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天地一体化”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是尾矿库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尾矿库存在的环境风险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了基于遥感监测和地面调查为一体的"天地一体化"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特别考虑了外在地理时空环境因素和内在管理方面的控制机制因素,具有很好的时空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尾矿库运行管理者对降低环境风险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模型的选取上采取相对评估模型,可操作性强。通过在贵州的示范应用,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建立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
尾矿库环境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与尾矿库环境风险中对污染事故有影响的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尾矿库环境风险固有风险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该模型里,就尾矿库环境风险固有风险性评判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等级划分以及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油气长输管线穿越河流处的环境风险等级,提出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矩阵的管道穿越环境敏感点风险评估方法.根据风险矩阵的基本原理,以肯特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穿越处的管线风险,叠加环境敏感点的自身风险,对管线穿越河流敏感点处进行风险评估与分级.以中国某输油管线为倒,评估管线穿越的6处河流并依据得分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对管线穿越河流的风险管理、制定具体的维护维修和整治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面临着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凸显的问题,导致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次 高、影响范围广。文章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研究和环境事件机理分析,建立地市级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 出风险等级划分模型。以环境风险优先管理为出发点,确定基于空间地理网格的评估单元、风险量化分级、风险表征 技术。以烟台市为例,应用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将其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风险可接受的4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炼化企业气相连通罐组存在群罐重大火灾风险,需要采取系统评估、层层设防的思路进行防控。采用HALOPA技术,结合中国石化风险矩阵标准,建立基于风险的气相连通罐组重大燃爆风险控制准则、不同罐容的事故后果等级划分标准、各类保护措施的风险消减因子和燃爆事件可能性评估方法以及相关重要设计要求。案例分析表明,VOCs气相连通罐组群罐燃爆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可对群罐火灾风险进行快速量化评估,可用于气相连通罐组的风险评估和工程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6.
绘制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程序图,根据程序图,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分析计算化学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和风险等级划分4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面临着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凸显的问题,导致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文章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研究和环境事件机理分析,建立地市级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风险等级划分模型。以环境风险优先管理为出发点,确定基于空间地理网格的评估单元、风险量化分级、风险表征技术。以烟台市为例,应用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将其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风险可接受的4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通过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这两个方面建立炼化装置过程风险预警模型。对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指标化和数值化,建立过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炼化装置定量风险分析(QRA)的结果,建立炼化装置风险预警矩阵,实现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结果指标的矩阵展示。对应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实现炼化装置的过程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9.
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流域生态风险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框架,从风险评估三要素风险源-生境-受体出发,构建了危险度-脆弱度-损失度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综合模型的构建、指标体系选取、等级体系划分与评估单元确定等内容,并以太湖流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生态风险整体以中等风险为主,呈升高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8年高、较高生态风险所占面积比分别增加了0.39%和5%.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管理、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四方面构建了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将环境风险等级分为三级,并将其应用于某集团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各企业主要环境风险、判定环境风险等级、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建议,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石化行业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采用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安全投入与产出效益最大化的新型理念和体系,介绍了过程安全承诺、风险认知、风险管理、持续提升4个核心理念及所包括的关键核心要素,并对风险认知的量化标准包括风险矩阵、个人风险及社会风险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常用风险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国际上新出现的、有发展前景的基于CFD的风险评价方法、临床风险与失误分析(CREA)、SHE评估等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对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并提出了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从而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浅谈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营理的概念、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相互关系。并介绍了西方国家用风险概念制定环境政策的情况。认为环境与健康的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展望了对有毒化学品进行研究和管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有毒化学品管理的科学基础——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所涉及的问题有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定性风险评价与定量风险评价的区别,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终点及通用程序,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7.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能够指导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是防范和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重要方 法。文章分别从风险物质数量、风险诱发因素及风险防控能力角度,构建了化学品源、大气排放源、污水排放源、危 险废物产生源和累积性风险源等5类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从复杂程度及社会敏感性角度构建了环境敏感受体风险 表征方法,基于单元划分—风险叠加—多元分析流程,构建了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估和区划方法。以沈阳市浑南区为 研究对象,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风险区划。通过主要环境风险源和敏感受体识别,得到了浑南区环境风险分布 图。基于主成分分析,将浑南区分为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4个风险区域,主成分分析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可直观表达各分区的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风险系统理论的区域环境风险优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风险系统理论,构建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的层次结构模型与指标体系,提出区域环境风险综合指数由风险源危险性指数、控制机制有效性指数、受体易损性指数组成。通过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析,依据区域环境风险综合指数数值,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地区及环节。同时对常州市新北区进行了实例分析,将春江镇确定为优先风险管理区域,明确了该镇进行风险管理的优先环节,并基于量化的风险分析提出风险管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择具体案例对液氨储存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不同大气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泄漏液氨蒸气的影响范围和浓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液氨急性毒性准则将案例的计算结果进行危害分级,可为该项目安全规划和决策的制定以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如何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和详细的指导性建议。在许多的建设项目报告中,两类评价混淆严重,不利于突出两类评价各自的重点,也不利于风险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对两类风险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间的相关性和相异性。为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价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指明了各自具体的内容和重点,促进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