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噪声两部分的结论。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波动具有不确定成分,控制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其成分变化的影响。本文根据相关图表数据对水位波动的不确定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微压供热堆HAPPY200的压力容器进行结构设计及分析。方法针对HAPPY200的特点,满足堆工、热工等专业要求,完成此微压供热堆堆本体的结构设计,并根据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ASME BPVC规范)进行压力容器的力学计算校核。微压供热堆HAPPY200采用池壳结合的方式,反应堆200 MW热功率两回路设计,设计压力1.6 MPa,出口温度120℃。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35 mm壁厚的设计,采用ASMEBPVC规范对其进行力学计算校核。结果此结构中所得到的力学结果均小于ASMEBPVC标准所要求的限值。结论微压供热堆HAPPY200的压力容器设计满足堆工、热工等专业要求,其力学评定通过ASME BPVC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浮法玻璃窑烟气排放标准的提高,玻璃窑烟气需要进行脱硝系统的增设。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重油浮法玻璃窑的烟气状况及主要脱硝方式。针对某700 t/d重油浮法玻璃窑烟气脱硝项目,对比了几种SCR脱硝布置方式,并通过综合考虑对原有余热锅炉影响程度、施工难度及运行费用等条件后,最终选择了适应于该现场的合理方案。最终方案因对余热锅炉热效率影响小,同时作为相对独立工艺系统无需对余热锅炉进行过多改造而确定为在余热锅炉前增设中高温SCR。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大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有了“中国造”由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我国首套9E级燃气轮机余热锅炉 ,12月7日通过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评审。专家们认为 ,该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高效、低污染发电技术。该系统由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发电系统组成 ,已成为发达国家新建热力电厂的首选系统。目前 ,世界上每年新增的联合循环机组总装机容量约占火电总新增容量的40%~50%,而我国目前还不到4%,…  相似文献   

5.
工业锅炉的合理排污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锅炉排污的必要性,阐述了锅炉排污的原则,建议以电导率为标准计算排污率,准确性好、操作简单、反映炉水化学工况灵敏。分析了锅炉节能与合理排污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对锅炉排污水及余热再利用的研究,建议将锅炉排污水用于冬季采暖用水和非采暖期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水、节能目的,并利用锅炉排污水对锅炉尾部烟道进行喷淋,以脱除烟气中的大部分SO2和NO2等。以达到重视排污、安全运行、减少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输油管道设计规范为依据,计算管道目前状态的轴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径向变形量,分析管线腐蚀、占压危害因素对长输管道的强度、刚度造成的影响,从量化的角度评价湛茂原油管线被公路、建筑物占压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固体装药头部人工脱粘层应力应变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固体发动机药柱头部人工脱粘层在50,20,-40℃等3种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方法基于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方法,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对药柱应力应变进行仿真。结果得到了人工脱粘层在3种温度条件下的Mises和最大主应力应变云图,及Ⅰ,Ⅱ界面轴向、周向和径向的应力应变对比曲线。结论最大应力应变出现在人工脱粘层根部,应力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成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Ⅰ界面上脱粘层轴向应变、Ⅱ界面上径向应变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25t惯性摩擦焊机的组成、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该焊机具备轴向和径向功能,焊接线速度可达20m/s,在该焊机上焊接的高温镍基合金K418与高强钢42CrMo的惯性摩擦焊接头强度〉756MPa,合格率〉95%,铜与钢径向焊接接头抗剪强度〉200MPa。  相似文献   

9.
目的 获取毛白杨的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方法 针对含水率为14.6%,密度为0.544 g/cm3的毛白杨木材试件进行静态压缩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毛白杨顺纹、横纹径向和横纹弦向的抗压模量、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并对不同方向的吸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毛白杨木材顺纹、横纹径向和横纹弦向抗压弹性模量分别为10.49 GPa、887和504 MPa;顺纹方向加载试件破坏形式表现为轴向屈曲,横纹径向为沿径向的裂纹及破坏,横纹弦向的破坏模式则为沿木纹纤维间的分离破坏.结论 在相同变形(应变相等)情况下,毛白杨木材单位体积吸能沿顺纹方向压缩吸收的能量最大.在应变小于0.45情况下,横纹径向和弦向压缩吸能曲线基本重合,随着应变继续增加,横纹弦向压缩吸能略大于横纹径向压缩吸能.  相似文献   

10.
固体发动机药柱应力应变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某导弹固体发动机药柱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演变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计算了药柱在-40,20,50℃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进剂拉伸应力松弛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最大应力应变发生在头部人工脱粘层的根部,药柱内部沿径向越靠近内孔表面,应力应变的数值越大,沿药柱的轴向,内孔表面的最大应力应变发生在靠近药柱中间位置。结论线粘弹性本构关系模型在较低应变水平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推进剂的力学行为,当应变水平在14.3%以下时,试验和仿真的相对误差能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1.
锅炉安全阀排放量的大小,决定了锅炉非正常情况下蒸汽压力的释放能力.结合催化装置余热锅炉的不同工况,对安全阀排放量进行校核计算,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Considering high-moisture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of China, a steam dried MSW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he feasibility was tested, and the mass and energy balance was analyzed.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fixed-bed drying apparatus, a 200 kg per day fluidized-bed gasifier, and a swirl melting furnace. Moisture percentage was reduced from 50% to 20% roughly when MSW was dried by slightly superheated steam of 150°C–350°C within 40 min.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ess than 250°C, no incondensable gas was produced during the drying process. The gasifier ran at 550°C–700°Cwith an air equivalence ratio (ER) of 0.2–0.4.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wirl melting furnace reached about 1240°C when the gasification ER was 0.3 and the total ER was 1.1. At these conditions, the fly ash concentration in the flue gas was 1.7 g·(Nm3)−1, which meant over 95% fly ash was trapped in the furnace and discharged as slag. 85% of Ni and Cr were bound in the slag, as well as 60% of Cu. The mass and energy bala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boiler heat efficiency of an industrial MSW incineration plant reaches 86.97% when MSW is dried by steam of 200°C. The boiler heat efficiency is sensitive to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of preheated MSW, the moisture percentage of dried MS Wand the fly ash percentage in the total ash.  相似文献   

13.
以洗浴行业为例,通过对煤炭气化高温蒸汽锅炉的节能、环保及安全指标的测试与分析,表明这种新型的锅炉可以在常压下产生150℃的高温蒸汽,在燃烧未经洗选的散煤的情况下,其排放的SO2和烟尘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锅炉平均热效率可达78.05%,比同类大烟煤锅炉节省约30%,比型煤锅炉节省约50%,比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节省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锅炉烟气汽流喷雾干燥法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t 链 条炉为 对象,研究 了中小 型燃煤锅 炉的 汽流 喷雾 干燥 法脱 硫,着 重 研究 了汽 流 式雾化器、气体分布 器、脱硫 塔及其配 套设备, 确定了最 佳操作 条件。结 果表明:气 液比 为20 ~30 ,蒸汽压力为 06 ~07 M Pa ,吸 收剂 计量 比为 11 ~16 ,烟 气中 S O2 去 除率 可达 76 % ~97 % ,不 发生粘壁、粒子结块 现象  相似文献   

15.
煤改气后燃气锅炉循环供热节能环保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集中燃气锅炉节能控制方法,在煤改气后,过去只基于用户需求自主调控风机和水泵的转速调控热负荷,存在锅炉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节能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提出新的燃气锅炉循环供热节能环保设计方法,分析不同锅炉数量和功率下锅炉的燃料消耗和发热情况,采用分布式的供热形式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释放更多热量;采用转速控制和风阀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对锅炉辅助设备送风机转速进行控制,提高锅炉负荷率;采用变频技术设计补水泵变频定压系统,根据室外温度和用热量来对水泵运行参数实施调整,实现锅炉循环供热的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节能减排效果佳,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鉴于蒸汽爆破(简称"汽爆")预处理对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还鲜有报道,为探讨汽爆预处理对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的促进效果及经济可行性,利用小型发酵罐在35℃下开展了未预处理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消化、汽爆污泥单独消化、汽爆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消化的试验,并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未预处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消化阶段,VS(挥发性固体)去除率为33.9%,沼气产率为311.0 mL/g(以投料VS计);汽爆污泥单独消化阶段,VS去除率和沼气产率均略高于未预处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消化阶段,但反应器ρ(NH4+-N)过高,影响产气稳定性,沼气φ(CH4)较低.汽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消化阶段,VS去除率和沼气产率分别达到49.5%和420.5 mL/g,显著优于未预处理联合消化阶段.能耗分析表明,预处理的升温过程使汽爆预处理整体能耗偏高,但若能有效回收70%的热量,则汽爆预处理可提高污泥-餐厨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工艺3.34 kW·h/t(以污泥量计)的能量产率.研究显示,汽爆预处理可提高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工艺35.2%的沼气产率,但由于预处理能耗较高,预处理过程中热能的有效回收是汽爆预处理应用于污泥和餐厨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经济可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锅炉节能节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对企业锅炉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企业锅炉在零排污工况下的安全、经济运行,降低了企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安全、节能、节水、减排等特点。实践证明:锅炉吨蒸汽补水量从1.5m^3下降到0.073m^3;吨蒸汽废水排放量从1.4m^3下降到0.004m^3;吨蒸汽耗煤量由168.3kg下降到152.3k;锅水溶解固形物从3000mg/L下降到2100mg/L;碳钢腐蚀率≤0.001mm/a、阻垢率≥99.95%。2台35t/h中压锅炉年可节约费用825.3万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次对煤炭气化高温蒸汽锅炉、型煤锅炉、常压反烧锅炉和蒸汽锅炉等洗浴用小锅炉的测试、分析与评价,确认煤炭气化高温蒸汽锅炉的节能环保指标都比其他锅炉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可以在常压下产生150℃的高温蒸汽,燃烧散煤时其排放的SO2和烟尘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锅炉平均热效率可达78.05%,比同吨位的常压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节能30%,比型煤锅炉节能约50%,比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节能约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垃圾热值及成分变化对焚烧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长永 《环境工程》2009,27(6):102-104
通过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处理量为500 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热量平衡方程和原始热力计算程序,探讨了垃圾热值变化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焚烧炉运行过程中垃圾热值变化对锅炉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垃圾热值减少10.7%时,需要的入炉垃圾量和生成的炉膛烟气量均增加12%,这样不但增加风机负荷,而且垃圾水分的增加会降低入炉热量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汽爆预处理对互花米草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互花米草厌氧发酵过程存在的结构抑制问题,采用高速汽爆设备,在1.5,2.0,3.0MPa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试验,并采用揉搓处理作为对照.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随汽爆压力的增加,累积产气率呈下降趋势,1.5,2.0,3.0MPa处理原料的单位挥发性固体(VS)累积产气量分别为293.6,176.1,145.4mL/g,对照为238.7mL/g.经2.0,3.0MPa处理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存在酸积累现象,挥发性有机酸(VFA)中乙酸最高达10599.42mg/L,丙酸浓度高于1000mg/L,这是导致这2组原料累积产气量低于对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