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准确诊断滚动轴承故障,降低滚动轴承故障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分析与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变换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消噪处理,采用均方根差和平滑度法为指标筛选出合适的小波基函数,用以对原始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然后以信号的8种特征作为指标对消噪后的信号进行特征值提取,并通过时域、频域信息图对轴承故障进行先验诊断.最后将提取的特征值作为样本通过极限学习机的方法对轴承故障类别进行分类、诊断.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轴承故障类别进行诊断,为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远程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系统硬件采用以太网总线的数据采集平台——CompactDAQ、西门子S7-200控制器和PC机等,软件设计分为现场采集和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两个子系统。现场采集端负责信号的采集,并把采集到的温度、转速、振动信号利用DataSocket技术传输给远程端,同时接收远程端的控制命令;远程端则对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信号的波形显示、存储、故障报警、故障记录以及故障诊断等,并且可向现场采集端发送远程控制命令。其中,故障诊断主要是利用EMD幅值谱和包络谱方法对振动信号的分析来实现。实验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梯承运质量检测仪器对电梯轿厢振动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与振动曲线进行整理、计算、分析,找出可能影响电梯轿厢振动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验证,确定影响电梯轿厢振动的具体因素,从而总结出振动曲线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联维数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混沌与分形的特征参数———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以滚动轴承在正常、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内圈故障4种状态下的信号特征为标准样本,以其运行的实测信号为例,对时域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关联维数分析。通过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关联维数分析,证明了该轴承在4种不同标准状态下具有明显不同的关联维数特征。因此,按照相关性的大小,就可诊断出实测信号属于外圈故障状态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关联维数分析方法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尤其是在非线性系统的故障诊断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故障诊断中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故障信号特征参数择取方法,达到只需少量的特征参数来训练高精度故障识别神经网络的目的。该方法通过对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每个特征参数的故障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择取满足故障识别要求的特征参数。以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为例,使用该方法择取4种特征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和高鲁棒性的故障识别。这一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机械系统的故障识别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电梯的故障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EVA-625对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例典型的电梯故障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振动信号的软件处理和振动产生机理相结合进行分析,准确诊断出电梯故障所在,说明了EVA-625在振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将EVA-625运用于电梯故障振动分析和诊断中的方法。该方法兼具准确性和实用性强,能成为电梯常规检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曳引式电梯在运行中的振动直接影响乘坐的舒适性,甚至安全性,而引起电梯振动的原因形式多样且错综复杂,潜在的故障不易被检测.本文以1部老旧电梯为案例,针对曳引式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切入其垂直方向的振动异常问题,建立多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并仿真电梯的振动响应信号,提取相应故障信息.对比检验现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的电梯振动...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不同轴承故障类型的特征,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Kurtogram与深可分卷积神经网络(DSCN)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利用原始振动信号生成Kurtogram的基础上,通过DSCN学习和识别不同故障模式下Kurtogram的图形特征,自动提取优势特征并进行故障分类。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提出的方法在测试集上的识别精确度较高,可达到97.28%;同时,DSCN在降低参数量及提高训练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乘坐轿厢式电梯时,有时会突然遇到停电、梯门无法顺利开启、电梯突然冲顶或蹲底等突发事件,手机没信号、拍门无响应、无法顺利表述故障类型……正当我们心怀恐慌、焦虑不安的时候,安装在轿厢内的视频系统自动开启,电梯管理平台系统通过视频,一边安抚乘客的情绪,一边教授大家如何自救.很快,维保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系统反馈,排除故障,救出受困乘客.  相似文献   

10.
电梯检验人员做制停试验时通常采用的是制动距离法,随着高速电梯、无机房电梯的快速普及,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使用随轿厢运动的回射式光电开关向轿厢导轨侧不间断地发射红外线信号,当安装在导轨等固定部件上的反光板反射回这一红外线信号时,光电开关则输出开关信号自动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通过测量光电开关与反射板之间的高低差即可得到电梯的制动距离,可为各类电梯的紧急制动试验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对柴油机进行实时不解体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对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相应配气机构故障的特征向量值,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探讨了对配气机构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石化企业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性能,满足化工过程故障诊断实时性、时效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过程历史数据驱动的最小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ini-1D-CNN)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通过一维卷积核学习和识别不同故障类型的数据特征,自动提取优势特征并进行故障分类;其次,通过逐步向后回归选择重要特征参数,优化模型结构。利用可实时获取的31个过程变量与操作参数,输入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监测与诊断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的主要故障。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故障诊断模型,mini-1D-CNN模型在测试集上故障诊断率(FDR)较高,可达到96.50%;同时,mini-1D-CNN模型关注于TE过程故障诊断的重要特征参数,在降低参数量及降低训练和测试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曳引式电梯是由电磁力驱动曳引轮带动曳引绳、曳引绳牵动轿厢实现垂直上下运行的设备。按照曳引工作原理和事故案例统计,在电梯运行状态转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上行超速与下行超速的几率和危害大致相同。电梯轿厢下行超速保护问题早已通过限速器一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国家标准GB 7588—2003提出了电梯应装设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本文对曳引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保护装置的设置要求、特点、检验内容与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电梯设备逐渐老化等因素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本文设计基于MLX90621的温度采集系统,具有非接触、宽视域、可提取温度场特征信息等优异特性,用于辨识电梯设备故障的早期发现,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电梯故障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开展基于电梯故障信号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电梯故障远程诊断的模式的探讨。针对我国电梯的安全监管存在以救为主防为辅的现状,提出电梯故障实时诊断监管模式;针对电梯故障研究缺乏海量数据深度挖掘和价值提取,提出引入大数据方法探索电梯故障的发生和概率,并探索电梯故障数据远程传输方法;针对国内欠缺电梯故障远程诊断研究,引入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解析模型的方法以及知识体系的方法等三种故障诊断方法,并结合电梯故障数据的调用和支持,开展电梯故障远程诊断模式的探讨。引入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故障远程诊断理念,科学优化了电梯风险隐患的管理模式,突出了电梯的监督管理重点,有利于政府、企业的风险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将故障树分析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概率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电梯的故障诊断。以电梯的安全回路系统为例,用故障树法对回路进行分析,获得训练样本与故障类型;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概率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对惯性权重的改进策略;采用相对误差对诊断效果做出评估,并与传统的概率神经网络和基本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概率神经网络在各种故障类型输出和最大相对误差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诊断电梯故障。  相似文献   

17.
电梯导轨作为电梯导向系统的主要部件,用于轿厢和对重垂直运行的导向。同时可以限制轿厢和对重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并防止轿厢因偏载而产生倾斜。在安全钳动作的时候,导轨作为支撑部件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使轿厢或对重制停在导轨上。  相似文献   

18.
高速电梯速度的提高将增大其振动幅度。为了降低高速电梯的水平振动,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液压主动导辊系统。首先,介绍液压导辊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再介绍带主动导辊系统的电梯轿厢水平振动的动态模型以及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液压系统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液压执行器。为了提高控制性能,开发了预见补偿控制器。最后,通过模拟和实验来验证液压主动导辊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液压主动导辊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梯的水平振动,比被动导辊系统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并且预见补偿模糊逻辑控制器具有优越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探讨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系统保护模式,这种系统模式是通过电梯的电气防滑保护和改进的电梯超速保护的结合,作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这种系统保护模式虽然利用了轿厢原有的超速保护装置,但通过超速保护装置与电气防滑保护的配合,不仅具有很好的容错功能,而且成本较低,并能明显减少超速保护动作的次数和对电梯其它部件的损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容积无缝气瓶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气瓶在线监测方法,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无损气瓶与损伤气瓶的振动信号,且将数据通过小波包分解获取故障特征参数,最后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验证方法可行性。诊断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对气瓶是否损伤做出较准确的判断,因此其适用于气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