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用环境与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评价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确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对系统间协调度的研究,完成对区域环境的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建模思想、建立模型,完成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优化模型的实现.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式建立的定量分析优化模型,打破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改善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国外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群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75-384
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的研究将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生物物理模型整合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考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采用遥感与计算机建模技术,结合多种生态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模拟、优化生态-经济系统。它的研究范围从整个系统的管理和全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可持续性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可持续使用等等,为分析可持续发展而按照不同的论题建立不同的模型框架。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的建立是今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侧面,生态经济学要想取得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必须应用整合的方法深入探索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态与经济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论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建立了大连能耗率的演化模型;运用污染物排放当量计算法,测算出大连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当量,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当量的演化模型;在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大连经济增长模型;将自适应控制论引进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从压力-状态-响应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控制体系。对大连2020年的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及其控制轨迹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军  邹骥 《环境保护》2005,(1):49-53
本文介绍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评述了典型的应用实例并简要归纳了在环境经济研究中所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特点及分类,指出今后此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进步拓展:在分析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成本的同时也考虑这些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在区域层次上的应用;对重大社会事件或活动的环境与经济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然而,环境影响难于计量以及其非商品特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造成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忽略了对环境影响的外部性。本文开展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计量研究,通过采取费用效益分析和环境价值评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实现从经济角度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真正做到在项目经济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环境资源的日趋短缺问题的出现,环境资源也逐渐显示出其稀缺性。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环境资源价值估算是环境核算的核心问题。环境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对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探讨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现状、理论及其评估方法。在总结现有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能值分析方法来客观核算环境资源价值,从而能够更接近环境资源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文章选取了乌鲁木齐市环境与经济相关的18个指标,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2006~2009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这几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优良。  相似文献   

8.
开远市生态—经济规划研究总体设计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第一层次是总体发展战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总体模拟分析,具体研究发展战略、现行政策和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的趋势分析和比较,并用综合评价法模型优选总体规划方案。第二层次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和排污水平、环境与经济调发展的宏观对策,制定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第三层次是研究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谋求开远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应牛津大学绿色经济研究院的邀请,笔者于2009年7月28-8月2日在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参加了第四届绿色经济年会,受益匪浅。 绿色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经济学分支和实践活动,它是运用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广义上讲,它针对全球环境变化和贫穷化等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促进社会、环境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调整与环境政策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达 《环境保护》1998,(11):38-40
经济结构高速是新时期环境与发展共同关问题,本文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和环境政策的发展真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研究经济结构如何影响环境以及在经济调整和产业政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对当今的环境与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不同类型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是当前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特点,在分析识别规划经济增长和用地布局方案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以产业和用地为基本评估单元,综合运用蒙特卡罗随机采样技术和HSY算法,并将其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了基于结构与空间不确定性分析的城市规划环评方法和系统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项目费用效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费用—效益分析原理出发,结合微观经济理论及环保项目特点,通过分析与归纳建立环保项目费用效益量化评价模型,落实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保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达到得以对环保项目作出经济分析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二氧化碳减排共识的背景下,探求“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间相互关系.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处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区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式的不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相互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扶持第三产业,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来实现,本文对我国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对孪生兄弟。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则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质量。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对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并对环境问题进行SWOT分析,以期找出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良性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鹏  张俊飚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1835-1845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探求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测度中国30 个省份1998—2010 年的森林碳汇,采取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技术,考察并预测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当经济可持续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9%的力度调整至均衡状态,且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及VAR面板模型结果验证了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正的双向互动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显示,经济增长对森林碳汇发展的稳健性产生微弱的正向冲击,而森林碳汇发展在短期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产生显著的正向生态冲击。据此,提出了加大财政对碳汇森林的政策扶持、树种与造林模式相结合、建立并完善碳汇计量与监测机制、完善投融资渠道、加强森林管理等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of the Policy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EA),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ar richer, more diverse (at macro level),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EA and integration with decision making. 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analysis of PEA through different hierarchies of assessment. Stemming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cy, a concept of PEA hierarchies is proposed including the uppermost PEA, upper-lower PEA, and lowermost PEA. Afterwar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hierarchie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aims,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methods. The evaluation of the policy environmental impacts from different lens helps solve the complexities of policies and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of PEA.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提取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在分析共同影响因子对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作用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相对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具有不同的增长维度,环境变化中的规模效应依赖于经济系统中资源要素的投入水平,而驱动经济增长的技术变化因子仅仅是引起环境变化技术效应的一个方面,环境系统的技术变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经济系统主导形成二者倒“U”型的数量关系,而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进一步决定了在何种污染程度上穿越环境高山;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对速率具有广义分维性质,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负异速生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苏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生态环境良好,但区域生态化发展仍面临着产业亟需转型升级、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制约.优化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是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园区和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了生态化发展的途径,并从产业改造和结构提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加强产城共建等方面加以展开,可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光伏发电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也是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方式.为了探讨光伏发电项目对政策的依赖性及其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采用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模型开展研究,并开发出平准化度电净现值(LNPVE)模型用于研究光伏发电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将上网电价与补贴作为效益指标引入LCOE模型,即得到LNPVE,LNPVE为折现度电收入和折现度电成本之差.LNPVE模型不仅能将政策因素引入经济效益分析中,同时还能考虑效益变动,从而分析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以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为案例的分析表明,从LCOE模型结果来看,案例项目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然而从LNPVE模型结果来看,现行补贴上网电价下案例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仍存在不确定性,且这种不确定性随着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退坡”政策的出台而有所强化.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案例项目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政策因素,再者是经济因素.若案例项目以无补贴标杆电价平价上网,则需将单位造价降低19.3%或者年利用小时数提高14.8%;若要进一步实现以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价上网,则需将单位造价降低97.0%或者年利用小时数提高182.1%.因此,应当针对光伏发电特别是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实施必要的电价补贴,将补贴“退坡”与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相结合,并将有针对性地提高补贴效率作为光伏电价补贴的重点,同时高度重视技术改进及推广应用和运营维护的成本降低及质量提高,以持续实现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消费和环境的关系,从绿色消费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在绿色消费中,环境伦理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苏州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环境价值观和环境利益导向型绿色消费认知,来测量个人环境伦理观对绿色消费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利益导向型绿色消费认知与绿色消费态度,环境价值观和环境利益导向型的绿色消费认知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