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丘医生 《环境》2001,(2):17
丘医生: 近期,新闻媒介不断报道大米市场销售“毒米”。作为市民,很想了解这些“毒米”对人体健康有那些危害?又该怎样识别“毒米”,不会上当、误吃“毒米”? 广州卓裘芝卓裘芝读者: 去年11月27日,广州白云区一位市民在市场购买了一袋大米,吃后引起腹泻。此事经新闻曝光后,各地卫生、工商和公安等部门紧急行动,追查掺有工业用石蜡油的“毒米”。仅1个月时间,广东地区就查获145多吨。有关部门的紧急行动,狠狠地打击了不法商贩,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消费权益。在大米中掺入石蜡油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正常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4月26日的报道:在人体中的有害元素都有一个安全标准,只要不超过这一标准,有害元素也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但最近科学家说,对小孩而言,铅这种有害元素可能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车间、厂区和工业集中的地方,空气中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它的含量有多大,是否超过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的最高允许浓度,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从事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为了开展治理工作,更需要及时掌握这些数据。最近,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市北苑中学协作,研制出有害气体快速测定管。这种测定管是玻璃制品,  相似文献   

4.
时下,我市的几个加油站,已开始出售无铅汽油,这是都市迈向文明、告别交通污染的标志之一。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汽油基本上是不含铅的,人们为了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提高抗爆抗震能力,同时也为了增加汽油的体积以节约汽油,所以在汽油中添加了一种名叫防爆剂或抗震剂的四乙基铅化合物。这样,无铅汽油就变成了有铅汽油。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四乙基铅受热分解,生成大量的铅和铅的氧化物,它通过汽车尾气向空中排放,形成了大气铅污染。据监测,城市空气中的铅污染,约有60%至90%来自铅汽油的燃烧。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之一。它在人体中积累的速度比排出队。铅可损害人体造血功能,严重时可使  相似文献   

5.
《环境导报》2003,(12):21-21
陶器是一种古而有之的艺术品和实用器皿。作为艺术品,陶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实用器皿,你就应该谨慎使用了。陶器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使其表面光滑明亮,制陶工人往往会在陶土的表面上一层彩釉。但是所敷的彩釉里通常都含有铅。这些含铅的陶器在加热或盛装酸性物质时,易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铅离子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久而久之会造成体内铅摄入的过量。过多摄入铅是对人体有害的,它会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障碍,损伤肺中的吞噬细胞,使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严重的铅污染还会降低儿童智力。国家…  相似文献   

6.
为了人们健康,当慎用彩釉餐具。这是因为,彩釉中所加色料,大多为重金属离子化合物,主要成份为铅、铬、镉、锌、铜、铁等元素,这些金属及其化合物人多是有害的物质。当人们用彩釉餐具来装食品后,会使釉料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进入人体后,可诱发重金属中毒,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漫话灰尘     
如果我问你灰尘是否有用,你将怎样回答呢?你可能会说那只是一种讨厌的东西,你或许还会说房子里面灰尘太多了会对身体有害,而这要花很多时间来打扫房间.这些答案不完全对.确实细菌生长粘附在灰尘中,而许多人也知道细菌是带病菌的.因此,房子里的灰尘和城市中飘浮的尘埃都是有害的,然而,要是空气中没有灰尘,我们就不会看到缕缕细雨,柔和的阳光和美丽的蓝天.空气中的尘埃反射和散射光线.如果没有灰尘无论多么强烈的阳光(那会对我们的眼睛产生致害作用).我们看到的只是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厂在处理"三废"过程中,产生氯甲甲醚和二氯甲醚,不知这两种物质对人体是否有害,用什么方法治理?望帮助解答.  相似文献   

9.
氧化燃料(如乙醇和甲醇)并不象生产厂商所声称的那样是一利清洁的燃料。美国和巴西研究组在里约热内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仅管氧化燃料不会放出象汽油那样多的一氧化碳和导致酸雨或臭氧烟雾,但它们会危害大气层并已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污染控制部门计划到2007年用氧化燃料替代汽油做汽车燃料。在巴西,越来越多的汽车使用含乙醇20~100%的汽车混合燃料。“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放弃传统燃料改用氧化燃料产生的问题”,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AP研究组研究员Je ff Gaf f ney认为:“在实施这  相似文献   

10.
饮食与环保     
《环境导报》2003,(12):21-21
什么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那么,什么才是健康食品呢?有人认为鱼、肉等高蛋白食品就是健康食品,其实不然。真正的健康食品是植物———蔬菜和水果。因为植物中含有一种叫“植物营养素”的东西,可有效地提高免疫力,而且植物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为什么提倡食用天然食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天然食品以其纯净、天然的特点征服了广大消费者。那么,天然食品和人工食品相比,具有那些优势呢?人工制造的食品大多含有天然食品所没有的人造色素、人造香料和防腐剂等食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到生物的、心理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因素。 临床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各种环境因素对机体的有害反应。这种危害与空气、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概述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大气中的一些有害化学物质诸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尘,降尘及有机污染物和微量元素等,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并提出了清除大气中污染的几点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素”这个名词,人们已不陌生。然而,对“类激素”即“环境激素”可能还不很了解。 人类用化学方法制取的一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中经消化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起到了类似激素的作用,成为干扰人体内分泌不可低估的一种力量,致使  相似文献   

14.
“蘑菇云”、“核泄漏”,令人心有余悸。是否放射线总是有害?科学家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和有害废气。这些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有的还不能回收和处理,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通过烟囱、放散管等多种渠道排入大气。有害物质在大气中传播、扩散和稀释的机理是什么? 它们服从什么样的规律?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依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轻和避免大气污染的危害等等。这些都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十分注意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空调病的说法,使许多想装空调的人有所顾虑。家用空调机的制造商们,针对这种心理,推出所谓的“健康空调”。其具体措施是:一是注重过滤,除去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和异味;二是采用所谓的“光触媒技术”,来吸附因室内装修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三是加设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以上这样的措施,是否真能保证人的健康呢?答案是否定的。“空调病”并不是空气过滤得不好,或是室内有异味而产生的,而是因室内空气不新鲜所致。目前,无论是家用柜式空调还是分体机,都没有新风道接口和吸入新风功能。不论如何改进,若不引进室外新鲜空气,怎能不得空调病健康空调防空…  相似文献   

17.
糖精有毒吗?     
糖精不是糖,是用化学物质合成的人工甜味剂。它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五百倍。食品中有十万分之一的糖精,就能尝出甜味,浓度过大,反而出现苦味。经常吃含有糖精的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糖精的成分。糖精中的主要成分是糖精钠;另外,还含有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提炼不纯的物质,总称为杂质。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氨化合物、砷以及邻甲苯磺酰胺等物质。糖精钠本身并不被人体所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服装生产商发现:易皱的纯天然织物采用甲醛树脂工艺处理后,不易出现皱褶。这一发现,引发了服装市场的变革,免熨服装迅速登陆服装市场,并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正当免熨服装取悦消费者的同时,促成免熨的主角———甲醛却在悄悄地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作为服装染整助剂进入衣料纤维中的甲醛树脂,会持续挥发出有毒有害的甲醛气体。临床医学证明,人体吸入或接触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会产生疲倦、失眠、头痛、咳嗽、口渴、皮疹等症状,长期接触这类物质还诱发儿童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在2000年1月颁布实施的环境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一、在斗争中,统一认识,消灭黄烟在制造硝酸、分解硝酸盐、用硝酸处理金属表面等过程中,常有大量氮氧化物放出。我厂在制造某催化剂过程中,也有氧化氮产生,虽经过五十米烟囱排入空中,仍对附近空气造成污染,人们都称之为“黄龙”。“黄龙”亦即氮氧化物尾气,通常用 NO_x 表示(NO_x 其中包括 NO+NO_2)。氧化氮是一种有害气体,对农作物及金属设备均有侵蚀性,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尤其在山川河谷等地  相似文献   

20.
大同3528厂是我国第一座氯丁橡胶厂,也是官厅水系水源保护重点治理工厂之一。自一九五八年投产以来,一直沿用苏联陈旧落后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中,在聚合时,未反应完的多余氯丁二烯单体(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的物质)在聚合及后处理工序里自由扩散到空气中或随废水排出,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厂从改革工艺入手,进行“氯丁乳胶脱气工艺”的试验研究,即把反应后多余的氯丁二烯单体回收,经过简单处理返回聚合釜,加以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