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美简讯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为香港天美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独资企业,主要研制生产符合CE标准的GC,LC,UV,IC等分析仪器及实验室仪器,产品市场已由中国(包  相似文献   

2.
天美简讯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为香港天美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独资企业,主要研制生产符合CE标准的GC,LC,UV,IC等分析仪器及实验室仪器,产品市场已由中国(包括香港)延伸到欧洲、非洲、北美洲的诸多国家。展望将来:天美将透过扩展其销售及服务网络以达到持续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天美简讯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为香港天美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独资企业,主要研制生 产符合CE标准的GC,LC,UV,IC等分析仪器及实验室仪器,产品市场已由中国(包 括香港)延伸到欧洲、非洲、北美洲的诸多国家。展望将来:天美将透过扩展其销售及服务网络以达到持续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天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于香港,负责公司的运筹策划、货运贸易、国际市场等运作,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为国内的市场服务。 十年来,天美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本着忠诚为客户服务,提高国内科技水平及促进中外贸易为宗旨,为中国市场(包括香港)提供优质的科研仪器、优质的服务,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天美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国DIONEX(戴安)公司在中国(含香港)唯一的商务代理,另外,还独家代理以下公司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开篇     
从2000年3月起,《天美色谱园地》就要与您正式见面了.在这片园地里,我们将精心为您准备多方面的信息,您将从这里了解到国际色谱界发展的最新动态;国际一流色谱仪的展示及介绍.您还将通过我们的《园地》了解到国内色谱界的发展以及色谱仪在各个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您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并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现借此开篇之际,向您——亲爱的读者,介绍一下天美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天美公司独家代理的国际色谱界的王牌——美国戴安(DIONEX)公司的离子色谱及其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6.
天美公司创办于一九八八年,总部设在香港,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西安、武汉、重庆设有办事机构.天美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即致力于国际与国内仪器界的沟通,十几年来,在贸易方面,我们已在中国及香港地区建立了完整的销售及服务网络.作为世界著名品牌仪器厂家的独家代理,我们已成功地向国内介绍了美国戴安(DIONEX)公司的离子色谱,日本日立(HITACHI)公司的原子吸收、高效液相、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离心机系列.通过我们引进的、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已装备了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应用涉及到我国工业、农业、科研、环保、市政、水、电、石油化工以及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在仪器生产方面,天美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专门的科学仪器生产线,目前已有几条专  相似文献   

7.
《环境化学》2006,25(3):293-293
为了更好地体现Waters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经营特色——唯一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满足科学实验室从样品制备,高通量,灵敏度,精确定量到正常运行时间,法规遵从,维护和支持各种需要;更快地响应国内业务飞速发展的需要,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于2006年4月6日起,公司名称由活德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环境化学》2008,27(6)
2008年11月6日,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隆重举行岛津中国30周年庆典暨新办公地址落成仪式,在仪式上正式宣布:公司在中国将实施完全本土化战略移植计划,这一计划标志着岛津在中国的发展从此跨入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2011,30(11):1962-1962
为推进西南地区市场的拓展、更快地响应并服务西南地区客户,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在成都设立了新的分公司,这是沃特世公司(Waters)继上海总部、北京、广州分公司之后在中国大陆成立的第三家分公司,这也意味着沃特世公司对中国及西南地区的长期承诺及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正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珀金埃尔默)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发布会上隆重推出QSight~(TM)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QSight~(TM)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提供专利的层流式质谱分析技术,使实验室能够检测极其复杂的样品并提高处理能力.QSight~(TM)液质系统与珀金埃尔默Altus~UPLC~液相色谱仪联用可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制剂EM控制鸡粪堆制过程恶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上海阿妮优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制剂--环境有用微物物群作为添加剂进行鸡粪堆肥腐熟对比试验,结果差异明显。EM处理的堆肥中NH^+4-N含量比对照下降41.86%-56.71%,NH^+4-N散发量明显减少,且在后期在较强酿酒芳香味逸出,除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环境化学》2012,31(1):87
安捷伦科技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上海蛋白质科学综合研究中心采用,这些仪器将支持客户在蛋白质生命科学与有机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创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结构研究的权威机构.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阿妮优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制剂──环境有用微生物群(简称EM)作为添加剂进行鸡粪堆肥腐熟对比试验,结果差异明显。EM处理的堆肥中NH-N含量比对照下降41.86%(10d)~56.71%(20d),NH-N散发量明显减少,且在后期有较强酿酒芳香味逸出,除臭效果显著。EM处理能加速堆肥腐熟,减少氮的气态损失,并可将无害化处理时间缩短到20d。这些作用是由EM引入的外源微生物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能值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观角度对广州和上海的各种生态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的经济发达程度、居民的能值福利和环境压力都比广州的高,广州在自然可更新资源和人口承载量方面明显优于上海,具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从能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州应加强科技力量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海应在控制人口的基础上探讨更合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采用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各市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量,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市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到各市净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倒U型曲线,上海的碳排放量远高于北京和天津两市。北京、天津、上海的水泥碳排放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北京每年的水泥碳排放量最大,且增长率也是3个城市中最大的。北京和天津的累计森林碳汇量不断上升,上海的累计森林碳汇量几乎为零。北京、上海、天津的净碳排放量仍呈倒U型曲线增长,但与不考虑水泥碳排放和森林碳汇时的情况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北京、上海、天津应重点减少能源碳排放,有效控制水泥产业碳排放,逐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6.
能源消费结构和上海大气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能源投入是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在90年代,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为深入研究上海经济、能源、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采集了市内745个重要企业的能源及经济数据,这些企业在1989年的煤炭消费、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当年全市的74.6%、61.9%和70.7%。把市区划分成8×14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和研究,采用分层箱式模型计算不同燃煤条件及气象条件下SO_2的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改变上海经济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GNP中的比重是防止上海大气环境进一步严重恶化的有效措施。由于上海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特征,只有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使用优质油气,减少市内煤炭消耗量;扩大集中供热;大力发展核电才是防止上海大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3):F0003-F0003
天津市滨海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是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工程技术(天津)中心重要的硬件、软件支持单位,由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天津滨海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了上海化学工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将来上海化学的原料和产品,着重提出了一些清洁生产工艺的建议和规划。在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叔丁胺、苯胺、亚氨基二乙酸、碳四、苯二酚等项目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和上海市居民冬夏两季饮用水消费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是人体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重要暴露源,为了定量描述饮用水中污染物对暴露人群所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通常,健康风险评价需要污染物毒理学数据和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目前,针对很多的有毒污染物,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应用于健康风险评价的毒理学数据库,同时积累了大量可用的有效数据.而对于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则是健康风险评价所要研究的重点.正确估计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需要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消费信息.例如,暴露人群每天消费的饮用水水量.美国环保局(EPA)认为成人每天消耗的饮用水水量为2L·d-1,此外,饮用水的消耗量会随着暴露人群的身体活动状况和所处环境状况(温度,湿度等)的改变而改变.目前,许多研究都是关于饮用水消费信息的,总体来讲这些研究结果基本上与美国环保局所采用的饮水消耗数据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居民有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的饮用水消费方式,如果在进行中国居民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应用美国环保局的假设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并不多,尤其缺少中国居民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数据库.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在我国进行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时只能从基础做起,积累有效的数据.本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2002年到2004年分冬夏两季分别进行了4次饮用水消费习惯调查.研究采用随机入户方式(2004年至2005年),与中央电视台-索福瑞联合调查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参加调查的家庭从中央电视台入户收视率调查的基础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在抽取过程中兼顾了不同城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和上海居民冬夏两季的日均饮水量分别为2.2L·d-1、1.7L·d-1、2.0L·d-1和1.8L·d-1,这一结果和美国环保局的假设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考察了性别、年龄、职业和季节对应用水消费习惯的影响.研究表明,日均饮水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北京的夏季调查中趋势明显(p=0.01);男性的日均饮用水量大于女性,在上海冬季和夏季调查中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冬季:p=0.01;夏季:p=0.04);季节也同样影响被访者的日均饮水量,但是在4次调查中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在北京冬季和夏季的调查中均发现了工作地点对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显著影响(夏季p=0.01和冬季p=0.00).研究同样考察了居民饮用水消费类型,调查结果表明,煮沸后的自来水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日常饮品(上海夏季:58.3%;上海冬季67.9%;北京夏季:42.7%;北京冬季:60.0%).同时消费桶装纯净水的被访者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上海夏季:36.2%;上海冬季:24.7%;北京夏季:30.7%;北京冬季:60.0%).研究同时表明,在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牛奶和豆奶已经成为重要的日常饮品.极少量的居民(北京夏季:10.7%;北京冬季5.7%;上海夏季1.2%;上海冬季0.6%)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的习惯.研究表明滞留水(在自来水水管中滞留6h以上的自来水)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水,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居民几乎不直接饮用滞留水.当前,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但是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作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是人体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重要暴露源,为了定量描述饮用水中污染物对暴露人群所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 通常,健康风险评价需要污染物毒理学数据和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 目前,针对很多的有毒污染物,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应用于健康风险评价的毒理学数据库,同时积累了大量可用的有效数据. 而对于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则是健康风险评价所要研究的重点. 正确估计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需要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消费信息. 例如,暴露人群每天消费的饮用水水量. 美国环保局(EPA)认为成人每天消耗的饮用水水量为2L·d-1,此外,饮用水的消耗量会随着暴露人群的身体活动状况和所处环境状况(温度,湿度等)的改变而改变. 目前,许多研究都是关于饮用水消费信息的,总体来讲这些研究结果基本上与美国环保局所采用的饮水消耗数据相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居民有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的饮用水消费方式,如果在进行中国居民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应用美国环保局的假设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并不多,尤其缺少中国居民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数据库. 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在我国进行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时只能从基础做起,积累有效的数据. 本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2002年到2004年分冬夏两季分别进行了4次饮用水消费习惯调查. 研究采用随机入户方式(2004年至2005年),与中央电视台-索福瑞联合调查有限公司合作进行. 参加调查的家庭从中央电视台入户收视率调查的基础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在抽取过程中兼顾了不同城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 研究表明,北京和上海居民冬夏两季的日均饮水量分别为2.2L·d-1、1.7L·d-1、2.0L·d-1和1.8L·d-1,这一结果和美国环保局的假设基本一致. 同时本研究考察了性别、年龄、职业和季节对应用水消费习惯的影响. 研究表明,日均饮水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北京的夏季调查中趋势明显(p=0.01);男性的日均饮用水量大于女性,在上海冬季和夏季调查中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冬季:p=0.01;夏季:p=0.04);季节也同样影响被访者的日均饮水量,但是在4次调查中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在北京冬季和夏季的调查中均发现了工作地点对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显著影响(夏季p=0.01 和冬季p=0.00). 研究同样考察了居民饮用水消费类型,调查结果表明,煮沸后的自来水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日常饮品(上海夏季:58.3%;上海冬季67.9%;北京夏季:42.7%;北京冬季:60.0%). 同时消费桶装纯净水的被访者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上海夏季:36.2%;上海冬季:24.7%;北京夏季:30.7%;北京冬季:60.0%). 研究同时表明,在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牛奶和豆奶已经成为重要的日常饮品. 极少量的居民(北京夏季:10.7%;北京冬季5.7%;上海夏季1.2%;上海冬季0.6%)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的习惯. 研究表明滞留水(在自来水水管中滞留6h以上的自来水)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水,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居民几乎不直接饮用滞留水. 当前,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但是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作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