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区29个采样点的采样和分析(市区14个点代表一般城市的环境状况、大厂区15个点代表重污染区的环境状况),确认法桐和女贞两种树木叶片含S量与大气中SO2浓度密切相关。在一般污染状况下,线性回归方程即可很好地用于测算大气SO2浓度,并评价污染等级;但在较重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指数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测算大气SO2浓度,并评价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2.
云冈石窟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大气PM_(2.5)浓度及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分别于2012年12月16-22日、2013年7月3-6日、10月28-31日、2014年4月13-18日使用中流量大气PM_(2.5)采样器在景区内两采样点共采集PM_(2.5)样品42个,运用称重法计算大气PM_(2.5)质量浓度,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了PM_(2.5)中Na~+、K~+、Mg~(2+)、Ca~(2+)、NH_4~+、F~-、Cl~-、NO_3~-和SO_4~(2-) 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含 量。结果表明:采样点大气PM_(2.5)质量浓度介于28.1~q257.8μg/m~3。20#石窟采样点大气PM_(2.5)浓度均值普遍高于研究院采样点,与石窟前人类活动较多有关。所测离子中二次离子SO_4~(2-)、NO_3~-、NH_4~+所占比重较大,三者结合方式主要为(NH_4)_2SO_4、NH_4HSO_4、NH_4NO_3。除10月外,其它采样期内[NO_3~-]/[SO_4~(2-)]比值均小于1,景区周围固定源对大气二次颗粒物的影响大于移动源。  相似文献   

3.
典型时段西南地区PM_(2.5)及组分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沁  常宏宏 《环境工程》2018,36(4):108-112
选取西南地区为采样点,于2015年非重污染和重污染时期对环境PM_(2.5)进行采样,并对PM_(2.5)、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污染与非重污染天PM_(2.5)质量浓度分别为(204.8±47.0)μg/m~3和(66.8±23.1)μg/m~3。重污染天气下SO_4~(2-)、NO_3~-和NH_4~+浓度分别是非重污染天气下的3.5,4.2,3.4倍,SIA浓度占PM_(2.5)的比例可高达42.2%。重污染期间OC和EC浓度分别是非重污染期间的4.8,2.7倍,SOC浓度在非重污染和重污染期间分别为(3.2±1.6),(25.6±15.2)μg/m~3,OC、EC较低的相关性也反映出重污染期间碳质组分来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对太原市2014年重污染天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和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全年太原市城区有28个重度以上污染天,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集中出现于采暖期和10月。重污染期间,冬季PM_(2.5)、PM_(10)、SO_2、NO_2、CO浓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但均与O3显著负相关;主要超标因子PM_(2.5)、PM_(10)、SO_2浓度与风速(2.0 m/s以上时)显著负相关,与气压(P)总体负相关,与相对湿度(RH)总体正相关。重污染天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南部高于北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城区北部远郊的南寨和上兰有类似污染特征,城区中部尖草坪、桃园、小店、金胜等点具有类似颗粒物污染特征,污染物分布主要与区域地形、风向、污染源分布特征有关。基于重污染天特征,该项研究提出了减缓太原市大气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酸雨形势与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勇  沈红军 《环境科技》2006,19(1):55-56
阐述了江苏省酸雨污染形势,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以及SO_2、NO_X质量浓度变化与酸雨污染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电解铝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氟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某电解铝厂周边大气、土壤和农作物氟化物污染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铝厂周围大气氟污染与采样点到铝厂距离无明显相关,却与采样点的方位成显著相关;土壤中水溶氟的含量与采样点到铝厂距离呈负相关.农作物玉米叶片氟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铝厂排放的氟化物.玉米果实样品中的氟含量除对照点属于中度污染外,其余样点样品均属重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廉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于2014年11月~12月采集TSP、PM10、PM2.5样品,用重量法分析质量浓度,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来衡量,廉江市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的日均浓度均符合标准,环境空气状况良好;三个代表性采样点在监测周期内TSP、PM10、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监测结果能客观反映该区域颗粒物的污染状况;PM2.5与PM10,PM10与TSP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经现场调查发现,四川省某县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目前已发生渗滤液泄漏并对周边地下水产生污染。以高锰酸盐指数、NH_3-N、Cl~-、SO_4~(2-)、Fe~(2+)、Mn~(2+)、TDS和总硬度等8个指标为对象,采用F值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地下水化学分析对周边1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用ArcGIS 10.3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插值,分析不同种类污染物在场地附近的浓度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表明: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已受到严重污染,综合评分F值均7.20,属于极差级别,整体上,2种评价方法所得不同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结果基本一致,埋场下游方向越近污染越严重,主要污染物为Cl~-和SO_4~(2-),污染较重的采样点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也相应的由HCO_3-Ca型转变为了HCO_3·Cl-Ca和SO_4-Ca 2种类型。研究表明,该文采用的水质评价模式可用于污染地下水水质评价,并能对评价结果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大气中SO_2浓度,是衡量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环境大气质量控制,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中,均需准确地测定大气中SO_2浓度。欲得到准确数据,采用合理而准确的采样方法,是首要问题,也是关键的一环。关于SO_2的采样方法,在国家环保局编制的《环境监测规范》的“大气和废气部分”中,对采样速度和温度有以下规定:“用一个内装50ml吸收液(TCM)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L/min流量,从8:00至次日8:00,采样时间24±0.5小时,采样体积约为288L”:“检查采样  相似文献   

10.
SO_2是目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评价生产和生活污染的重要指标。 SO_2监测包括采样、实验室分析、结果处理三方面的工作。保证SO_2监测质量即保证样品采集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下面对采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法测定大气中的SO_2浓度进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SO_2对兰州市主要绿化树种形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污染是兰州市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依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特性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对兰州市6种常见的绿化树种进行SO2静态人工熏气实验,观察其形态症状变化。结果表明:臭椿、大叶黄杨、毛白杨对SO2具有很好的抗性,国槐对SO2具有中等抗性,圆柏、雪松可作为SO2污染的指示性植物。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我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在这我国4城市分别设一污染点和对照点进行了为期2年的PM2.5、PM10和TSP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点比对照点更甚.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PM2.5普遍超过美国新标准的2-8倍。  相似文献   

13.
绿化树种叶片中硫元素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3年研究了昆明市的11个绿化树种叶片中S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多数树种叶片中S含量与空气SO2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做为大气中SO2污染监测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丹东市大气污染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采暖季市区内SO2污染较重,沙尘天气和大风天气时PM10测值较大,尘污染较重,除夕燃放鞭炮造成SO2和PM10严重污染;燃煤锅炉是造成SO2污染的主要来源;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是大气污染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为识别我国沿海地区的大气污染分布特征,基于2015—2016年我国沿海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5个地级以上城市ρ(PM2.5)、ρ(PM10)、ρ(NO2)、ρ(O3)、ρ(CO)和ρ(SO2)监测数据,在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和AIC(改进赤池信息准则)开展我国沿海地区大气污染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颗粒物污染严重,其中70%和54%的城市未达到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ρ(PM2.5)和ρ(PM10)二级标准,ρ(PM2.5)在空间上以浙江省金华市为界呈“北高南低”、金华市以北地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环渤海带及长三角地区ρ(O3)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山东省中部ρ(SO2)突出,最高值达71.3 μg/m3.根据6种大气污染物监测值,可将115个地级以上城市聚为3类:类Ⅰ包括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部在内的21个城市,空间分布连续且相对集中,受本地源和扩散条件的影响,各项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类Ⅱ包括辽宁省、山东省东部和长三角等地区的42个城市,各项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较类Ⅰ有所降低,ρ(PM2.5)降低(比类Ⅰ低34.2%)明显,更多表现为受工业和散煤燃烧影响的SO2污染,和受海运船舶和陆路交通源影响的NO2污染;类Ⅲ包括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一带的52个城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较优,受季风和外来源影响的秋季O3污染特征明显.3类城市ρ(O3)平均值相近但季节性变化有所差异,类Ⅰ和类Ⅱ ρ(O3)峰值均出现在6月,类Ⅰ ρ(O3)季节性差异更为显著,类Ⅲ峰值出现在10月,全年变幅相对较小.研究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山东省西部、江苏省北部与京津冀地区南部呈较为相似的污染特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与周边城市呈不同聚类特征,ρ(PM)和ρ(SO2)相对较高,为大气污染热点.   相似文献   

16.
天津重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利用天津气象局255 m铁塔垂直4层观测平台(高度分别为3、40、120和220 m),对各层大气中的NOx、O3、SO2浓度(均以φ计)和PM2.5浓度(以ρ计)进行了连续观测,结合同步气象要素分析了2010年10月3—11日天津发生的一次重污染事件.结果表明:在此次重污染事件期间,一次及二次污染物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差异显著,φ(NO)、φ(NO2)和ρ(PM2.5)随高度上升而降低,φ(NO)在3~120和120~220 m的递减率分别为58.0%和8.5%,ρ(PM2.5)在3~220 m递减率为13.0%;而φ(O3)和φ(SO2)平均值却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φ(O3)在3~40、40~120和120~220 m的增长率分别为108.0%、19.1%和56.4%,φ(SO2)在3~220 m的增长率为25.0%. NOx主要来源于局地近地面污染源的排放;SO2主要来源于高架点源的排放,O3则来源于局地光化学过程积累;PM2.5受局地排放源和光化学过程的双重影响,垂直梯度变化最不显著. 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使以局地排放为主的污染物积累升高及其伴随的光化学反应造成了天津此次重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北京大气重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大气污染类型等方面,对2013~2014年北京大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4年北京共出现大气重污染105d,重污染频率为14.4%.其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天数为103d,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O3各有1d;冬半年重污染天数占全年的76.2%.重污染气象要素特征主要表现为风速小、湿度高、能见度低.重污染日PM2.5/PM10浓度比值为91.3%,明显高于全年平均水平,表明重污染时颗粒物以细颗粒物为主.北京大气重污染区域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平原高、山区低的总体特征,交通站重污染天数普遍高于市区其它站点.北京大气重污染主要表现为积累型、光化学型、沙尘型以及复合型等类别;其中积累型大气重污染往往伴有区域污染水平的整体升高,PM2.5组分中NO3-、SO42-、NH4+等水溶性二次离子的浓度增幅最为明显;O3污染在近两年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依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均浓度值分析来看,除NO2外,SO2和PM10都存在超标现象,长期来看,三种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太原市环境保护行动密切相关.月际间浓度值差异除PM10在春季出现波动外,SO2和NO2均呈现“U”型曲线,这种规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指数都有所下降,但太原市区空气污染仍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烟煤型污染的空气污染特征没有改变.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不均与地形和气象特征以及城市布局和污染源排放有直接关系.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2014年APEC会议期间(11月1—11日)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特征并评估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对处理不同功能区的封龙山站(背景站)、人民会堂站(市区站)、高新区站(开发区站)的ρ(SO2)、ρ(NO2)、ρ(CO)、ρ(O3)、ρ(PM2.5)、ρ(PM10)进行分析,对比了各站点APEC会中与会后、APEC会议期间与2013年同期的空气质量等级状况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整体空气质量好于2013年同期,除O3外,其余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封龙山站的ρ(SO2)、ρ(NO2)、ρ(CO)、ρ(PM2.5)、ρ(PM10)较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5.1%、22.9%、16.7%、36.8%、31.0%,人民会堂站的降幅分别为35.5%、28.0%、32.6%、36.9%、56.2%,高新区站的降幅分别为49.4%、26.6%、16.5%、32.9%、53.5%. 应急减排措施也使各站点的首要污染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扬尘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PM10对于市区站和高新区站的影响,而对于高架源的控制也有效降低了背景站的SO2污染水平. 结合后向气流轨迹和气象图分析发现,尽管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的气象条件较2013年同期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气象指数等级高、气团滞留时间长),但通过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急减排措施,其空气质量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