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渤地区污染规律和环境质量研究是一九八○至一九八二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该区域陆地面积三万四千平方公里,渤海湾海域一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多万.参加该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有四百七十多人;在学术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近一百五十篇,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沙暴、尘暴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5月5日发生于中国西北甘肃省河西走廊、宁夏、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境内的特大沙尘暴,造成100多万平方公里内85人死亡,31人失踪,200多人受伤,70余万人受灾,损丢失羊3.2万多只,家禽家畜10万余头。遭重灾农田0.34万平方公里。11万株防护林及用材林被连根拔起或折断,直接经济损失710亿元,沙尘暴危害波及北京、天津及更远区域。2000年4月6日发生的沙尘暴使北京能见度小于300米,首都机场有53架飞机被迫降于天津、石家庄和太原,17架航班被取消,19架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况江汉油田主要分布在荆州地区的江陵、潜江、监利、洪湖、仙桃、天门等六县(市)和荊门、沙市两市,统称“油田区域”。油田区域位于江汉平原偏西地带,南临长江,北靠汉水,区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除西北部部分地区外,其余均属平原湖区。其地貌特点是: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堤院纵横,水系复杂,并具有良田万顷,是  相似文献   

4.
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县级农业活动水平数据及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方法,并根据地理特征、环境气候条件及地区行政区划将川渝地区划分成4个亚区,详细估算了1990~2004年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及其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川渝地区1990~1994、1995~1999、2000~2004年农业生态系统N2O年平均排放量(以纯氮量计)分别为52.3、58.2、62.0 Gg/a,其中55%来自农田直接排放.3个时期农田直接排放量分别为29.6(7.6~63.3)、33.0(8.4~71.8)、34.0(8.5~75.8)Gg/a,农田直接排放通量分别为4.73、5.39、6.11 kg/(hm2.a).农田旱作是农田N2O直接排放的主要源,水旱轮作对农田N2O直接排放的贡献也很大.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2O排放量以及农田N2O排放通量,1995~1999年期间比1990~1994年期间增长幅度较大;2000~2004年期间,农田N2O排放通量增长速度未呈现减缓趋势,但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农田N2O排放量增长呈现停滞状态.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N2O主要排放地区分布在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各区域的N2O排放源贡献各...  相似文献   

5.
黄资慧 《环境》1995,(4):34-34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排放二氧化硫2500万吨,其中380万吨由美国漂到加拿大,100万吨由加拿大漂到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酸雨降落区。这些地区水域严重酸.化,美国已达3.6万平方公里,加拿大有5.2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近20 a陕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区耕地开垦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对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农田生产力。论文基于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经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实地验证,生成陕北地区1990、2000和2010年耕地现状以及前后两个10 a耕地动态数据集。利用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结合中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估算陕北地区农田净初级生产力,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及其生产力在研究期前10 a小幅增长,后10 a明显减少。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城市化也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20 a来,陕北地区耕地资源总面积净减少42.56%;受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同期农田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了41.90%。研究对于评估陕北地区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虎林市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处穆棱——兴凯低平原,是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总面积9328.6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人,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是开发较晚的地区。 建国初期,全市仅有耕地28万亩,人口3.4万人。97%的土地为森林、草甸、沼泽、水域所覆盖。湿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8.
洪蔚 《环境》1997,(12)
印度西孟加拉邦州出现世界污染范围最广的地下水砷污染。据调查污染区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800万人,受砷污染影响的村庄有750个以上,占污染地区35%,饮用砷污染地下水人数达440万人以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惊人的广域性污染事件。国际卫生事业团体(JICWEL)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程度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耕地撂荒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在识别撂荒地分布的基础上,测度了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耕地撂荒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耕地撂荒对区域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规模为405.53万hm2,撂荒率约为5.85%;空间上撂荒地规模分布呈“T”字形空间格局,黑龙江东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地区为撂荒地主要集聚区。(2)耕地撂荒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01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因耕地撂荒损失的农田生产潜力达到1339.15万t,损失的粮食产量高达2265.6万t,损失比例达4.69%;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粮食产出损失量和损失比例最大的地区。(3)粮食播种面积、农田生产潜力和农业技术投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系数分别为-0.194、-0.025和0.006。(4)应遵从城乡融合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与政策扶植,构建粮食生产—耕地休耕空间转换弹性机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88组农田总氮(TN)地表径流试验样本,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部分(不包括土壤本底含量)总氮流失估算模型.同时,在ArcGIS平台上,估算了200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与安徽)1 km×1 km农田肥料总氮地表流失率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基于长三角地区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土地利用现状与水系等数据构建的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TN地表流失率估算模型是有效的,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20和0.744,模拟结果相对可靠.长三角地区农田TN流失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其中位值为3.36%(R50为3.09%~3.63%),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比重、施N量等;相应地,2008年流失负荷为88.1 Gg·a-1(71.9~104.4 Gg·a-1,以N计).TN流失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淮河北部及江苏东部沿海区域,流失负荷贡献最大的市依次为盐城、徐州、阜阳、亳州,共占研究区域农田肥料TN流失负荷的41%.  相似文献   

11.
湿地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全世界湿地面积86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6%。湿地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生态系统的公约,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减轻洪涝、干旱、塌方以及海岸侵蚀等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广袤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人烟稀少。事实也是如此,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63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个居民。而也正因为此,成群结队产卵的鲑鱼,漫步林间的棕熊和老虎,这些在地球许多地方已经消失的场景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一出吉林省珲春关口,就可以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景象:在中国一侧,山上有林子,而平地都开发为农田耕种了;而在俄  相似文献   

13.
闽东南地区包括福建沿海地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5个地级市辖区,1990年人口1900多万,占全省2/3,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该地区位于台湾海峡两岸,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方资源,广泛密切的侨、港、台关系,初具规模的经济开发基础,日趋完善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等有利的区域条件,该区工农业生产、出口创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国民生产额和科文教事业发展等各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是福建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溧阳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著名的丝府茶乡,区域面积1536平方公里,辖10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人口78万。近年来,溧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6.7亿元。  相似文献   

15.
拉美由33个国家组成,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拉美可谓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40%的动植物和27%的水资源。全地区4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在该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6.
上海郊区十个县总面积为5909平方公里,人口536万,耕地527万亩。郊区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市1200万人口消费量的50%;棉花产量占全市棉纺工业原料需求量的1/3;定量食油能自给有余。此外,每年还提供了占全市消售量约55%的猪肉,70%以上的禽蛋等副食品,100%的蔬菜,以及鲜奶和大部分淡水鱼。但是,乡镇工业的“三废”,农田化肥、农药和畜类污染,致使上海郊区的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给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及全市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严重的典型区域大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和2010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和增强植被指数(EVI)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大安市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安市优势景观类型是农田、草地和盐碱地,2000年农田、草地和盐碱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40.20%、19.09%和19.26%,2010年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41.69%、18.16%和19.94%。2000-2010年,农田和盐碱地面积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增加,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并且盐碱地的景观连通性增强,而草地的面积减少,最大斑块指数降低,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大安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优势度较高的景观类型分布的区域包括草地、农田和盐碱地,景观连通性强,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异质化程度低。而各种景观类型交错分布的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异质性较强。大安市2000和2010年EVI的局部Moran’s I分别为0.73和0.75,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2000和2010年EVI呈高-高自相关的地区大多为农田,这些区域的植被覆盖较好,EVI呈低-低自相关的地区大多为盐碱地,植被覆盖较差。大安市不同景观类型的Moran’s I和斑块密度(PD)以及斑块形状指数(LSI)呈负相关关系,和最大斑块指数(LPI)以及蔓延度指数(CONTAG)呈正相关关系。移动窗口法和空间自相关法的结合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安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植被覆盖的空间聚集规律,从而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HJ星数据、Landsat TM数据以及MODIS卫星数据,对距中缅边境线100公里的缅方一侧区域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发现:监测区2001-2009年森林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是森林覆盖率降幅有所放缓;监测区内每年的森林火点分布广,且燃烧过的林地,大部分变为农田,一些农田撂荒成为草地。分析认为,当地传统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也是该地区森林面积减少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印度西孟加拉邦州出现了世界污染范围最广的地下砷污染。据调查污染区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3800万人,受砷污染影响的村庄有750个以上,占污染地区35%,饮用砷污染地下水人数达440万人以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惊人的广域性污染事件。 据调查该地区饮用超过 WHO饮用水标准(砷0.01 mg/L)的人口 150万人,超过0.05 mg/L的饮用者有110万人。由于砷中毒皮肤疾病患者已达22万人。污染地区井水中砷超过0.01 mg/L的占62%,超过 0.05 mg/L的占 45%,平均 0.2 mg/L,  相似文献   

20.
森林的作用及我国现状森林,除了给人类提供木材,薪炭以及林副产品外,它对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调节温度、美化环境等等无法以经济评价的作用也正在逐渐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多少,也就自然地成了衡量该地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为18.5亿亩(约为124万平方公里),覆盖率是12.7%。我国沙漠化面积达到10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4%。如将自然形成的荒漠面积不计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