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桂芳 《环境》2011,(6):13-15
面对食品安全的沦陷,我们该如何拯救它?如何依法保障食品安全的问题,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这时,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比如当“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曝光时,家长们便“一头倒”——竞相抢购进口奶粉。  相似文献   

2.
郭耕 《环境》2011,(3):26-29
兔年已至,我要问,你认识兔子吗?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知道兔子呀。但我的确一直不晓得家兔和野兔有何区别,也对兔子的英文为什么有两个词而困惑,上学时问过大人,大人说:一样。  相似文献   

3.
李艳鸣 《环境》2011,(5):60-61
不久前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非诚勿扰2》热映后,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就开始嘀咕一个新名词“黑色素瘤”。原来,电影中由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得了“不治之症”——脚背上的黑痣变成了黑色素瘤。这让不少身上有黑痣的人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4.
周娟  张硕新  陈斌 《环境保护》2011,(14):46-47
河南新乡的个体户田桂荣从1999年开始发起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几百个废电池回收箱,几万份传单,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和支持,废电池回收量日渐增长.然而,麻烦也来了:"这么多废电池到底咋办?真是难死我了!谁能告诉我处理废电池的好办法?"她这样说. 其实受此网扰的绝不只是田桂荣,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废电池有毒,不能乱扔,这大家都知道.于是很多学校、机关、商店都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但没过多久,各地的活动就陷入困境,因为收上来的废电池找不到出路,堆积如山,反成了负担……  相似文献   

5.
夏光 《环境保护》2011,(7):11-13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这其中的局字深有含义,它说明人们把未来五年看作是一个有序安排的局,是一个经过系统构思的整体,而非任其自然的时间过程。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环境保护事业大有作为的五年.五年来,我国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郭耕 《环境》2011,(4):30-32
兔年来临,您可知道,关于兔的文化记载源远流长。中国养兔的历史最早能够上溯到3000年前,在我国殷墟的妇好墓出土有玉雕兔,为商代晚期作品;山西曲沃的晋侯墓出土的兔尊,  相似文献   

8.
魏庆 《环境》2011,(4):68-71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地球居民的必备之物,但在很多国家,使用手机还有诸多限制,可谓五花八门哦。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二五环保工作的全面展开,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指标,已成为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  相似文献   

10.
评一评"限塑令"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和"限塑令"出台后对消费习惯的影响及各方的支持度和应对策略,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绿潮工作室开展了关于"限塑令"政策与塑料袋使用的问卷调查,在居住小区和学校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63份,进一步评价限塑令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的30年,也是我国资源环境承受力最沉重的30年.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换来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现状的满意.多年来以环境代价换经济发展的顽疾,虽然在环保部门的努力下有所改善,但始终像一团"乌云"难以散尽.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同时,对环境改善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污染问题的反应日趋强烈.  相似文献   

12.
杜斌 《环境保护》2011,(8):24-26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纳入国家考核的5个重点城市全部摘掉了排名最后的"黑帽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机制不断创新,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王令 《环境保护》2011,(13):62-64
悠悠黄河水承载着数千年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黄河以它绵延弯曲的身姿,穿越了中国中部5400多公里的土地.郑州作为黄河中下游交接地的一颗明珠,肩负着流域治理的重任.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郑州市将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而治理水污染,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是未来郑州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继2003年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一片红"和2004年实现全国生态示范区"一片绿"之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经过6年多来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所辖的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市以及吴中、相城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市(区),苏州国家生态市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全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应对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交通外部性影响的过程中,通过收费调整 机动车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一直受到普遍关注.伦敦就通过收取交通拥堵费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一些调查研究也证明,提高停车费也能减少私人汽车使用;燃油税也能起到同样作用.这些措施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随着行驶边际成本的增大,人们会不断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导致部分人减少或完全放弃了机动车的使用.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发了按行驶里程计费的车险业务,这种车险改革与上述几种措施可谓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6.
薛欢  徐亦钢 《环境保护》2011,(14):41-42
既是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也是环境安伞隐患大户,这是近年来化工企业留给我们的印象.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众多的化工园区废气扰民事件更让百姓怨声载道.2011年1月,安徽省宿州市皖北药业公司实验车间发生三光气泄漏,造成1人死亡,数十人入院治疗;同年3月,上海中石化高桥石化3#硫黄装置放空调节阀内漏,部分酸性气体高空泄漏,浦东、杨浦、虹口、闸北、徐汀:等多个区域出现恶臭气体扩散.而就在不久前的2月,江苏省响水县还上演了一场由谣言引发的"万人大逃亡".原来,该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在2007年11月27日,就发生过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爆炸泄漏事件,2010年11月23日,该园区内又发生了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氯气泄漏事件,陈家港化工园因此成了当地群众心头的"不定时炸弹".结果,一则化工园区要爆炸的谣言,就引发了上万人的"逃亡".  相似文献   

17.
3月23日至今,一条关于"斑海豹"的微博引发了一万多转发,发起 该贴的"辽宁求助SOS"写道:"辽宁斑海豹面临‘有家难归’危机!辽宁滨海公路将穿越斑海豹传统栖息地——六道沟海域,该海域是辽东湾斑海豹在世界上最南端的重要柄息地,一经破坏,斑海豹将无处栖身."  相似文献   

18.
童国庆 《环境保护》2011,(10):69-70
尽管地球水量丰富,可经过几十年的过度使用,世界各地水资源短缺已达到极点.虽然有超过50%的人能获得可再生的水资源,却仍有超过10亿人缺乏生活基本用水.  相似文献   

19.
面对楼市调控的高压态势和确保18亿亩耕地的政策红线,一种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正在被大量复制.借国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之名,一些城市明确提出"向海洋要土地",兴起新一轮围填海热湖.这些新增土地除发展临海工业外,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海景房"过度开发,不仅加剧了房价调控难度,也潜伏着永久破坏生态、增加防灾压力、危及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危机,急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