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王栋成  王勃  王磊  邱粲 《环境工程》2010,28(6):89-93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复杂地形大气扩散模式的规定,对比研究AERMOD、CALPUFF、ADMS模式在流场模拟、地形处理思路和浓度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系统地提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结合案例分析三模式预测的区域最大落地浓度及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复杂地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评价范围、源强界定和参数修正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 03-200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HJ 552-2010)等五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哪种预测模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AERMOD模型,利用AERMOD模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下称《导则》)中的相关规定,对某城市集中供热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发布填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就导则的工作等级划分、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根据重庆市水文地质特点,对导则在重庆市的实施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标准所推荐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发现其不论在应用范围还是在可操作性方面均存在某些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并按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要求,对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实施对环境评价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众多环境评价工作者在评价工作中难以准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在确定主要评价对象、选择定量评价方法、采用科学的监测手段等方面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技术导则》的要求以及实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从水文地质专业工作的角度,讨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和水量评价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就《技术导则》现状监测和影响预测中较难实现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修订建议,以供广大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污染生态影响特点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瑞 《环境保护》1999,(5):19-21
本文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为依据,结合多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评管理实践,重点讨论了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特点、评价分级方法、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确定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张新玲 《环境科技》2008,21(2):44-46
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具备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鉴于实践中发现指导环评的相关技术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给环评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中存在的预测模式和方法两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日均浓度预测方法和选取条件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导则推荐的点源有风、小风模式预测结果的不连续性问题,通过提出上述问题为完善相关技术导则和方法修订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31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简称新大气导则),代替原来的HJ/T2.2—93(简称老大气导则),新大气导则在评价工作分级、评价范围确定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和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及要求、  相似文献   

11.
倾斜烟羽模式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的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粒径大于15μm的尘粒子,我国环境技术标准中建议使用倾斜烟羽模式对其浓度作预测和估计。文章对该模式进行敢适当的转化,利用数值分析中的迭代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法,拟合出不同粒径的尘粒子在不同稳定度,风速条件下出现最大地面浓度的位置,同时与Gauss扩散模式中出现最大地面浓度位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Five-axis cylindrical machining is the only way to machine some complicated sculptured surfaces, such as the wheel surfaces of turbo compressors. Current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M) algorithms for five-axis cylindrical machining only consider the surfaces’ geometric information when generating cutter contact points (CC points). Hence, the step length, which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CC points, is determined only by the surface parameters for these CAM algorithms. Because of tool-axis rotation, the actual cut trajectory within each step is no longer a straight line passing through two consecutive CC points for five-axis machining. Thus the cut error and the maximum allowable step length should depend o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NC machines as well as the surface's geometry.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maximum allowable step length based on the cut error of five-axis cylindrical machining, and shows that this algorithm provides better estimation than traditional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3.
利用薄片穿透法确定铝合金最大蚀坑深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铝合金最大蚀坑深度与环境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为新型合金服役前的耐蚀性评级和结构件服役过程中的剩余寿命预测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海洋大气环境中新型铝合金的腐蚀类型,并利用薄片穿透法研究铝合金薄片最大蚀坑深度与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经过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后,2A97铝合金发生了深入合金内部的严重点蚀,检测薄片试样背面电解液的出现时间,可以确定环境试验中蚀坑穿透薄片试样的时间。通过测量不同厚度薄片试样的穿透时间,可以确定最快生长局部腐蚀点的深度和时间的关系。结论中性盐雾试验环境下,达到相同的最大蚀坑深度,2A97铝合金与AA2024铝合金用时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董飞  马冰  彭文启  刘晓波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2):2702-2715
分层湖库温跃层溶解氧(DO)极值现象包括温跃层DO极小(metalimnetic oxygen minimum, MOM)和温跃层DO极大(metalimnetic oxygen maximum)两类. 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国内外文献,详细梳理了两类极值现象的研究历程、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两类极值现象的异同. 结果表明:①成因方面. MOM的主要成因为浮游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边坡沉积物耗氧、DO垂向输移等自然因素,以及温跃层或温跃层下部取水、混合层或滞温层人工增氧等人为因素;温跃层DO极大现象的主要成因为浮游植物的生物作用. ②研究方法方面. 两类现象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试验方法和模型方法. 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 MOM会降低捕食者的捕食效率、阻碍水生生物垂向迁移、改变温室气体的垂向分布和释放过程等;温跃层DO极大现象会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患气泡病甚至死亡. 基于当前研究进展,认为未来研究方法上应强化三维水动力-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数学模型的应用,研究内容上应进一步从多维度(垂向和水平)研究分层湖库DO的动力学过程,探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对DO分层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大谱的非平稳随机振动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非平稳随机振动环境实测数据无法采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问题。方法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归纳总结FFT和数字滤波两种最大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分辨率带宽时计算的优缺点,并分析其误差。对优选出来的最大谱分析方法进行举例验证。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基于比例分辨率带宽的FFT最大谱分析方法的误差最小。将FFT最大谱分析方法应用于某型炸弹9个架次自由飞振动数据的处理和环境条件确定中,结果合理有效。结论可用比例分辨率带宽的FFT法分析非平稳随机振动环境实测数据,为基于最大谱制定型号振动环境试验条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产品寿命服从参数未知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分析定时转换步加试验得到的数据,估算相关的加速因子。方法列出各应力下的寿命分布密度函数形式,通过加速因子建立各分布密度函数之间的联系,以条件概率的方式处理步加试验每一阶段开始时的累积损伤问题,以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得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加速因子的方法,计算获得了产品在所分析应力下加速因子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很好地处理某应力下无失效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平跑速度、腾起角、速度利用率等运动学参数对比分析,指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关键是提高平跑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比平均温度更加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最低温度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升温速率;冬季升温速率大于夏季;偏北(纬度较高)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偏南(纬度较低)地区。黄淮海和西北区,夏季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作突变性检验,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92年,年平均最低温度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81年。最低温度明显升高的年份远远早于最高气温,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变化敏感,中国北方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温度升高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北方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种植北界向北推移。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时极限变形程度的定义,建立了变形区非稳态连续速度场;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极限变形程度的理论判据。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对极限变形程度的影响规律,对指导制定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沿河核电厂区位于我国北方海域的辽东湾东海岸,经常受到北上热带气旋的侵袭和影响。观测和统计表明,在辽宁登陆的热带气旋,强度能够达到台风,不容忽略。影响红沿河的热带气旋基本出现在7、8月份,以进入渤海后向西北移动和穿越山东半岛向北在辽东半岛登陆的两类热带气旋对红沿河区域影响最大,建国56年来最强的热带气旋在红沿河附近区域造成的最大风速达到25~33m/s,极大风速达40m/s以上。使用概率论方法和梯度风公式估算红沿河核电厂区可能最大热带气旋的强度参数,得到:百年一遇的可能最低气压估值为961 hPa,最大风速为35.4m/s,极大风速为46.0m/s;千年一遇的可能最低气压估值为939 hPa,最大风速为42.2m/s,极大风速为54.9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