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铬元素的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进行研究,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包括石墨管的选择、石墨炉最佳升温程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研究数据,分析了农区、 半农半牧区、 纯牧区农户替代生计选择的结果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替代生计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①在替代生计的选择上,纯牧区农户主要选择特色产品加工、 做生意、 现代畜牧业,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户主要选择做生意、 外出打工和旅游服务业;②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表现出生计路径依赖性、 区域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③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偏好受生计资本的影响,自然资本、 社会资本、 家庭整体劳动能力、 家庭整体受教育水平、 家庭拥有的牲畜数量、 户主的学历和年龄分别对不同替代生计的选择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应深入了解农户选择替代生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设计相应的转型政策促进农户尽快提高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根据地军民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其人数总计16人。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革命,主要受进步刊物、友人党员和学生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转变与人生选择,对当今学校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弹用聚酰胺材料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聚酰胺材料老化试验为例,讨论了储存寿命预测的分析技术、试验设计技术;提出了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素包括试验样品选择、考核性能选择、试验方法选择、产品环境剖面分析、热老化温度确定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疏浚和裁弯取直等办法对巢湖航道进行整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巢湖的生态环境,但工程施工也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必须在施工时段的选择、航道走向的选择、抛泥距离的选择、抛泥场地的选择和污泥处置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加大环保投入,落实环保措施,以使巢湖航道整治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研究,从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可评价性、大纲要求等方面探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并提出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其中包括竞技项目的重组、各种资源的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利用、课堂的生成内容的挖掘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选择     
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从即将降临人间,面临第一个选择是产院,以后是入托、上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从校门跨入社会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等。人在旅途,有着大多的机遇,太多的选择。风雨兼程人生路,“选择”二字伴我行。 今天,我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四化建设,国家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当前处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一控双达  相似文献   

8.
针对关于城市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探讨问题,提出选择治理手段来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如光催化技术、物理吸附技术、高温熏蒸技术、臭氧和空气负离子净化技术,探讨了室内污染治理存在的误区,包括过度信赖活性炭、过度信赖植物吸附、受产品宣传误导,提出了如何选择室内污染治理手段,主要包括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根据装修材料选择治理手段和根据房间的布局及使用功能选择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四氯化碳显色目视比色法测定溶解氧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时分析方法中,标准试剂的选择,萃取剂的选择,碘化钾(K1)用量的选择,及稳定性实验,消除干扰实验,环境温度实验,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实验,表明此方法快速、准确、分析结果直观、适合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2):117-119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本文试图通过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选择、教法选择、组织形式选择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五个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加以整理与剖析。研究结果认为,教学理念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从"学生学会学习"到"学生会学习",组织形式上要从整体性过渡到灵活教学上,课堂教学评价上要从教师主体转变到学生主体上。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刘洋  申玲 《环境工程》2020,38(12):130-137
建筑垃圾处置存在处置面窄、处置率偏低等问题,同时缺乏高效的处置设施网络。考虑固定式处置设施及移动式处置设施的协同,构建了结合生产及需求的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网络。首先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角度分析2类处置设施选址的主要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固定式处置设施选址及移动式处置设施可行选址,进而通过建立区域总成本及社会负效应最小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得出本期移动处置设施选址,根据后续各期数据测算移动处置设施的动态选址及服务范围,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为例建立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网络,以验证此模型有效性。可实现建筑垃圾高效资源利用,减少邻避冲突,并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构建区域建筑垃圾处置网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燃煤企业低碳化现状和利用污泥资源化的可能性。针对目前燃煤企业处置污泥缺少系统规划、缺少政策支持、缺少处置监控、缺乏处置技术规范和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污水处理行业污泥处置,强化落实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政策,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监控、技术规范和污泥处置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等燃煤企业大规模资源化处置污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医疗废物的污染问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现场视察和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的资料。提出了可行性处置措施,利于环境保护,利于医疗废物收集体系的完善和收集、处置、运行机制的合理社会配置,使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医疗废物应以"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交由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处置,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使医疗废物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污水厂污泥处置方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目前污泥处置现状,讨论各污泥处置方法的优缺点,对污水厂污泥处置方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指标,建立污水污泥处置方法综合评价决策模型,确立目标层和评价指标层影响因素权重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污泥处置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处置方法的综合排序。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的技术现状,对现行焚烧、安全填埋为主体工艺的处置技术体系和等离子体处置技术的特点、处置应用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大力研究开发危险废物等离子体处置国产化技术装备,逐步建立焚烧、等离子体处置、安全填埋3种主体工艺共存并相互匹配、补充的技术体系,并对研发的关键技术、实施措施及组织形式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开展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工艺升级的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分析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理化性质及特点 ,综述了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目的及处理现状 ,中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常规方法和我国污水厂污泥处理特点。并对目前中国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报废显像管的处理是报废电视机处理的关键步骤,分析了显像管屏、锥玻璃的结构组成,概述了报废显像管环保处理的几种方法,介绍了适用于报废显像管玻璃环保处理、再生利用的实用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对污泥的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常规污泥处置目标和常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的方式、污泥焚烧的方法、污泥土地利用的措施.同时对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污泥干化后进行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最终处置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北京市近几年来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其变化趋势,对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