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90,自引:7,他引:83  
为了解丰、枯水期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底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从总体的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为:Cu>Pb>Zn>Cd,这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各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Pb>Zn>Cu;污染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各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为:鄱阳饶河>鄱阳湖龙口>鄱阳湖南矶山>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且枯水期普遍大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2.
传输指数在合肥市重污染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潜在源区贡献法计算了合肥市2015年冬季传输指数,并基于传输指数和PM_(2.5)浓度将合肥市的重污染过程划分为3类,同时对各类重污染过程进行气象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传输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明显增大且PM_(2.5)浓度急剧增大;污染物积累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无明显增大且PM_(2.5)浓度逐渐增大;污染物暴发性排放型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指数无明显增大但PM_(2.5)浓度急剧增大.污染物传输型重污染过程主要是高压南下迫使北方重污染气团输送引起的;污染物积累型重污染过程主要是静稳的天气形势导致污染物堆积造成的;污染物爆发性排放型重污染过程是由污染物暴发性排放而无法及时扩散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大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法的评价原则是:①各污染因子对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相等,即使各污染物在相同危害程度下的分指数相等;②多个污染因子同时存在时将加重污染程度,亦即一般情况下综合指数将大于其最大分指数。通过实例评价分析论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西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及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东湾西北部海域2013年9月和2014年5月春、秋两季常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辽东湾西北部海域的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西北部海域的污染呈现离岸递减的分布特征,该海域的污染属于陆源污染,控制陆域污染物的入海将有效控制该海域的环境质量。该海域的春季一类、二类有机污染指数均大于1,部分站位三类有机污染指数大于1,春季的有机污染程度要重于秋季,并且秋季污染指数及污染物与离岸距离呈线性负相关,具有更加规律的离岸分布特征。该海域各海洋功能区的富营养化指数均大于1,具有轻度富营养化的趋势。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为无机氮,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为COD。  相似文献   

5.
李安娜  王辉  刘强男  李泰平 《环境工程》2022,40(11):189-198
以某发生爆炸事故的有机化工厂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J 25.3—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场地的污染程度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并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出目标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结果表明:土壤中的超标污染物为1,1,2-三氯乙烷、氯苯和1,4-二氯苯,主要富集于研究区中部及西北部下层土壤(2~8 m)中。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3种有机物在下层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氯苯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未污染,部分下层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呈重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部及西北部下层土壤的致癌风险和危害商超出可接受阈值,主要暴露风险来自氯苯和1,4-二氯苯等气态污染物的室内吸入途径。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表明: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远低于最大检出值,选择分层计算的风险控制值作为修复目标值时,可有效减少污染治理量。  相似文献   

6.
以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中Pb、Zn、Cu、Cd、Cr、Hg、As、Ni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除Cr元素以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存在两两之间的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轻微生态风险。因此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复合污染组合类型,生态风险总体水平较低,但局部有中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单因子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水环境污染评价方法。但由于单因子指数法仅仅是对单个污染因子与其本身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评价,单纯的污染指数无法反映出污染因子对人体的毒性之间的差异,即使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相同其毒性也有差异。针对这种掩蔽作用,在某化工企业聚集区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运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引入健康风险评价最大致癌风险值来对单因子指数法进行优化,优化之后的综合污染指数可以同时表征污染因子浓度对水环境的危害程度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这种优化可以较好地解决污染因子毒性的掩蔽作用,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范瑜 《环境科技》1999,12(3):28-29
根据对污染物污染分担率,在确定地面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计算相应水体不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对地面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9.
加油站地下储罐系统渗漏污染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油站地下储罐系统渗漏污染已成为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以国内研究现状为基础,参照国外加油站地下储罐渗漏污染监测的相关规范,以污染物危害性为主要筛选原则,综合参考渗漏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及与现有标准之间的衔接程度,初步筛选TPH、VOC、SVOC、BTEX、PAHs和MTBE为加油站渗漏污染的特征污染物。结合成本效益,拟定TPH、BTEX和PAHs为加油站地下储罐系统渗漏污染监测的首选特征污染物指标,建议在加油站地下储罐系统渗漏污染监测过程中,重视该类污染物定期跟踪监测;VOC与SVOS作为可选测定指标;在饮用水源地周边加油站渗漏污染监测过程中应选取MTBE为选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解磁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物毒性,对磁湖8个底泥样品中6种金属元素(Cu、Pb、Ni、As、Hg、Cd)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磁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磁湖底泥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Cd和Cu,其次是Pb、As、Ni、Hg。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Cd>As>Cu>Pb>Hg。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苯储罐区所处的区域位置及火灾爆炸危险性,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苯储罐区的火灾、爆炸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并提出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粤东柘林湾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前海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丰水期间对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附近海域七星礁和虎屿2个拟建人工鱼礁区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分别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WQI法、富营养化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法对该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Pb,平均浓度分别为0.075 mg/...  相似文献   

13.
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许振成  杨晓云  温勇  陈桂华  方建德 《环境科学》2009,30(11):3262-3268
为全面了解北江中上游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北江干流及支流共采集了25个底泥样品,测试了Cu、Pb、Zn、Cd、Ni、Cr、As、Hg共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北江中上游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其底泥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而且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 HgZnAsPb≈CuNiCr;金属污染物对北江中上游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 HgPb≈AsCuZnCr,其中Cd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总体而言,北江干流由于纳污量最大,长期的积累使得北江干流段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支流严重;支流中马坝河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是浈江和江.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某训练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中国西南地区某训练场的坦克射击区为研究对象,监测并分析了土壤中Pb、Cu、Zn、Co和Ni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制定出了采样区的污染指数分布图.评价结果表明,坦克射击区Pb、Cu、Zn、Co和Ni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64;Co的单因子指数最高达到了3.84,是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中优先关注的元素;污染指数分布图显示,落弹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Cu和Pb污染分布特征较相似,Zn、Co、Ni特征较相似.分析认为,在射击场各种条件综合作用下,Ni和Pb扩散性较强,Cu扩散性较弱;重金属污染源来自于炮弹残片、子弹弹头、火炸药等;残留在土壤中的炮弹残片和子弹弹头会给土壤带来持久性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研究孝感市孝南区的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区典型土壤中采集了11个混合土壤样本。通过原子分光光度计对各土壤样本的重金属元素Cd、Cu、Pb、Cr和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695,说明该区农业土壤普遍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其中Cd为中度污染,是主要污染物,Cu、Pb、Cr和Zn均为安全级(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神定河口2009—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神定河口水质状况及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各污染物的污染分担率来确定研究断面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神定河口水质处于中等及以上污染状态,断面主要污染物为NH_3-N、TP和石油类;TP和COD_(Mn)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石油类浓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NH_3-N、CODCr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但从2012年起,NH_3-N、TP、石油类等水质污染指标的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较快,污染程度降低,水质有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集株洲典型城市功能区工业区和农林综合利用区的农用土样,对土壤中Pb、Cd、Hg、As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多指标生态评价法评价了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工业区周边农用土壤的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农林综合利用区,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特征极为相似,即:均以Cd和Hg为主要污染物,内梅罗指数评价为重度污染,As为轻度污染,且耕地的污染程度显著高于林地,工业区周边79%的耕地样点、71%的林地样点,农林综合利用区54%的耕地样点、43%的林地样点,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值大于6,复合污染严重,达强生态危害。含重金属废水灌溉以及Pb,Cd气型污染物的迁移沉降是土壤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途径。文章就菜地和稻田土壤的生态危害,提出生态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大新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广西大新锰矿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Mn)含量的系统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各采样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精矿堆和尾矿区最为严重。就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来看,Mn和Cd的污染级别达到6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污染,Zn、Pb、Cu为中等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MnCdZnCuPbCr。  相似文献   

20.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仿超标,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重金属Pmax均小于1,未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中氯仿Pmax为11.93,造成土壤重度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地块内所有采样点位P综合max最大值氯仿为8.44,土壤的氯仿属于重度污染,地块内重度污染点位占比3.33%,中度污染点位占比3.33%,轻度污染点位占比1.67%,尙清洁的点位占比3.33%,清洁的点位占比88.33%。采用ArcGIS差值模拟分析,氯仿主要污染区域为生产三车间及其周边区域,污染深度0~5.5m范围。对地块开展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超标点位的污染物氯仿致癌风险范围为1.79E-06~2.40E-05,均大于1.00E-06,致癌风险不可接受,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