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中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对SBBR和SBR处理啤酒废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BBR对啤酒废水的去除效果均高于相同试验条件下SBR,且产生的污泥量少,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在SBR反应器填充具有三层结构和比表面积较大的聚丙烯生物膜载体,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采用模拟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SBBR系统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COD、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的处理效果,同时对SBBR反应器中的氮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及脱氮特性进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池内投加填料,形成流动床SBR,本试验对SBR和流动床SBR去除COD、TN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床SBR对COD、TN的去除效果优于SBR,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时TN的去除率较非限制性曝气方式高。  相似文献   

4.
两级序批式生物膜法对厌氧消化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级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填料以及填料的不同组合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3(1级反应器中投加碳素纤维填料,2级反应器中投加组合填料)COD去除能力较好,可达93.7%,组合1(1级,2级反应器中均投加碳素纤维填料)NH4+-N和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69.2%、70.4%;此外对运行过程中的DO浓度和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DO浓度受有机物降解和硝化反应的共同影响,pH值受曝气量的影响较多。因此,可以通过DO浓度和pH值来判断反应系统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和反应所处阶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ton法氧化-微电解-厌氧序批式反应(ASBR)-好氧序批式反应(SBR)的工艺流程,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生产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硝基苯浓度1300mg/L,COD浓度12480mg/L,pH为2.8时,投加H2O2量为3.3g/L,Fe2+为560mg/L,反应时间为90min,沉淀后上清液进行微电解反应60min并调节pH=8.0,沉淀后再进入ASBR反应器和SBR反应器,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9.4%,COD去除率达94.4%。  相似文献   

6.
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700 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选出SBR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通过45个周期的培养驯化,使接种污泥和投加的优势菌株具有了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即温度23...  相似文献   

7.
SB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俊  邵林广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6):46-48,51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是目前正在研究、应用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它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保留了SBR的诸多优点,又有不同于SBR的特点。由于SB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省,推广到城市污水处理中,必将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在冬季低温(10.6℃)连续好氧-缺氧以及全泥龄的运行条件下,挂膜成熟后序批式生物膜工艺(SBBR)、投加填料SBR工艺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工艺的污泥产率分别为0.171kgMLSS/kgCODremoved、0.207kgMLSS/kgCODremoved和0.315kgMLSS/kgCODremoved。三个工艺中SBBR工艺污水处理效果最佳,其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63.94%和85.36%。在冬季运行条件下,试验第10天和第25天在两种SBBR工艺中先后有大量轮虫和线虫等后生动物的滋生,导致出水中总磷(TP)的明显释放,后生动物的滋生有助于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在SBBR中后生动物的滋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ANAMMOX生物膜工艺的脱氮影响与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王淑雅  王芬  季民 《环境科学》2022,43(1):416-423
针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常低温运行问题,分别采用无纺布与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e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含氮污水,考察了从35℃降至15℃过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氮容积负荷...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157-162
文章针对中国北方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四季温差大、出水TN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采用边长1.0、1.5和2.0 cm的立方体海绵块填料为生物膜载体,在常温(25±1)℃和低温(10±1)℃条件下,探究填料尺寸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稳定性的影响。生物膜特性分析表明,运行条件由常温转至低温后,边长为1.0 cm的填料系统生物量增长最多,生物膜活性最高且变化率低,EPS含量上升最明显,说明该系统具有更好的温度适应性。且运行稳定时,边长为1.0 cm的填料系统在不同温度下COD、NH_4~+-N去除率差值分别为0.51%和3.18%,TN去除率由常温的60.15%提高至低温的72.26%。结果表明,投加边长1.0 cm海绵填料的SBBR工艺,不同温度下脱氮效率的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钟玉鸣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3):20-23,27
综述了SBR法曝气、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经典及新型SBR工艺的特点,SBR法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原水添加比例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研究添加原水(配水)比例对处理性能的影响.连续动态试验表明,配水30%的处理,出水NH3-N浓度低,一般在10 mg/L以下;配水10%、20%处理的出水NH3-N浓度逐渐升高,至试验结束时,出水NH3-N分别达300 mg/L和80 mg/L左右.主要是因为配水30%的反应系统,pH能稳定在7.7左右,而配水10%、20%的反应系统,pH逐渐下降直至降到5.5以下.1个运行周期的监测表明,配水10%、20%、30%的处理,NO-2-N峰值、NH3-N低值分别出现在曝气第4 h、第3 h、第2 h.配水比例越大,NH3-N氧化速度越快,原因是配水比例越高,反硝化程度越高,系统pH也越高.批式反硝化试验表明,BOD5/TN越高,反硝化速率越快.动态和批式试验都说明,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配水比必须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添加生化黄腐酸对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废水的强化效果。在4个反应器中分别添加0、2、4和6mg/L浓度的生化黄腐酸,反应器采用分批连续运行方式,系统稳定后,考察添加生化黄腐酸对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化黄腐酸能加快废水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促进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并能降低出水中悬浮固体物的浓度,提高污泥的活性,达到改善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利用SBR反应器,研究了系统内分别投加细土和厌氧颗粒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促进好氧颗粒的形成,投加细土的反应器运行3周后得到粒径0.4~0.5 mm的颗粒,投加厌氧颗粒的反应器15 d后即获得平均粒径0.8 mm的颗粒,而空白试验运行1个月后颗粒化启动成功,平均粒径仅为0.3 m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培养出的好氧颗粒结构致密,孔隙率高,颗粒外表面存在大量杆菌和丝状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增强生物除磷的影响(SBR1:pH=6.8;SBR2:pH=7.6).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SBR2释磷量高于SBR1;在好氧阶段,SBR2降解的聚羟基烷酸(PHA)量低于SBR1,并且糖原合成量/PHA降解量的比例要远远低于SBR1.但是,SBR2反而比SBR1吸收更多的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SBR2比SBR1合成的糖原少,因此其低PHA降解量并没有导致低吸磷量.推测SBR2中的聚磷菌(PAO)量高于SBR1,从而导致SBR2有着更高的吸磷量以及PHA利用率.在好氧末,SBR2中的可溶解性正磷酸盐(SOP)浓度远远低于SBR1,SBR2的除磷效果达到93.67%,但SBR1仅为65.06%.因此,通过控制污水起始pH值的方法可以达到显著提高增强生物除磷效果的目的,比控制整个污水生物处理过程pH的方法要方便.  相似文献   

16.
对比考察了不同曝气强度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和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的脱氮除磷效果,并分析了反应器单个周期内有机物、氮和磷的转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BMBBR和SBR脱氮主要是基于好氧段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及进水、搅拌阶段发生的缺氧反硝化途径实现的,而除磷是基于常规生物除磷和反硝化除磷过程而完成.曝气强度会影响SBR和SBMBBR好氧阶段SND发生的程度,最佳曝气强度下两者通过SND作用去除的TN量分别达到去除总量的47.7%和79.0%.在采用先行厌氧的运行方式,保持系统内高浓度微生物,使反应器在进水C/N比只有2.2~3.5的条件下均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两者相比,SBMBBR和SBR在COD和NH4-N去+除方面没有差异,而SBMBBR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更优,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5.4%和93.5%,较SBR分别高出10.9%和4.1%.  相似文献   

17.
李洪静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8):1681-1686
2个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SBRs)在厌氧-低氧(0.15~0.45 mg·L-1)条件下运行,以比较丙酸的加入对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丙酸与乙酸的混合酸(碳摩尔比为1.5/1)作为碳源(SBR1),还是乙酸作为单独碳源(SBR2),系统都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磷的去除(SNDPR),并且氨氮被全部氧化,系统中没有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与SBR2相比,SBR1中厌氧阶段磷释放量少,聚羟基戊酸(PHV)合成量高,好氧末磷剩余量少,硝态氮累积少,因此SBR1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和95%)比SBR2(分别为51%和92%)高,加入丙酸有助于SNDPR系统保持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岭土控制污泥膨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污泥膨胀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本实验以人工合成污水为底物,利用间歇式反应器(SBR)通过投加高岭土来研究污泥膨胀的控制情况。同时分析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形态。结果表明,投加高岭土来控制污泥膨胀效果非常显著,对出水水质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聚烃基烷酸转化对强化生物除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刘燕  行智强  陈银广  周琪 《环境科学》2006,27(6):1103-1106
通过丙酸和乙酸C-mol比为0.5和2的合成废水驯化微生物的SBR反应器(SBR1和SBR2)批式实验,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烃基丁酸(PHB)和聚烃基戊酸(PHV)的转化对磷吸收/释放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磷的释放/吸收和去除率与PHB和PHV的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0).回归系数表明,特定废水驯化的污泥,磷的吸收和释放主要受PHB转化的影响,但磷的去除率却主要依赖于PHV的合成与降解;对于不同比例丙酸/乙酸废水驯化污泥,SBR2比SBR1污泥的PHB合成和降解能力增强,PHV合成和降解能力减小,生物除磷效果平均增加16.69%.因此,进水丙酸/乙酸比例及驯化影响聚磷微生物的PHB/PHV转化量,进而影响对磷的吸收/释放和除磷效果,PHB与PHV的转化量应作为生物除磷系统的关键调控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