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哈密市1988—2006年经济增长(GDP)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典型大气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建立哈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哈密市SO2、NO2、TSP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基本符合标准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  相似文献   

3.
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提高消费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提高最终消费率、降低资本形成率和净出口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取决于考察时期最终消费平均增长率与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且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幅度较小,但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提高效应较显著。因此,“十三五”时期,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特别关注需求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2—2012年甘肃省统计数据,在分析城镇失业率、单位GDP能耗、恩格尔系数、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住房面积等指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基础上,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指标的互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基本结论:甘肃省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强,经济增长带动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指标的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绿色GDP”被誉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提出后一再掀起社会热评。但随着国家统计局宣布“暂不参与”绿色GDP核算数据的公开发布,绿色GDP的前景不妙。为何这个具有全社会共识的国民经济指标,在实施时备受争议,最终“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6.
以GDP的数字形成干部的“政绩枷锁”,会让干部的工作剑走偏锋。因此,要树立抓GDP增长是政绩,解决民生困难、生态环保问题同样也是政绩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袁钢明 《绿叶》2008,(12):28-33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甚微,政府应在自身的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适度调整。我们面对着经济增长的矛盾:GDP增长高于10%,是通货膨胀;GDP增长低于10%,是失业增多——通胀和失业的权衡困扰着决策。要使2008年下半年骤然变冷的中国经济转热,关键还在落实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节能减排"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高能耗、高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而环境和资源制约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10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认为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方法之一,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2):22-2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潘岳副局长在《环境经济》2004-4发表的题为:“谈谈绿色GDP”一文中介绍了㈠什么是绿色GDP?㈡绿色GDP面临着什么困境?㈢绿色GDP在国外的实践;㈣绿色GDP与公众参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强调: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地方     
《环境教育》2015,(Z1):68-69
<正>上海成首个取消GDP增长目标城市1月25日,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2015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与往年相比,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取消GDP增长目标后,上海把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报道称,上海是全国首个取消这一目标的城市。(新华网)北京将建首座废旧物资回收中心1月21日,从北京市平谷区政府了解到,平谷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态学规律,建设生态文明,打造自然资本,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滕头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滕头”的实质就是“经济GDP、绿色GDP、人文GDP”的同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策保障方面,强化生态保护的发展规划、政策的落实;强化生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激励政策;深化政府考核管理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0—2014年黄山市旅游业统计数据,运用Eviews等统计软件对地区GDP与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与地区GDP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GDP增长约0.48%;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GDP增长约0.52%。从增长弹性看,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弹性系数为4.04,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弹性系数为1.94,旅游业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开发和保护好特色资源、提升和打造好产品体系、拓展和开发好客源市场、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宇 《环境教育》2008,(7):78-78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GDP的增长,“健康”、“绿色环保”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绿色印刷也成为了保证我们健康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印刷业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减少或完全消除印刷对环境的污染,使印刷变为绿色环保印刷,将成为今后一代甚至几代印刷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核算,不能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在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水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利用恢复成本法核算其价值量。结果表明:2010—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Ⅰ类水质占比及水量日趋减少,水质等级降低后主要以Ⅱ类和Ⅲ类水为主;除Ⅱ类水外,其他类型的水质价值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江西省以水资源折旧调整的EDP比GDP平均下降了5.7%,说明以GDP为核心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过高估计了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2011—2014年江西省水资源价值平均损失为当年GDP总量的4.5%以上,说明“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经济增长是以消耗水资源换取的。2015年后江西省由水资源价值损失所取得的GDP增长率大幅下降,水资源水质价值量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在GDP增长的同时存在水资源的正外部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西省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房地产投资与GDP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views5.0为平台,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南京市GDP增长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两者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南京市GDP增长是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原因,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GDP增长波动对房地产波动具有即时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安徽肥西县GDP、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35.7%和29.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十五”末下降了37.5%和25.6%,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双增双降”彰显着该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争“百强”的扎实跨跃。  相似文献   

17.
付玉辉 《绿叶》2013,(9):5-12
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类的各类活动都会产生出数据。经济活动,产生GDP、CPI等数据;社会活动,产生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数据i日常生活,产生收入支出、劳动休闲等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庞大.并且伴随着人类活动而起伏变化.虽然存在.却无法为人所识所用。直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一状况被根本扭转。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德州市1996-2005年工业“三废”排放量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德州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模型,分析了期内经济与环境负荷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德州经济与环境仍然处于“两难”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包含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能源生产部门的Ramsey-Cass-Coopmans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认为,稳态经济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依赖于能源增长率,经济增长中有足够的能源供应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采用我国2006—2012年30个省市的GDP、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大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能源消费,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折算成碳排放量,采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计量研究,定量分析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短期内会导致碳排放与资源消耗增加,但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降低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碳排放的增加在短期内会促进GDP的增加,但长期来看碳排放的增加会制约经济的增长,且最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