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是一项重大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国家已经发布相关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并在长江经济带12省市全面启动编制工作,其中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是"三线一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试点城市编制实践,从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内涵与框架、技术方法、管控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大气环境质量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以期为进一步规范"三线一单"编制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12月5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规划》主要内容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实施全程管控,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一个"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南山某学院及配套项目",被指未批先建严重破坏生态,媒体披露后在业内引发热议。该项目"开工一年仍未获环保手续和施工许可",涉嫌未批先建;占用国家二级公益林"先砍后批";开山毁林建造道路引发泥石流致个别景点被埋和损毁,对所在景区植被和生态产生破坏。没有纳入城市总规划(其中包括《三亚市热带海滨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也违反了《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三亚市林地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4.
部委动态     
<正>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10月27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建立"三挂钩"机制,"三管齐下"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三挂钩"机制,即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三管齐下",即严格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深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科普宣传。根据通知,各省级环保部门要落实"三个一批"的要求,加大"未批先建"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环保规划要紧紧盯住确保环境底线的核心目标,树立精细管理、精准发力的新思维,关键就是要全面构建以流量为核心的管控体系。具体就是从总量控制到流量管控,对容量设上限,对流量划标准,对总量不放松,从而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容量设上限。质量是容量承载的呈现,环境质量目标直接决定了环境容量的大小,质量与容量是一体两面。"十三五"环保规划需要改善环境质量、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就是要以环境质量底线为准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是新疆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同时也是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十五实施期。本文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分别对新疆"十五"末与"十一五"末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差水平,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以较差和差为主,二者面积总和在全区总面积60%以上;与"十五"末相比,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呈现总体趋于稳定,局部区域有所改善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市蒲江县为例,在初步识别环境功能生态、农村、城镇一级区的基础上,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三线"约束评估结果以及现场踏勘,将环境功能一级区划分为7个二级区和31个三级区,形成一套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将"三线"内容落实到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并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一单)的环境功能分区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蓝天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环境福祉,加快改善环境质量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优化顶层设计,坚持绿色发展。2016年12月31日,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皖办发[2016]77号"文件印发了《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职责》)。《工作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安徽省环保工作的客观需要。为使社会公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工作职责》出台的重大意义和内容,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厘清工作职责,做好  相似文献   

10.
某公司所属羊东矿、大社矿和万年矿矿井水为低矿化度矿井水,矿井水利用率较低.为提高矿井水利用率,根据矿井水处理后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主要水质指标对比结果,控制矿井水入河水质主要指标,将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河道生态补水进入矿区河流.对在煤矿生产过程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矿井水...  相似文献   

11.
开展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即"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通过青海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青海省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青海省"三线一单",明晰空间布局、污染物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符合青海省实际的分区环境管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六五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地各部门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为了天更蓝,86%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约7.8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柴油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4年起,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启动,据安徽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印发的《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规定,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承担"的原则,在合肥市、六安市和岳西县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旨在加快推进大别山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办法明确,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以保护水质为目的,以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2020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三线一单”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框定了生态环境管控格局,用“线”管住空间布局,可逐步解决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问题,用“单”规范发展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关口前移提供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开发面临的生态保护红线及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2011—2017年国家公布的若干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相关法律依据,指出我国的生态保护红线从提出"生态红线"概念到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及出台相关的政策、技术要求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从时间和管控两方面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的要求。阐述了油气田开发主要面临:环境质量现状不清、现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家底不清、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尚未纳入现有HSE管理信息系统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尽快解决生态保护红线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跟踪油气田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进展、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近10年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治理模式。但在环境容量"硬约束"、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硬需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管理应逐步从总量控制转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三大战役"的先后打响,法律保障、行动计划、政府问责、质量监测等逐步就绪,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手段不断夯实。2016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将全面启动,建议从强化公众环境健康、实行区域流域总量控制、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强化市场机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管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唐山南湖富营养化问题,对南湖补给水源及湖体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春季南湖水体中TN、TP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Ⅴ类水质标准;Chla(叶绿素a)浓度呈增长趋势;补给水源对南湖水体营养物质的贡献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南湖水体水质在春季期间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对唐山南湖外源和内源加以防控,避免藻华暴发。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76.6%8月30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019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76.6%,比2012年增加12.9个百分点。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8份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2020年第一季度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此次复核的环评文件共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审批部门审批的101份建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4年起,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启动,据安徽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印发的《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规定,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承担"的原则,在合肥市、六安市和岳西县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旨在加快推进大别山流域水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办法明确,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以保护水质为目的,以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设立补偿资金,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经济利益关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红线是一条碰不得的"高压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此之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总体要求、原则、范围和措施,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时间表。《安徽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