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相伴产生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矿山污染及环境破坏现状以及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完善制度,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中国小水电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水电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小水电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水电建设中生态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本文从新疆水资源概况、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分析了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发利用资源和不断破坏生态之时,必须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预防修复。其中,在公路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是整个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资源予以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确保可持续战略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新时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基于此,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洪湖生态环境及其水生资源开发利用的实例,对保护和发挥洪湖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生态模式进行了探讨,为达到稳定持续发展的水体生产力,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切实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根据目前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结合沿海各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广西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地役权是指为某种环境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它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是保护环境权利的一种物权制度安排,它是对传统地役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时代,生态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很多创新性的运用,其大致分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役权、环境享用地役权以及环境保护地役权,生态地役权在法律生态化的时代很有深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岷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支流,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地位。流域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同时目前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部河段生态环境退化、局部城市河段水污染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流域生态安全格局面临挑战。针对岷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特点和生态保护要求,本研究认为:岷江上游应以生态恢复和保育为主,并采取措施保障下泄流量,必要时可实施小水电的逐步退出机制;岷江中游应针对水污染和缺水问题采取逐步改善水环境、节水等措施,保障水资源供给;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重点采取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保障粮食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小水电开发方兴未艾,取得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抢夺项目、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一些项目未履行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即擅自开工建设,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一些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地区河段减水、脱水甚至河床干涸,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及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对上述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金沙江右岸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建设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问题;以及在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提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建设,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地授权是指为某种环境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它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是保护环境权利的一种物权制度安排,它是对传统地役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时代,生态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很多创新性的运用,其大致分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地役权、环境享用地役权以及环境保护地役权,生态地役权在法律生态化的时代很有深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分析金沙江右岸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建设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问题;以及在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提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建设,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后,社会各界对如何保护和开放开发非常关注。中俄两国确定双方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的方针,且都已制定了保护与开放开发的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中俄双方已形成共识,即把生态保护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实施开放开发,把开放开发的强度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努力把黑瞎子岛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稳定安全、开放繁荣的对俄合作示范区。本文在深入分析黑瞎子岛跨境合作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基础上,探讨提出黑瞎子岛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即黑瞎子岛开发利用要坚持生态优先、点状开发,工业性加工项目不上岛,将开发建设寓于生态保护之中,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具体保障措施包括:一是结合现有空间布局,设立保护区和监管站;二是建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补偿机制;第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第四,重视环境保护双边合作,实施跨境一体化保护和监管。  相似文献   

16.
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区,根据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结合研究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脆弱区分区等数据,采用空间图层叠加法,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未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主要生态屏障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公路绿化设计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军 《陕西环境》2003,10(6):36-37
1概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及景观协调是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守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公路环境保护是以“公路工程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调节与控制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包括公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的环保设施施工及环保监理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8.
浅谈荒漠戈壁地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戈壁地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贮备了大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资源,但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必须注意采用符合其自然规律的措施,正确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章在翔实介绍生态制度文明的含义、特点、分类、功能、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实际,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生态制度立法的缺陷与完善等问题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具有了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倡导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和破坏性的开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对于环境保护思想也有很多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古代先哲及人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