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建锋  罗文锋 《四川环境》2009,28(6):105-108,1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各国开发了相应的应急管理系统,为污染事故处置提供应对技术和决策支持。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服务内容及特点,并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加强环境管理可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系统内同时存在着可靠度(R)和不可嚣度(F),两者相互对立统一。R取值的范围是:0≤R≤1,且R+F=1。对一个系统来说,R的增加就意味着F的降低。事实上不可能无限提高系统的可靠度,也就是说不可靠度的存在是普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某些环境污染事故是难免的。环境污染事故分析属于环境污染事故管理范畴。纵观当前环境污染事故分析,存在主要问题是:被动性、就事论事和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工商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各国开发了相应的应急管理系统,为污染事故处置提供应对技术和决策支持。综合论述了欧洲建筑工业研究和情报协会(CIRIA)为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于2014年颁布的预防污染的控制系统(C736)中各类型防控系统的应用及其特点,相应的法规政策,并对二级防控系统容量计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短信息     
<正>我国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以有效化解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近日在"2010中国绿色经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事故呈高发态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1):10-10
<正>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两部门将于今年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9,(2):51-51
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试点投保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湖南省投保该险种的5家化工企业之一,该公司在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污染、降低风险,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上迈出了具有示范睦的一步。针对中国进入污染事故高发期的现状,2007年12月,国家环保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环境本身损害的责任缺失是我国环境污染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文章从社会经济系统与其支撑环境间作用关系过程链的三个响应环节出发,分析了建立环境本身损害责任机制的作用、意义及环境本身损害赔偿的内涵与构成。提出了围绕突发性污染排放问题,以恢复环境为目标,衔接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实施环境本身损害责任的构架。结合突发性污染排放建立环境损害的恢复责任,对推进环境污染损害管理和深化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环境污染事故不仅造成了环境危害,而且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鉴于环境污染事故的多发性、危害性,应急处置显然非常重要,而构建强大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有助于应急处置和分析决策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环境应急处置需求,提出了建立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技术现状及组织体系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赔偿的法律支撑体系严重不足,亟需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损害赔偿法》,从法律层面对整个健康损害的赔偿保障体系进行明确指导。针对现有健康损害赔偿的技术支撑体系严重缺乏、认定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薄弱等现状,本文提出应加大相关组织队伍建设,以提高环境损害的技术支撑能力。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更高级别的专业的环境健康污染损害、赔偿与协调机构。该机构应是由国家多部门(环境保护部、保监会、财政部、卫生部、司法部等)共同认可的第三方仲裁机构,且具备独立的性质,负责污染导致的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仲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总体上表现为数量众多,技术水平千差万别,涉及使用或生产的化学品种类繁杂,因此在化学品储运,废液、污水的处理上容易引发事故,是环境污染事故多发的主体。结合基层工作实践,认为国家应严格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为其污染事故处理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撑,编制各级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张应松 《绿色视野》2012,(11):25-33
为探索环境保护长效机制,2008年底,环境保护部召开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力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又称“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损害时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库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石油库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正确认识和合理预防、控制油库污染对于实现企业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分析了石油库的常规环境污染途径、方式及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环境风险,分别从规划、设计和运行三个阶段论述了常规环境污染控制以及事故状态下的风险防控,并提出此项工作应贯穿于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事实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通不便,监测手段不完善,设备不足和污染为害责任一方故意隐瞒等原因,不少环境污染事故无法迅速采样分析以判明责任,以致只能事后监测,广泛收集证据来判明污染物质和污染源。由此可见,事实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油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本文列举了由于环保意识差、管理工作不力而造成的两起污染事故,一起是由于大雨,钻井污水池被冲垮;另一起是由于钻井队用泵将钻井污水排到农田。这两起事故均由于对周围环境污染造成了不良后果。本文分析了造成污染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对污染事故预防的措施与对策,以及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最后也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者指出,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一定环境范围内,由于“三废”或其他污染物的突然增量,对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突然性损害事件。作者认为,环境污染事故与通常所说的由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长期积累而引起的污染事件不同,应当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9,(7):50-50
为防止汛期和退水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确保群众饮水和工农业用水安全,黑龙江省环保部门强化汛期环境监管,制定了汛期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严防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为有效防范汛期次生环境灾害,日前黑龙江省环保部门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迅速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重点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尾矿库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应急控制及消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事件树分析法原理,根据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其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从污染物种类、污染介质和污染物性质三个方面归纳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的42种事故情形,给出每种污染事故情形所对应的处理处置技术方案,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树。基于Web服务器Apache、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库,实现对技术方案方便快速地查询。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基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行为.排污单位因为污染事故等原因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有时可能巨大,甚至排污单位可能无力承担.为了适当转移和分散这种污染赔偿责任,从而既使污染受害人能够得到补偿,也确保生产单位的经营活动能够继续进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水域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敲响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警钟;2009年,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向河里偷排污水,造成盐城两个水厂的水源地受到污染,致使市区大面积断水,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公共事件;2010年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汀江受到了严重污染,汀江沿岸以养鱼为生的渔民损失惨重,几乎所有养殖鱼全部死亡;2010年7月,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造成附近至少50平方公里海域油污污染,海水附着油沫最厚处可达3 0厘米。种种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上溢油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果处置不当还将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文章基于对大连"7.16"及BP"4.20"溢油污染事故处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国内外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建设实际情况,探究了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管理建设和应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