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现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法律、法规的支撑体系趋于完善,环保、卫生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快速上升。不过,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作依然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体系不当、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疫情应急能力缺乏等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设施水平、管理能力的差异还较大。对此,作者建议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完善医废分类,规范收集和后续处理、处置,并从完善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全方位提高无害处处置水平、推进设施规范运行和整改淘汰、提升疫情应急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存在的应急管理体系需完善、医疗废物资源化不足、医疗废物应急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医疗废物应急体系、深入推进医疗废物资源化、提高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机制等相关建议,对建立完善国家生态环境应急体系,保障人居环境、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产生量逐渐增大,种类日益繁多,环境风险不断加剧。"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部强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处理处置行为,医疗废物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的逐步建成。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的逐步建成,医疗废物环境监管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性状况时显得能力不足,缺乏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所以,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实现在应急状态下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安全处置,最大限度的防范医疗废物处置中的环境风险,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国大规模爆发后,引起各地医疗废物产生量快速增长,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已经明显超出正常情况下的处置能力,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短板问题得以充分显现。文章回顾了我国医疗废物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和主要要求,分析了疫情期间各地应急管理和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状况并从中得出的主要启示;解析了暴露出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短板问题,最后提出加快补齐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短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大量医疗废物短时间产生,地震灾区主要依靠简易焚烧设施进行应急 处理,安全处置难以有效保障,暴露出我国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和处置技术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尚未引起地方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常态下的处理能力尚未建立起来,缺乏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的全面研究,缺乏灵活有效的移动式医疗废物集成处理设施,缺乏跨区域、跨设施的协同处置机制.本文提出在应急处理要与安全处置并重以及与<规划>实施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以移动式集成处理设施为重点,提出"三个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大力加快<规划>医疗废物项目以及全国和各省危险废物应急网络建设,开展全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理系统建设,启动全国和大区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调控和贮 备能力建设,以尽快完善和提升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日产生量大幅增长,给全国医疗废物处置体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020年3月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两个100%",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落实。强调以定点医疗场所为重点,全面摸清各地疫情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产生、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理处置情况,确保应收尽收和应处尽处。  相似文献   

9.
昌乐 《环境》2020,(2):56-57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环保战线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把好最后一道防线——安全、稳妥、高效地处理医疗废物,杜绝病毒二次传染。为打赢这场后方保卫战,湖北省、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等地方都在全力规范、推进医疗危废处理工作。不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也面临新的挑战。据业界专业人士分析,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还有明显的短板。突发的疫情提醒我们,补齐防疫"最后一公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短板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河南省19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为例,在对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以及应急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废物如何产生、处置技术、处置中心运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及应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河南省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构建方式和建议方案。以期为完善医疗废物处置监督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9,47(8)
<正>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泰环保")成立于2005年,由润泰集团及日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总投资额逾千万美元。主要业务涉及五大领域,分别是危废处置、危废运输、环保设计运营顾问、环保工程承包以及环保设备制造,业务范围跨第二、第三产业,目前员工约130人,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如下:北京业务主管医疗废物运输处置和环保运营顾问,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两条回转  相似文献   

12.
孙宁  吴舜泽  林军 《环境保护》2006,(24):58-64
1 全国设施普查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5年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项目中组织开展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以下简称"设施普查"),目的是摸清现有设施底数,全面掌握现有、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布局、建设规模、技术路线、技术水平、投资水平、主体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掌握环保措施和达标排放情况,掌握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监督管理情况,从而为全面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顺利推进<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昊 《环境》2020,(8):45-46
正"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创建经验丰富,亮点很多。围绕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市政污泥以及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较全面,且已有初步成效。"日前,在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技术帮扶组线上帮扶评估会上,帮扶组专家对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前,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创建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等6项主要指标达到100%,生活垃圾填埋量实现趋零填埋,房屋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省厅传真     
江苏省各地环保部门积极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相关环保工作南京市环保局向全市7家“非典”定点收治医院和2家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下达了“非典”病人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预案。要求各定点医院对非典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必须按省、市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并封口后,放入非典医疗废物收集专用桶内;记录“非典”医疗废物产生量,并于当天将收集处理量报所在地区、县环保局备案。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按照分工定时、定点上门收集经医院消毒预处理后的“非典”医疗废物,…  相似文献   

15.
陈昊  何闪闪 《环境》2020,(2):34-35
正新冠肺炎疫情牵动每个人的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等环境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有序,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绿色"的健康防线。全面部署强化督导深圳是广东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全市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管理任务艰巨。"全市生态系统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并将各项防控要求传达至每  相似文献   

16.
对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收集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收集设施缺乏环境生物安全控制标准、基层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医疗废物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补齐防范重大公共事件中环境生物风险控制的短板,在现有收集技术、管理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①鼓励研究多种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生活垃圾、一般医疗垃圾以及高传染医疗废物,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无害的分类收集设施,可将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融合至废物分类设施.②医疗废物合理规范管理是城市、乡村环境管理中的重点,但对于民用防疫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方面仍有漏洞,应尽快制订新型冠状病毒类传染病重大公共事件的民用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标准.③为了对医废管理流程进行实时监管,可参考“工业互联网”“智慧环保”和“互联网+”,与“5G”技术结合构建“数据闭环-及时监管”数据库来提升收集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体系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废物管理政策体系及处置流程,以及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机制和对策。美国主要从联邦层面制定框架,各州政府自行立法并进行监管;英国和德国在欧盟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由不同部门协同制定处置方针;日本由中央政府制定法规,地方政府落实监管;新加坡则由中央政府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各国均对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并建立了信息追踪体系,在突发疫情下通过出台应对指南指导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参考各国经验,建议我国构建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管理体系、扩充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医疗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并明确责任范围、提升跨区域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8.
袁彩华 《环境》2009,(12):51-51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汕头市环保局认真组织全市环保系统开展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医疗废物污染事故。成立了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汕头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汕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防控甲型H1N1流感预警应急环境监测预案》。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要闻2020年3月1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综合司司长徐必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介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情况。A高度重视,迅速行动1月20日,生态环境部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李干杰部长任组长,先后召开34次领导小组会议,多次致电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并赴北京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调研。2月6日,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视频会议,把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安全处置等工作安排至县一级。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8,(11)
正"危废规范处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近段时间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必须着力解决广东固废危废管理和处置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固废危废管理能力和水平。广东省人民政府此前印发实施的《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工业危险废物(简称危废)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要达到99%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