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对挑战的中国环境政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要以科学的环境政策作为保障。该文探讨了环境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应对挑战的中国环境政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环境管理是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污染性行业,涉及旅游行业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以国内大型旅游集团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的环境披露信息分析其环境政策、实践及策略。研究选取2012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作为样本,相关环境信息主要从集团官方网站、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在线新闻报道中获取。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可分为外部导向积极型、内部导向积极型、聚焦型、机会型和反应型五种。尽管大多数旅游集团都获得过环保奖励或生态标签认证,但仅有少数企业实施积极的环境策略。国有企业中半数企业采取内部导向或外部导向积极型策略,而另外半数主要采取机会型策略;非国有企业中1/3左右的企业采取聚焦型或外部导向积极型策略,而2/3左右的企业对环境管理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总的来说,旅游集团的环境实践内容体现了宏观政策和行业特色,顾客环保教育、节能减排、支持环保组织以及推广环保产品较为普遍;尽管环境实践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整体投入水平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3.
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我国人口学家陈达教授对人口与环境问题很重视,他在1932年所著《人口问题》一书中,有两章专门论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着重阐述气候、地势、富源(资源)以及民风(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在人口方面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这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吸引FDI的环境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强度的不断提升,环境政策成为中国吸引FDI、地方政府吸引FDI时经常使用的工具。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放松环境管制的标准或增加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从而降低企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成本,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本文构建包含环境政策因素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使用1990-2007年中国省份之间的面板数据,发现除了传统的市场规模、公共设施配套和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因素之外,环境政策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管制强度的增加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政府加大环境投资则对FDI具有吸引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放松环境管制标准的环境政策能在短期内吸引到外资,但却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而增加环境投资在短期和长期都对外资企业产生吸引力,且有利于地区的长远发展。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环境投资而不是放松环境管制的环境政策来吸引FDI。  相似文献   

5.
环境信息公开及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环境决策的质量和执行,控制污染有着一定的作用。我国已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其它形式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我国存在着环境信息公开法规体系不完善、公开的环境信息不准确、企业及产品的环境信息公开不充分等问题,应在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的法规体系、加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设公共环境信息系统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件有意义、有影响的大事,因为一个拥有世界1/5多人口的国家和民族,选择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途径,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无疑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决策,必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中国环境经济与管理高级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环境经济与管理领域重大而又紧迫的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分别是 :中国环境损失的估算问题 ;环保与贫困的缓解问题 ;可持续农业发展和成本效益的估算问题 ;水资源问题 ;中国工业、环境税改革问题 ;煤炭、林业等资源价格的合理性问题 ;城市交通模式问题 ;生物多样性问题 ;环境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 ;环境教育和文明问题 ,及将其纳入工商管理的问题。本次高级研讨会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经济工作组主办。会议就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积极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进程,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人民法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庭体系。这一体系由环境保护审判庭、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以及为数不多的基层环境保护派出法庭构成。目前的环境法庭主要采用"三加一"模式、"三合一"模式、"二合一"模式以及单一模式等四种审理方式,在缓解环境案件审判压力、公正审理环境案件、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提高环境司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亦应注意到,现有的环境法庭存在诸多问题:基层人民法院缺少法定权限,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缺少设立环境法庭的程序性依据,致使法律依据不足;缺乏合理的机构建制,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制度不甚科学;受案范围有限和受害者起诉意愿不足,致使案源不足;特别程序缺失,监测评估机构缺乏中立性,审判人员专业性不强,致使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为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庭:首先,为环境法庭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规范环境法庭的设立、职责定位及基本权限等事项,将环境法庭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其次,健全环境法庭体系,着重健全环境法庭审级设置,同时完善地域管辖;再次,改进审判模式,健全"多审合一"程序;再次,拓宽案件来源,合理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扩大受案范围,完善鼓励起诉机制;最后,完善支持保障机制,针对一审程序设立专业陪审员,针对二审程序设立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环境税收:改善全球环境的良策曹京华(驻美国使馆科技处一、调整税收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鉴于全球经济发展正破坏着其赖以依靠的环境基础,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1996年世界状况》报告呼吁各国政府调整税收体制以扭转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报告指出,现有的税收体制...  相似文献   

10.
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从环境权益的角度,深入剖析“环境损害”的现象与实质,兼与“环境侵权”、“环境侵害”辨析,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为制定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界定“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载荷与环境压强: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压力与其具有的环境承载能力。决定了该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状况。因此.测度环境压力和承载力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和生态承载面积。可以构建出一个国家本国环境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总量指标体系——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德国、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等五个工业国家的环境载荷和各环境压强总量指标若干年的实证计算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美国的国内环境总载荷、人均物质总需求及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等均是各国最高者.其环境压强却处于五国的最低端。与奥地利相近;以环境压强指标测度。除日本不明显外.其余四国的经济发展与本国环境压力之间在研究期(1975—1996)均显示出“脱钩”关系.即本国环境压强并没有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加。为此.最后就环境问题的公平性和环境压力指标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环境承载力论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正确判断人类神经行为,特别是经济发展行为是否与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协调,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人类活动与地质条件反作用现象及结果的典型──黄龙滩水库库岸变形破坏对城镇居民点环境的影响为例,提出水库蓄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对水库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能源利用条件下的国家环境安全。通过比较环境安全评价和传统环境评价,提出环境安全度这一环境安全的定量指标。建立中国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在2010年和2020年都是不安全的。因而.必须制定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安全战略。制定相应的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削减能源环境污染。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从乌江流域环境结构特征,流域环境治理的调控,流域经济发展制约因子及解决途径,流域的发展与主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扼要探讨,提出了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的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减少环境负担的举措和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本文分析了日本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执行的政策,并对比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重性。提出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采用3R原则及ICA法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环境公平概念自然成为其题中之义,并成为其“中心问题”,即居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位;之后又出现了环境效率概念。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环境公平、环境效率的概念,并对环境公平居于可持续发展中心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环境现状,类型与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环境现状、类型及其变化,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环境投资的市场化运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政府财政资金不能满足环境投资资金的短缺现象及环境投资的低效率,本文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环境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现实中国环境投资市场化运作中政府、排污企业及金融企业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非市场行为。指出应规范政府、排污企业的环境投资行为,使其成为理性的环境投资主体,同时还应培育新的环境投资主体——环境投资公司。最终理源环境保护市场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芬兰环境产业及政策许同舟(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经商处)1飞速发展的芬兰环境产业芬兰环境产业是在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95年的环境工业产值达到了250亿芬兰马克。环境产品的出口占到芬总出口额的20%,比80年代初增长了10倍,专家预计在15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