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平原河网水资源现状及问题成因,对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植物修复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物SOx,NOx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从植物吸附和固定、植物降解、植物转化修复、植物同化与超同化和根际作用5个方面阐述了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的机理。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大气是一种有前景的、安全可靠的绿色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方法因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被广泛认可. 单一种类生物修复易受复杂环境影响,而利用多种生物进行联合修复则可借助种间关系提高修复效果. 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动物单独修复和物种间联合修复污染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动物三类生物的功能,明确了微生物在发挥自身污染修复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其他物种受到的环境胁迫;植物通过根系构建修复功能区域并与附近其他物种及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动物通过自身移动和摄食行为优化土壤和微生物结构的作用机制. 其中,“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可强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增强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植物-动物”联合修复可通过动物或其排泄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同时通过植物根系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可在动物搬运摄食、消化排泄等过程中强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能力. 目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最主要的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其修复机制较为明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机制研究,为三者联合修复土壤污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土壤污染的概念、种类和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植物修复的概念、机理和优缺点。提出以植物修复为治理途径,并结合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配套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提纯酶等技术,综述了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修复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与水体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修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进行了比较,同时例举了多个修复案例,可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使用绿色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它主要源于一系列农艺学,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利用影响植物的生物、微生物及植物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复污染场地,标签昨技术在经济,美学和技术方面比传统的工程修复技术有更大的优点,概述了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动向,以便为修复工作者提供背影资料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田间试验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放射性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田间应用研究状况,总结分析了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超富集植物筛选等因素对田间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推导建立了保守清除模型,估算出植物修复的数十年的修复应用时间;结合环境治理的需求,分析了放射性污染的植物修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基本类型,修复机理及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修复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现状,并从植物直接修复和植物增强的根际修复两方面具体介绍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机理。对今后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的重点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良  李烨  王萍  张东 《环境工程》2013,(Z1):543-546
生物修复是一种工艺简单、费用低廉、环境友好的修复方式,在铀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文献调研结果,介绍了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铀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修复,最后指出了今后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治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类型、特征,简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后果。对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质改良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各类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实践中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指出植物修复技术是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最后,对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污染是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利用超积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方法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植物修复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植物转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和植物稳定技术;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植物吸收重金属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机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植物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活化以及植物体内的金属有机配位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石油污染物的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修复因其简便高效、安全、低成本、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而被认为是最有生命力、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价值的生物处理技术,且已成为近些年来主要的石油污染处理方法。重点阐述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并对生物修复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土壤中添加螯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通过对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特点,即对超累积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及植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的讨论,介绍了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详细介绍了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螯舍剂的使用方式,以及它的外部影响条件。最后对螯合剂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螯合刺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必要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筛选与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云南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分析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植物富集修复、螯合诱导修复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三种技术,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现实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土壤汞污染及其治理是当前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对环境扰动小,修复成本低,是目前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主要热点方向。本文主要从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原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总结了土壤汞污染特点、植物修复技术原理及过程、修复植物与潜在修复植物种类、植物修复强化措施。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植物修复汞污染土壤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植物修复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内容设计基础与应用两个层面.作为技术对于解决城市土壤、空气、水体和噪声污染问题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在介绍植物修复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防治城市水体、土壤、大气、噪声等污染的方法与途径,分析了实施城市环境污染植物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恶化,严重危害居民生活和作物、畜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与传统的理化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经济、安全、环境扰动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针对各种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情况和研究实例进行详细阐述。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可用于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措施,指出了当前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修复周期及修复效果的局限性。最后,在现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今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污染物的治理上 ,植物修复技术与其它治理方法相比 ,有明显优势。从积累作用、降解转化作用、催化作用介绍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原理以及植物修复技术在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从植物萃取、根系过滤、植物固化、植物蒸发介绍了植物修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的机理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证明植物修复是生物学的、有效、廉价、无二次污染的原位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