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频环境噪声对思维判断能力的干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3种典型的城市居住区设备低频噪声实样和声学仪器产生的白噪声,使用剂量作业法,分别测定了播放噪声和无噪声干扰2种环境下,被试者的思维能力指数(AYP)和错误率.研究结果显示,在噪声干扰的条件下,多数被试者的AYP较无噪声干扰时有所下降,错误率上升,二者差异显著.多数被试人员在3种噪声实样对比组中的平均AYP和错误率变化较白噪声的对比组中较明显,其中AYP差异达显著水平.由此认为低频成份是影响思维能力的主要频率成份.配对t检验和对实录样本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室外空调机噪声样本的影响程度最大,表明峰值频率在50~300 Hz频率段的低频环境噪声比其他噪声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3个风景区的环境噪声进行综合评价。并风景区划分为若干不同功能区,并相应提出其噪声烦恼阈值,以指标值法确定其权值,建立模糊矩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果树,红枫湖属2级,龙宫为3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和环境噪声管理,对2018—2020年通海县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通海县城市声环境质量噪声防治的建议,为给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4.
收集2006-2010年淮安市各功能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中小城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中小城市的噪声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大城市环境噪声比较,各类噪声都明显低于大城市的噪声污染,但随着城市和交通的改造与发展,第4类城市功能区夜间环境噪声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建成区的扩大和功能区类型的改变,"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浙江省"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以"十一五"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功能区环境噪声的普查数据,对优化选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空间分布适当,可以保证设备安全,方便操作,并且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的测点.优化调整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网格覆盖面积增加了80.8%,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总路长增加了67.0%,功能区定点噪声测点数量增加了129.2%,优化调整后的监测点位更能客观反映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依据2013年-2017年浙江省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省会城市杭州为代表,与国内其它省会及直辖市城市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3年—2017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在55.1~55.7分贝之间,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噪声夜间超标率较高,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67.3~68.1分贝之间,衢州、台州、丽水交通噪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杭州市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沈阳市中心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城市用地主导功能的不断细化,部分区域声环境状况亦发生变化。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噪声管理,遵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不断扩大声环境达标功能区面积,提高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求各地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工作,促进各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不同功能区设8个监测点,利用AWA629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了春运期间和非春运期间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水平.结果表明,春运对广州火车站及周边环境噪声影响较大;远离主要交通干道及火车站的小区和公园噪声比较低;测点的噪声值与其所处位置的交通流量和人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影响噪声烦恼的声学参量较多,然而在传统噪声控制工程中,往往仅根据A计权声压级所需降低量进行控制方案设计,未能从烦恼改善程度优选方案.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烦恼改善程度优选噪声控制方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声屏障噪声控制方案的比选.结果表明,同一声屏障方案对不同关心点噪声烦恼的改善程度差异较大,A计权声压级降低量最大的声屏障方案对噪声烦恼的改善效果未必最好.因此,噪声控制工程设计中,宜根据所关心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与噪声源的相对位置,选取对保护目标处噪声烦恼改善程度较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近些年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铁路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凸显的越来越大。环境噪声对居民影响的评判可以为缓解或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支持。首先,以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为标准,将昼间和夜间铁路环境噪声的超标量纳入铁路噪声评测指标。其次,运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结构熵权法",确定铁路环境噪声模糊评价指标集的权重系数。最后,运用实例验证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