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安市功能区噪声多年变化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凯  靳楠  邓西平 《环境工程》2014,32(12):117-119
根据西安市2005年至2012年0类功能区、1类功能区、2类功能区、3类功能区、4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夜间噪声定期监测数据,对西安市功能区噪声的长期变化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西安市的夜间噪声较昼间噪声污染严重,应加强全市各区域夜间噪声活动的管理力度;工业集中区噪声可控性程度高,通过技术手段易于改善;居民文教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的昼间噪声源种类增多,可控性难度加大,需通过各部门协调整治。提出的结论和相应的噪声控制对策,可为今后西安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一年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广东省城市噪声主要污染功能区、污染24小时分布、季度污染特征及区域污染特征.为管理部门治理噪声污染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各类功能适用区进行不同高度的噪声自动监测实验,利用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高度噪声Leq小时值的统计特征,确定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点位最佳高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年黑龙江省10个省辖城市噪声监测情况,介绍了噪声源构成,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噪声的现状,分析了年际变化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功能区噪声进行优选,各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个数分配根据功能区面积和复杂性、各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确定根据专家比例标度赋值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6.
罗志泉 《环境》2005,(Z1):169
本文简述肇庆市城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优化布点的原则和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均值偏差最小原则,并考虑空间分布和操作可行性,优化城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布点.  相似文献   

7.
收集2006-2010年淮安市各功能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中小城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中小城市的噪声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大城市环境噪声比较,各类噪声都明显低于大城市的噪声污染,但随着城市和交通的改造与发展,第4类城市功能区夜间环境噪声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暴露人群面积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评价模型(NEM),并根据城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表征。该模型在噪声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噪声主观感受性和污染局部性特点,综合考虑噪声对暴露人群、暴露区域面积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差异,量化了噪声污染的大小,适用于大区域噪声污染程度的整体评价。文章运用该噪声评价模型,对广州某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噪声地图,考虑噪声对人群暴露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能更加科学地评估噪声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监测广西大学校园功能区环境噪声及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并进行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环境已受噪声污染,校园外部环境噪声大于内部,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及校内交通噪声是校园的主要噪声源.提出了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树木、花草、建筑物等具有减噪作用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二类标准适用区进行不同高度的噪声监测试验,利用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高度噪声Leq小时值的统计特征,从而确定二类功能区噪声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数据,结合WRF气象要素、颗粒物输送通量和HYSPLIT气团轨迹综合分析污染过程.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出现3次污染过程.春节前一次污染过程,各站点PM2.5浓度均未超过200μg/m3;除夕夜,廊坊站点PM2.5峰值浓度达到504μg/m3,是清洁天气的26倍;年初二~初五,各站点PM2.5始终高于120μg/m3,且污染主要聚集在500m高度以下,北京地区存在高空传输,800m处最大输送通量达939μg/(m3·s),此次重污染过程为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京津冀地区处于严格管控状态时,燃放烟花爆竹期间PM2.5峰值浓度可达无燃放时PM2.5峰值的3.2倍.为防止春节期间重污染现象的发生,需对静稳天气下燃放烟花炮竹采取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传统春节假期空气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3~2020年北京市传统春节假期期间主要污染物浓度?PM2.5主要离子组分浓度及气象数据,研究近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8年北京市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的管控后,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其中2019年传统春节假期中共7个优良天,占比达87.5%,且未出现中度及以上级别污染天;近3年除...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范围暴发,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较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在此期间,北京市出现了两次(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正月十六至十九)污染水平不逊于往年的重污染天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2016-2020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判断了气象因素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因素对四类污染物(PM2.5、PM10、NO_2和SO2)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了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时段内各个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春节期间的疫情管控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春节期间:(1)气象因素对北京市的PM2.5、PM10、NO2和SO2四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中温度、湿度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正相关,气压和降水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负相关;(2)经济活动水平与NO2浓度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活动水平强度的降低和交通流量的下降,NO2浓度呈现出降低趋势,而PM2.5、PM10和SO2与经济活动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3)从社会活动来看,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大PM2.5、PM10和SO2浓度,同时假期变量对PM2.5和SO2的浓度变化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过程来说,气象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各因素的贡献值有所不同;春节期间经济活动水平对正月初二至初六重污染过程的贡献较小(2%),而对正月十六至十九有明显的负影响(-20%)。双重差分法评估结果显示,疫情管控对PM10和NO2有缓解效果,而对PM2.5和SO2未见明显影响,这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了春节期间气象因素、经济社会活动与北京市四类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各因素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方式,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天津地区2016年和2017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农历十五,公历2016年2月7-22日、2017年1月27日-2月11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对这一时期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均出现在初一的00:00-01:00.烟花爆竹燃放对ρ(PM10)、ρ(PM2.5)和ρ(SO2)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并且对ρ(PM2.5)和ρ(PM10)的影响高度相对增高,但对ρ(NO2)的实时影响最小.初一00:00-00:01,ρ(PM10)、ρ(PM2.5)、ρ(SO2)和ρ(NO2)分别增加了305、178、80和7 μg/m3.烟花爆竹燃放使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曲线较非春节期间波动性增强,主峰值区(20:00-翌日01:00)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和出现的时间延后;ρ(SO2)主峰值出现时段由09:00-10:00变为00:00左右,并且其峰值剧增.烟花爆竹燃放使夜间空气中ρ(PM2.5)上升,导致ρ(PM2.5)在ρ(PM10)的占比显著升高.2016年和2017年春节期间,PM2.5、PM10和SO2的最大小时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率均高于春节前后(除夕前15 d和农历十五后15 d),而NO2和CO的最大小时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率则低于春节前后.2016年和2017年除夕ρ(PM2.5)的半衰期分别为4.7和3.6 h.研究显示,即使在有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仍可使天津地区ρ(PM10)、ρ(PM2.5)和ρ(SO2)短时迅速增大,污染物质量浓度主峰值均出现在夜间,ρ(PM2.5)的半衰期介于3~5 h.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春节期间大气PM_(2.5)化学元素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成都市春节期间大气PM2.5化学元素特征,于2010年2月10-28日在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办公楼顶进行大气PM2.5采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PM2.5中的无机元素。结果表明,除夕、元宵节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9μg/m3和287.5μg/m3。S、K、Cl、Al、Ba、Mg、Pb和Cu元素在除夕和元宵节2天中质量浓度是其它采样时间浓度的1.44~14.27倍;富集因子分析表明,S、Cl、K、Zn、As、Br、Sr、Cd、Sn、Ba、Pb、Cu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污染所致;主成分分析得出,春节期间成都市PM2.5中的元素主要来源于烟花排放、机动车和燃煤排放;其次为冶金及机械制造等排放的烟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丹东市2007和2008年春节期间SO2,NO2,PM10自动监测数据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使得所有相关环境因素监测数据全都超标,产生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及危害相当严重;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7年春节期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节假期广东省空气质量等级变化较大.除夕全省空气质量为良;初一,全省以良和轻度污染为主,粤东出现重度污染,粤西和粤北出现中度污染,可能与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有关;初二起,全省空气质量逐渐转为优良.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O3为主.现有的NAQPMS和CMAQ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在污染相对严重的初一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数值模型未能考虑到烟花爆竹燃放等排放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18.
春节期间南京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分布特征的影响,对南京市2012年1月19~31日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及重金属等化学成分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大量集中燃放可使PM1.0的浓度以15.5μg/(m3·h)的速率增长;并使得能见度以1.625km/h的速率急剧下降.质量浓度谱和水溶性离子谱在燃放期均为三峰型分布,在非燃放期为双峰型分布.燃放期PM2.1和PM1.1中的K+、SO42-、NO3-、Cl-和Mg2+所占的比例比非燃放期升高了16%~38%,其他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对于0.2~2.0μm的气溶胶,春节期间硝酸盐、含锌和含铜颗粒主要来自烟花爆竹燃放,含钾颗粒部分来自烟花爆竹燃放,含铅颗粒来自工业排放,烟花爆竹的燃放基本不产生硫酸盐颗粒.  相似文献   

19.
The solvent extractable organic compounds (SEOC), including n-alkanes, polycy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atty acids, anddicarboxylic acids in PM2.5 during the 2007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n Beijing, were measured via 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fo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these organic polluta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alkanes, PAHs,and organic acids befor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Eve (1025.5, 95.9, and 543.3 ng/m3, respectivel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fter (536.6,5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京冬季工作日、双休日和春节期间大气PM10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水平和日变化特征,2006年1月15日—2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对大气PM10中水溶性离子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工作日、双休日和春节期间大气PM10中主要水溶性离子均为SO42-,NO3-和NH4+.与工作日相比,双休日中ρ(SO42-),ρ(NO3-)和ρ(NH4+)平均值分别下降15%,36%和27%;春节期间三者的平均值依次下降41%, 70%和67%.工作日、双休日和春节期间ρ(Cl-)和ρ(NO2-)日变化相似,表现为白天低,晚上高; 春节期间ρ(SO42-)和ρ(NO3-)由于源排放的减弱,日变化较平缓,没有明显的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