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庆 《环境》2004,(9):57
每当人们提起“海洋”两个字的时候,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湛蓝的海水,银白的沙滩,还是那美味的海鲜?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大海向人们无偿提供了大量美味的海产品,然而人类又是怎样回报她的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拥有辽阔海洋牧场的海洋大国,而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在工农业生产以及群众生活中如何降低碳排放量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而海水养殖碳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出路。碳汇(Carbon Sink),一般是指清除自然界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机制。海洋碳汇实质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并用于海洋生物圈。“渔业碳汇”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就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这个过程和机制,这实际上提高了海洋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使碳汇功能得到发挥.具有双赢效益,由于渔业生产不需投饵,完全靠吸收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既可为人类提供优质水产品,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3.
海洋动物追踪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良 《世界环境》2004,(5):54-55
海洋捕鱼可谓人类最古老的谋生手段之一,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当代人类海洋捕鱼业的科学技术之先进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人类突然发现,捕鱼技术手段再先进却无法掩盖或者解决一个令人焦虑的现实问题,即当代人类社会的海洋捕鱼谋生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其主要原因是海洋鱼类和其它动物的拥有量正在持续减少,原来经常出没于全球许多海域的鱼群现在也急剧下降,不少鱼种已经消失或者濒临灭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海龟和鲨鱼等海洋动物的拥有量在过去20年中竟然减少了90%。问题显然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少珍贵海洋动物的绝种不是将来就是眼前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愈发突显。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蓝色跨越。大国崛起,耕海探洋,装备先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和平海洋",依赖国防军工装备的发展;提高海洋认知能力,建设"透  相似文献   

5.
钟奇振 《环境》2004,(6):6-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呼吁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广东是海洋大省,保护海洋的任务非常繁重。记者就海洋保护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广东省环保局陈光荣副局长。  相似文献   

6.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监督,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物的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海洋。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诸如海洋油污染、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热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等等。受到污染的海域,会造成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人类的海洋生产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造成优美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8.
耕海园     
海洋孕育了人类,又是人类富饶的资源宝库、宽阔的世界通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合国确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以唤起人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海洋在召唤人类,“重返海洋”是人类发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库,它以极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陆地浅地层地质资源勘探的基本完成和一些大油田开采的频临枯竭,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为人们通过现代科技向海洋索取能源的重要途径已被广泛采用。然而,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污染了海洋,因此如何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问题。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沿海海域已…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命的摇篮,海洋除了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以外,还是人类丰富的动植物食物来源,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通道,以及令人向往的度假胜地。但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只知道索取,却忽视了对海洋的保护。海洋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拯救海洋。 这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妮·普拉特·麦克金在记者招待会上向人类发出的呼吁。在长达70页的报告《拯救海洋的健康》中,安妮呼吁人类应投入更多的资源,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6.
17.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的曙光在千年的祈盼中姗姗来临,人类翘首以待的21世纪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纪,这已成为近期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中,“信息革命时代“、“生物革命时代“、“公民权时代“、“过渡时代“、“反抗时代“、“别具特色时代“等名称已开始广泛或日趋广泛使用.这说明,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潜心的研究,试图对新世纪进行描述、分析、预测和诠释,通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走进的新时代,它将通往何处而寻找归宿.……  相似文献   

19.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2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苏东坡的《春江晓景》写于宋时初春的江南,正是河豚欲从大海回溯至江河,逆流而上准备产卵之时节.毫无疑问,宋代的江南一带,河流等自然环境是绝对的"原生态",尽管人们每年都捕捞河豚,但似乎河豚种群的繁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污染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