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计量研究,定量识别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以耕地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但长期来看,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耕地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的增加在短期内会抑制经济的增长,但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的依赖会逐渐降低,因此建议从提高经济效率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2000—2015年为时间序列,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了该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特征;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测算方法,计算了耕地、草地和林地的碳排放量;通过IPCC能源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上海市建设用地面积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现扩张态势,年均扩张率达4.06%;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2000—2015年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1.09%;上海市建设用地面积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建设用地扩张在短期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而从长期分析来看这种正向作用会逐渐减弱。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增加会加速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增加会逐渐制约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动态模拟2022—2031年乡村绿色发展路径对总体经济、农业部门与农户的直接影响效应,对工业服务业、城市居民与资源环境(碳排放水平)的多元外溢效应以及补偿机制对各部门、各主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从直接影响来看,乡村绿色发展对总体经济、农业部门的碳排放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2)从外溢效应来看,乡村绿色发展整体上对工业和服务业的碳排放与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同样显现为正相关关系,而农业绿色创新对工业部门的碳排放与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为负相关。(3)从外溢补偿机制的影响效应来看,对农户绿色消费行为实施消费侧外溢补偿机制较为有效,能够全面提升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和减少其碳排放;对农业绿色创新实施外溢补偿机制将引致创新资源的市场扭曲;而绿色能源供给侧引入外溢补偿机制则能进一步提升其结构性减排效应,但不利于总体经济和工业部门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泽  顾莹 《中国环境管理》2016,8(3):73-76,105
国际贸易中碳排放转移关系到贸易双方的碳权分配与碳排放责任,处理好贸易出口和碳排放关系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投入产出法及模型,对我国2002—2011年出口贸易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出同比增长关系,从出口规模和结构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碳排放位居前列,行业高碳结构性特征明显;短期内出口贸易与出口隐含碳的正相关关系不会有明显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将会趋于减弱。本研究提出以碳减排为约束,转变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发展低碳贸易产品和绿色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1985—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近25年来中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期间又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1985—2002年的缓慢增长阶段和2002—201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量的长短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量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对碳排放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短期正向冲击效应有增加趋势,长期冲击效应出现减弱趋势,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构建社会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综合指数,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和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消耗的响应函数,以确定和识别辽宁省近十二年来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较低,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利用的协调关系需进一步加强。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弱,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效应日趋增加。  相似文献   

7.
李创  刘倩斐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04-1506
经历了十几年的讨论,燃油税改革方案终于在2009年出台并实施,改革后燃油税究竟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各部门产生怎样的影响,倍受关注.基于此背景,采用环境CGE模型对改革前后的两种不同燃油税税率进行了量化分析,总体研究得出:从长期发展来看,燃油税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抑制宏观经济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加工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8.
港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运用1992--2010年大连市港口吞吐量和C-DP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大连市港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大连市港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存在失衡关系,短期失衡向长期均衡回归的速度达1.7832;长期内港口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3122,短期则为0.054;港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港口物流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反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基于1995—2013年的安徽省样本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安徽省碳排放与物流业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安徽省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引起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加,使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但物流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碳排放量会出现下降。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促进物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现状,构建了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碳排放计算,发现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将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284391%;在短期内,碳排放量的变动受到当期重工业产值和上一期碳排放量的共同影响.从改革传统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财政支出、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运用VAR模型对1978—2011年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财政支出、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尽管三者受随机干扰的影响会偏离长期均衡关系,但偏离是暂时的,将分别以0.48%、-0.51%、-0.08%的修正幅度调整至均衡状态;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均是财政支出的Granger原因,房地产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支出、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均受到来自相互的正向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研究一直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高质量的城镇化有利于碳排放减少及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本文从人口、土地、经济三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三个维度高质量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当前的人口高质量城镇化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经济高质量城镇化也具有一定碳减排作用,但现阶段土地高质量城镇化增加了碳排放;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劳动力结构转型在人口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土地财政在土地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经济集聚在经济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存在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2016年的数据,利用"自下而上"法,以安徽省为例,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方面估算了安徽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并利用LMDI分解法对旅游业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进行驱动因子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变化对旅游业碳排放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旅游收入结构效应是引起省内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拉动因素。旅游人数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使安徽省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第二位原因;旅游消费水平效应与区域人口规模效应虽然也对安徽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6—2016年安徽省农业GDP和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的基础数据,核算了在此期间安徽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并利用Tapio脱钩指数分析了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在此期间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绝大多数处于弱脱钩状态,并有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安徽省应大力发展减排技术,减少柴油和原煤的消耗量,尽早实现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几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最后文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7—2013年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度量指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等计量技术探究了新疆和田地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和田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总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增加;2和田地区的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总用水量分别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和田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用水量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大,农业用水量和总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为例,对省内1991—2011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的因果原因,FDI虽在短期内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但长期是递减趋势;进口仅为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不显著。从短期内分析,误差修正模型FDI比进口的正效应更显著。相对于进口,未来FDI贡献度将不断增加,提出了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污染排放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8—2009 年各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污染排放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结构与污染排放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当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引起污染排放的增加,但当期污染排放的增加会对今后经济发展产生滞后的负面效应.投资和出口对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存在调节作用,即投资比重越高,出口比重越低,当期经济增长引起的污染排放越少,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也越小.不过,消费比重对污染排放负面影响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89-2009年期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发展经济带来的环境恶化具有滞后性;经济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污染,且这种交换是一种长期模式.然而,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增长却是短暂的,其动力很快将会消失殆尽,并长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制约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