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0年6月10日,法国一医药工厂的废弃液处理罐内,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共造成1名员工死亡,4名员工受伤,财产损失约260万欧元。根据塞韦索二号指令,该事故被定为"重大事故"。事故简介2010年6月10日,法国布林迪西省所属一医药工厂内,员工对废物处理罐的进料管进行动火作业时,引发蒸气云爆炸,爆炸导致罐底炸飞,碎片四散。动火作业的目的是为该处理罐安装第二条进料管。  相似文献   

2.
最大接触限值:50mg/m~3 事故案例1996年7月30日,山东某乌洛托品车间精甲醇计量槽溢流管动火时,计量槽爆炸,造成9人死亡,5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设备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没采取隔绝、置换等措施,安全管理上有漏洞,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就进行动火作业。1999年11月2日,上海某公司氨厂甲醇仓库50M3计量槽动火补漏时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动火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制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教训     
今年七月,北京有家工厂发生了爆炸、火灾,人员、设备和厂房遭受严重损失。 爆炸的是一套制氢设备。事故发生之前,有人发现氢气管道漏氢,于是停车检修,动火焊接补漏。由于设备内部及其周围填料层中还残余着一些氢气未彻底清除,刚一动火焊接,火焰和氢气接触,便发生了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使生产设备和厂房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种不幸事故告诉我们:凡是盛过易燃物质的设备,不论是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或是易燃固体,在进行检修时都必须预先将其内外残存的易燃物质进行彻底清除。否则,当工人动火焊接时,就会发生燃烧、爆炸,甚至会导致一场严重的不幸事…  相似文献   

4.
值得推行的“集中动火日”制度张永赋化工企业大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生产特性。如何控制检修动火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是化工企业安技部门共同探索的一大问题。贵州有机化工总厂近年实行的一项对控制检修动火中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集中动火日制度》...  相似文献   

5.
事故案例1996年7月30日,山东某乌洛托品车间精甲醇计量槽溢流管动火时,计量槽爆炸,造成9人死亡,5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设备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没采取隔绝、置换等措施,安全管理上有漏洞,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就进行动火作业。  相似文献   

6.
动火作业     
正今年以来,动火作业事故频发。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消息,2017年一季度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共发生10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如何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手段做好预防管理,避免动火作业事故,实为当务之急,故本期特策划"动火作业"专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石化园区化工公共管廊检修、技术改造、改扩建项目中,均涉及到不同类别的动火作业,根据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公共管廊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一般被认为作业简单,易被忽视,实际上管道输送的原料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故应参照易燃易爆的动火作业规范管理。因此,加强管廊动火作业管理,是管廊安全管理重要的环节,以防在动火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依据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管廊动火作业也应按厂内管廊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检修中的动火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诱发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事故的“三个强化”措施。即:强化动火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动火作业许可证》(即火票)安全管理、强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动火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问:什么叫动火? 答:在工厂里检修设备和管道,有时需要使用电焊、气焊、气割等器具进行焊补和切割,这种作业俗称动火。 问:动火常见的事故是什么?原因何在? 答:动火常见的事故有三类:(1)着火燃烧,(2)爆炸,(3)爆炸后着火。 主要原因是:(1)动火的设备及管道里具有易燃易爆介质,未置换彻底或未清洗干净,检修时混入空气,形成可爆性气体。(2)动火部位未与周围易燃易爆介质隔离。(3)动火前的分析取样无代表性、分析不准确或分析合格但未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动火。(4)工作中疏忽,麻痹大意或违章作业。 问:什么叫燃烧?燃烧条件是什么? 答:燃烧是一种发光…  相似文献   

12.
对易燃易爆设备、容器或管道进行明火作业时,在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因此,加强动火管理,采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置换动火是常用的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之一。所谓置换动火,就是在动火前用惰性气体(如氮气、蒸汽、二氧化碳)或者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某汽车工厂动火作业事故概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的案例叙述和分析,找出该厂动火作业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间接和其他原因,并为该厂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某炼油厂催化剂车间,由于改建场地,需要拆移一座停用已三年的密闭的硫酸贮罐。当用火焊切割罐上的走梯时,火花从一个25毫米的小孔溅入罐内,发生了爆炸,罐体被炸裂变形,焊工当场死亡。 爆炸后,部分职工感到奇怪,贮酸罐已经停用了三年,遇火怎么还会发生爆炸?经过现场勘察和对全部情况进行分析后才弄清楚,此罐停用后,罐内尚余有少量硫酸。硫酸酐与金属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它所释放也的氢气遇火花发生了爆炸。 根据这一教训,对贮存过酸类或其他容易引起化学反应而生成易燃易爆介质的物料的金属容器动火时,应与贮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  相似文献   

15.
对两起事故原因类似的冷焦热水罐闪爆事故进行了分析。根据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确定了闪爆事故的爆炸性质为化学爆炸。根据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分析了2起闪爆事故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原因为冷焦热水罐液位下降造成空气进入罐内,与罐内的可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并被硫腐蚀的产物硫化铁自燃放出的热量引爆。最后提出设置氮封、水喷淋等安全对策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冶金企业内的动火作业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冶金企业内的动火作业,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危险区域动火,容易导致火灾和爆炸。主要预防措施有:(1)危险区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采取防范措施;动火前,必须清理动火部位易燃物,用防火毯、石棉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和减少化工企业因动火作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本文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AcciMap模型进行事故案例分析,建立了某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AcciMap模型,同时系统辨识和遴选事故致因,厘清逻辑关系,还原事故过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规范动火作业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AcciMap模型可深入挖掘因动火作业导致的火灾事故致因间相互关系,该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各类责任未落实等各类原因相互耦合导致。  相似文献   

18.
地上常压储罐内的易燃蒸汽爆炸后.会使罐壁与罐底间的焊缝或侧缝开裂,严重时可导致罐体撕裂.有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会将储罐炸飞。如果储罐设计良好且维护适当.当罐内易燃蒸汽发生爆炸时.会使储罐顺着罐壁到灌顶间的焊缝开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会在受损的罐内发生着火.罐内物质一般也不会泄漏。为了防止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首先要了解易发事故的储罐类型.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这些储罐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互联网发布的各类行业发生的烟气脱硫塔设施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与发生环节进行归类,以此分析烟气脱硫塔设施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并针对某钢铁企业焦化厂检维修动火作业发生的烟气脱硫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烟气脱硫塔设施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管控对策,指导全国企业减少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你好:在木制品加工车间及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在木制品加工车间及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动火作业,未按规定清理积尘,动火作业引燃木屑、粉尘,导致火灾、粉尘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作业过程在作业区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如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