距2米的另一台注塑机驶去,直到被吊挂的模具碰到这台注塑机的安全门横梁,吊车才停止行驶。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分析。经调查,排除了以下的可能性:1.工人误操作,错按吊车控制按钮。当时,一名工人放开按钮盒后准备拉手动葫芦的拉链,另一名工人正站在…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的“5·1”节,人们在兴高彩烈地庆祝这个劳动人民的节日。但是在上饶市油脂化工厂的厂区,却传来了人们的哀叹和惋惜声。原来是这个厂的工人在加班检修中,发生了一起罕见的重大事故,有三名工人严重中毒,一名工人中毒身亡。人们说,这是一起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溶剂轻汽油气体中毒事故。 事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厂的日处理油料30吨的平转浸出油车间,利用节日厂休的时间进行设备检修;拆换浸出油器的不锈钢筛板。“5·1”之夜,时针8点多,当工人陶兴洪在拆最后一块筛板的最后一颗螺钉时,感到胳膊够不着,就爬进了浸出器里面,站在下料斗搁板上…  相似文献   

11.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  相似文献   

12.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23日15时04分,发生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办事处境内的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公司一座在建的化工造料台顶板坍塌事故,造成12名工人死亡、2名工人受伤.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24日,合肥市望江西路一道路施工工地,两名工人在操作搅拌机时不慎被卷入机器中身亡。而在09年4月23日,该市某工地就曾发生两名工人绞  相似文献   

15.
在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爆破后的掘进掌子面常常留下深度不等的残留炮眼。有时,个别残眼中还会留下拒爆的雷管和炸药。这时,如果打眼工在残眼上钻凿炮孔,很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国家颁发的《爆破安全规程》第2条款中明文规定“严禁在残眼上打孔”。但是,不幸的是.我矿去年9月接连两次发生残眼爆破事故,1名工人死亡,3名工人受伤。经过事后的综合分析,发现两次事故都不是打眼工直接在残眼上打孔所致。事故告诉人们,要避免残眼爆破事故,需进行综合治理。 我矿的第一次事故,发生在去年9月3日白班,那天,北矿区某矿坑5号巷道掘进掌子面上,正在钻凿中…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7日凌晨,上海市卢湾区某路段,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一分公司的员工下井检修地下电缆线,由于地下煤气管道破裂泄漏,造成5名检修工人不同程度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严重后果.其中2名检修工中毒程度较深,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事故情况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事故经过与现场 1999年12月9日,晴. 湖南省黔城双氧水厂刚刚完成了生产系统检修,11时40分开车生产.12时10分,双氧水车间氢气过滤器忽然冒出黑烟.经查是氢化釜内的触媒发生燃烧,该车间当即停车待修. 这边检修还尚未开始,远离此处30米之外的氧气充装站在15时25分突然发生爆炸.正在作业的两名工人全部烧伤,其中许某的胸腹烧伤面积达49%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一连两次事故1991年12月9日,晴。湖南省黔城双氧水厂为庆祝投产3周年,迎接外地客户参观,刚刚完成了生产系统检修。11时18分开车生产。12时10分,双氧水车间氢气过滤器忽然冒出黑烟,经查是氢化釜内的触媒发生燃烧,该车间当即停车待修。15时25分,这边检修还尚未开始,远离此处30米之外的氧气充装站突然发生爆炸。正在作业的两名工人全部烧伤,其中一职工的胸腹烧伤面积达49%以上。充氧站的主要任务是把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经过压氧机抽吸、升压装入高压气瓶中,然后向外出售或自用。出事后现场一片狼藉,1号压氧机分离瓶炸开;从分离瓶出口到1号…  相似文献   

19.
晓芯 《安全与健康》2012,(13):34-35
伤亡事故再次袭向原本就深陷困境的中国钢铁业。3月20日凌晨,位于甘肃省的国有企业酒钢集团炼铁厂检修人员在检修2号高炉地沟除尘器时,管道撕裂,拉倒除尘箱体,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这3名检修人员均属嘉峪关汇博劳务公司员工。在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为了做好职业急性中毒防治工作,我们对蚌埠市26个工厂近10年来所发生的11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做了调查分析,发现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占56.3%。3次硫化氢中毒事故,均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所致。 二、缺乏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造成事故占28%。某工厂因密闭熏蚊,造成防空洞内两工人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中,由于人们缺乏防护知识,不仅没有救活2名中毒者,而且断送了7名抢救人员的性命,还有9人重度中毒。 三、更换新工艺,工人不了解生产环境中的毒物,缺乏个人防护和其他防护设备,从而发生中毒事故。 引起119例吸入性急性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