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但有少数机动车驾驶人无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为逃避法律追究和民事赔偿逃离现场,给受害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生理及经济负担。笔者综合分析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对肇事逃逸犯罪  相似文献   

2.
救护车在执行救护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或驶离现场是否是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后驶离现场并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所以不属于肇事逃逸。1999年4月29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特种车辆在执  相似文献   

3.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____责任。A、减轻B、免除C、抵消  相似文献   

4.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6.
热线咨询     
编辑同志:我单位是外商独资公司,一职工于2003年6月20日在下班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未报警,是路过的的士司机报的警,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公司已按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相关规定给该职工投保,但到目前为止,交警大队因无线索而无法认定责任,造成我公司无法向劳动行政部门申报认定工伤。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请问:交警大队是否可根据此条进行责任认定?是否应由逃逸的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该职工的各种待…  相似文献   

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交警部门举办全省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折射出参赛队伍的业务素质。笔者试图通过对竞赛和竞赛效果评价,提示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的“证据意识”。一.场景设置选择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作为竞赛项目,是交通事故现场储存着交通事故发生和发展的原始信息,保留着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过错(犯罪)行为的证据,而交通事故“证据”以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机动车交通事故自行撤离现场赔偿处理办法》于1月1日施行。《办法》规定,凡6时至20时发生的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迅速将车辆撤离到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地点,立即报“110”(或“120”)备案,并向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春 《安全与健康》2005,(8):36-37,39
近年来,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频发,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国家和个人财产严重损失,而且由于破案率不高,致使受害当事人及家属得不到赔偿,肇事逃逸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的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成为当前事故处理工作中群众上访申诉的集中热点。  相似文献   

11.
救护车在执行救护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或驶离现场是否是逃逸行为?  相似文献   

12.
深夜追凶 4月11日晚22时,华安交警“122”报警台电话骤然响起,群众报称在华安城关加油站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人当场死亡,肇事车辆逃逸,车号不详。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07,(1):7-7
岁末,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科接警:三元区国道205线2241km+200m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一名推人力板车的老人被撞当场死亡,肇事车辆逃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_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A、基本事实B、受伤情况C、联系方式2、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_边行走。A、右B、路C、外3、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_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A、抢救B、保护C、移动.4、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_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  相似文献   

15.
交通肇事犯罪一直以来是公安交 通管理部门重点打击的行为。而最高人 民法法院于2000年出台的一份解释, 引出了一些无法逾越的理论问题,使执 法者无法理解。为此,笔者试结合实践 就交通肇事逃逸有争议的问题谈点看 法。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根据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交通事故 处理程序规定》规定,是指发生交通事 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  相似文献   

16.
被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输保险索赔事宜基本程序如下: (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及时报案,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如果自身受伤或有其他情况无法完成上述事项的。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办理书面报案,填好报案登记表,由理赔人员审核无误后领取《出险证明》和《出险通知书》,认真填写。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事故中,有不少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侥幸的心理肇事逃逸,不但使自己遭受牢狱之灾,同时也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可谓人财两空,那么保险公司在交通肇事逃逸上,是否应当拒赔?本文就此小做评析,望读者多多斧正。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投入高、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逻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科学相关原理,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警情综合信息、驾驶人行为与逃逸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准确掌握车辆或驾驶人局部特征,从而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的查缉信息,使警务行动实现精确用警、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目标。笔者给出了利用动态分析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流程和步骤;指出提高办案水平,迫切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研发专门系统,强化信息研判。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民警来说,最轻松的时刻莫过于结案的那一瞬间。可是,安溪县交警大队民警在面对2月20日逃逸案件货车司机的自首,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这起交通事故说起。 2008年2月20日2时许,安溪县交警大队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在魁斗镇蓬诞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报案人称“肇事现场有一个人趴在路上,流了很多血,不知是死是活。”  相似文献   

20.
血案发生 2009年7月8日20时许,夜色沉沉,福建尤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陈某亮报案称:其父亲陈某明在联合乡吉木村路段被摩托车撞倒,死于现场,肇事车辆逃逸。案情就是命令,县局副局长、交通管理大队长乐培川接到值班民警的报告后,立即启动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紧急处置预案,在现场成立“7.8”重案组,指挥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