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巢湖蓝藻期间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4-2017年巢湖蓝藻期间总磷、总氮、氨氮的监测数据分析,巢湖水质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其中有时间变化趋势和点位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富营养化状态分级标准,评价蓝藻期巢湖水体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太湖与巢湖水华蓝藻越冬和春季复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太湖、巢湖水华蓝藻的越冬和春季复苏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从秋季11月时蓝藻大量下沉进入底泥越冬,到次年5月后底泥中的蓝藻开始复苏进入水体.在11月~次年5月的越冬过程中,底泥中的蓝藻保持增长,其中在3~5月蓝藻生长加快.巢湖中蓝藻表现出类似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规律,即蓝藻自11月开始下沉,但巢湖底泥中的蓝藻在3~4月时即开始复苏.本研究表明太湖和巢湖中蓝藻都有明显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现象.太湖不同营养盐湖区蓝藻的越冬和复苏规律相似,底泥中的蓝藻数量在越冬过程中相差不大,说明越冬期间底泥中蓝藻含量与夏季水体中蓝藻数量可能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3.
蓝藻暴发对巢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巢湖表层沉积物及上覆水体为对象,于蓝藻暴发前(4月)和蓝藻暴发期(7月)采集水样及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氮磷及其形态赋存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氮磷及其形态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时,巢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减少,总氮增加,同时削弱了磷在空间上分布的异质性.从氮磷形态来看,蓝藻暴发未造成巢湖表层沉积物氮形态(NH4+-N、NO3--N和Org-N)含量和比例的明显波动,但却造成了活性磷(弱吸附态磷和铁铝结合态磷之和)含量及比例的下降,钙结合态磷(Ca-P)以及有机磷(OP)含量及比例增加,生物有效性磷(AAP)的含量的减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覆水中叶绿素a(Chl-a)的浓度与铁铝结合态磷(Fe/Al-P)以及有机磷(OP)的含量显著相关(P<0.05),却与氮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相关性不显著.巢湖沉积物磷(Fe/Al-P及AAP)对巢湖水体蓝藻暴发具有促进作用,而氮及其形态对蓝藻暴发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4.
田丰  钱新  陈众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2):2224-2229
建立了巢湖生态动力学模型CAEDYM,并利用2010年的实测出入湖流量、水质、水文、气象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验证,确定了适用于巢湖水环境特征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利用模型中的磷循环原理模拟了巢湖水体中磷的生态动力学循环过程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演替模式,并模拟了调水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巢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为:春季绿藻占优势,夏季和秋季蓝藻占优势,冬季硅藻占优势.通过夏季的短期调水可使巢湖各点最终的TN、TP分别平均下降了约18.9%,25.2%.从Chl a的计算结果可知,调水的实施对巢湖西半湖和中部湖区Chl a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可使Chl a的峰值从69μg/L下降到57μg/L,对巢湖的蓝藻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演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环保信息     
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三大挑战21世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将来自3个方面,即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用生物方法治理巢湖向巢湖中大量投放能够摄食并消化蓝藻的滤食性鱼种黄鲢、白鲢,形成湖内鱼种优势互补,当年便有效地遏制了蓝藻的暴发.在净化巢湖水质的同时,渔民还可增产鲜鱼及增加收入. 摘自《中国环境报》环保信息  相似文献   

6.
聚合氯化铝铁和粘土应急去除蓝藻的室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开展PAFC去除淡水中的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的室内模拟研究基础上进行PAFC和粘土应急去除巢湖水中蓝藻的室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20 mg/L的絮凝剂用量下,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巢湖水中蓝藻的沉降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达到97.7%。PAFC,PAFC和粘土(高岭石或海泡石)可以快速高效絮凝沉降巢湖水中的蓝藻,并且在30 d之内除藻率稳定地维持90.0%以上。同时探讨其对藻毒素释放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AFC和粘土(海泡石或高岭石)1 d后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藻毒素,PAFC和海泡石组的吸附去除率大于PAFC和高岭石,且30 d内仍一直维持藻毒素浓度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8)
<正>2017年7月26日下午,室外气温达到40℃。合肥市长临河镇边的巢湖水域,有近60名工人在水里和水边清理近岸边的蓝藻,所有工人都大汗淋淋。据长临河镇政府人员介绍,光长临河打捞点,每天就可以打捞500吨蓝藻。最近几天天气太热,味道更大。巢湖岸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打捞队,每天与烈日、恶臭相伴。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爆发,需要科学、有效地监测蓝藻水华的状态和变化趋势。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例,建立基于多源卫星监测、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等多方式的湖泊蓝藻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湖泊蓝藻天地一体化监测业务化运行平台。指出将此平台运用于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是湖泊蓝藻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巢湖蓝藻异味成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受测水体异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研究。结合样点的风速、温度等气象条件及异味情况,将最终记录所得数据汇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回归曲线。结果表明:(1)二甲基三硫为夏季巢湖蓝藻暴发时的主要异味物质,其次有β-紫罗兰酮、甲硫醇、二甲基二硫及2-甲基异茨醇等物质。(2)较高的温度是水体异味的主要诱因。3个样点(距巢湖1410m、820m、0m处)在低于一定温度(依次分别为31.5、29、26℃)的时候显示无味或者微臭。(3)蓝藻异味和距巢湖距离显著相关,据线性回归计算,当离湖边距离约为2133m时,几乎不会有异味情况的发生。(4)蓝藻异味和无雨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持续无雨天数越久,异味情况越严重。异味程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空气湿度越大,异味情况越轻。异味程度与风速呈正相关,风速越大,异味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巢湖水体的表观光学特性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地测量了巢湖水体的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利用可测量的4 个水面以上表观光学特性计算水面以下辐照度比R(0-)值.根据巢湖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分析R(0-)的光谱特征,发现波长624nm 附近藻胆素及706nm 附近叶绿素a 的吸收峰在R(0-)光谱上特征明显.利用生物光学模型拟合了R(0-)与水体的吸收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数f 随不同光学类型水体和光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湖面亮温对巢湖水华影响的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黄勇  李堃 《环境科学》2012,33(10):3323-3328
利用2002~2007年NOAA气象卫星搭载的先进甚高光谱分辨率辐射计(NOAA/AVHRR)资料,对巢湖蓝藻水华发生频次和湖面亮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巢湖水体表面亮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以及水华之间的关系和可能存在的机制.从结果来看,湖面亮温与水华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规律相近,而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一方面,空间分布的相似性表明,湖面亮温高的区域容易发生水华现象;另一方面;时间分布的不一致性表明还有其它的因素会影响水华的发生.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①以5月为分界线,巢湖水华总体上可以分为春季和夏季两大暴发期,春季藻类在较低的水温条件下就能生长繁殖,并暴发水华,但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②受降水量增加的影响,在气温达到最高值的7月不仅湖面亮温所有降低,而且水华发生频次也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气象卫星监测海洋溢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NOAA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全球大气,通过波段筛选和各种处理,可以监测海洋原油,重柴油,润滑油溢油污染。用该卫星不仅能发现油污,确定油污位置,计算油污面积、漂移扩散方向和速度,而且可以通过连续监测寻找污染源。通过交通部已建成的全国各海监局通信网络,可以建立全国各海域油污染监测网。为改善海洋环境,加大海洋污染执法力度服务。  相似文献   

13.
天山北坡中段天然草场牧草产量遥感动态监测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用1989-1991年在天山北坡不同草场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与光谱资料以及同步接收的 NOAA/AVHRR资料,计算了牧草产量与各种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各种植被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并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动态监测光谱模型;牧草干重和鲜重与气象卫星比值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7597和0.8066;建立牧草产量卫星遥感监测模型,可用于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Vegetation monitoring using different scale of remote sensing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work sets out to simulate landscape model of Mu Us Deser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t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distinguish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mong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s. Landscape models were created from classification image of SPOT satellite data with 20m resolution and NOAA data with 1 km resolution. This study created landscape models of different scales by resampling the SPOT classified image using majority rule. The pixel resolution was increased from the finest scale of 20m by 20m up to 1000m by 1000m that was the coarsest spatial resolution.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was used to compare landscape models between different scales. At the finer scale the verify small patches such as deciduous forest, shrub and reedswamp with high vegetation coverage set on matrices with low vegetation cover (moving sand dune and sparse grassland) were verified. Broadening of scale resulted to the loss of small patches and at 1000m resolution, matrix classes were dominant. At 1km resolution of NOAA data, the matrix classes which greatly related to the topography of Mu Us Desert were detected. Diversity index decreased during scale broaden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OT 1km scale model and AVHRR data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OT 20m model is good for the use of ecotone oriented revegetation planning, and NOAA 1km model is good for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monitoring of each landscape unit, and revegetation planning at the reg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5.
华北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研究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NOAA/AVHRR 1B卫星资料和气象资料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技术方法,该方法有3个特色:直接利用NOAA/AVHRR 1B卫星数据,不需要经过大气校正和方向反射率校正来实现NPP估算;考虑了植被覆盖类型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考虑了植被反照率在计算净辐射中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华北地区的NPP模拟结果表明:2007年华北地区植被的年总NPP为3.68×1014gC/a,各省总的NPP贡献率依次为:内蒙古64%、山西20%、河北13%、北京2%和天津1%,各季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夏季67%,秋季17%、春季15%,冬季1%。不同植被类型年NPP分别为:森林灌丛为271~560 gC/m2.a,草原为97~278 gC/m2.a,农田为363~376 gC/m2.a,建筑居民地为216 gC/m2.a,荒漠裸地为14 gC/m2.a。受物候和气候因素影响,不同植被类型NPP具有不同的年变化。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LandscapestructurewithintheMuUsDesert,asemiaridregionofnortheasternChina,isthebasicfocusofthisstudyconcerningla...  相似文献   

17.
李京  陈晋 《自然资源学报》1994,9(4):365-368
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试验区,开展了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大面积草地产草量遥感定量估算方法的研究,从估产原理、植被指数选取、景观生态分区等方面,探讨了NOAA/AVHRR资料应用于大面积估产和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为提高估产精度,尝试了大气纠正、几何纠正、多时相数据最大值化处理等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结合了GIS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景观生态分区及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是提高估产精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骆马湖为一浅水湖泊,具有典型的过水性特征,其已经处于中一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骆马湖富营养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入湖河道携入大量营养物质入湖和水生植物的破坏是骆马湖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骆马湖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入湖口人工湿地和建设骆马湖生态湖滨等生态建设的建议。通过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实现骆马湖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9.
重建湖泊水位历史、掌握其演变规律和机制,对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旱涝灾害防治以及认识区域水文气候变化机制皆有重要意义.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大量湖泊,其水位变化及驱动机制广受关注.本文通过汇总历史文献记录并将其与邻近地区的其他湖泊水位重建进行比较,总结了过去一千年中国西南地区湖泊水位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的湖...  相似文献   

20.
太湖水域PH3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湖面大气中PH3 由于受风向、天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时空分布规律不太明显 .表层湖水和底层湖水由于受到风浪扰动 ,天气变化和船只等的影响 ,不同采样点PH3 的含量变化不大 .同时 ,PH3 浓度沿湖水垂直梯度方向的变化亦较小 .而过滤湖水与原始湖水中PH3 的时空变化在同一采样点位、同一采样时间 ,原始湖水中PH3 的浓度明显高于过滤湖水中PH3 的浓度 .底泥中PH3 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湖底氧化还原环境和温度有关 ,对于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底泥PH3 含量较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