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威胁。合理地治理滑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而合理的力学参数对滑坡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反分析方法对水井坪滑坡参数进行分析选择,并参照同类滑坡确定该滑坡的参数,为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沪蓉国道恩施付家坡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沪蓉国道是我国东西向一条重要的主干线,是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对西部开发与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主干线恩施付家坡滑坡与付家坡隧道相邻,对沪蓉国道的施工与安全运营存在着安全与质量隐患。本文采用推力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沪蓉国道付家坡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滑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钦崇高速某顺层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已查明的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分析评价了该滑坡体的成因及稳定性现状;根据钻孔资料提供的岩土体和滑面的参数,并结合参数的反算,得到了滑面的c、值,最后计算得到非正常工况下(暴雨)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为0.91,说明当遇到长时间暴雨时,滑坡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治理。根据对该边坡的地质模型分析和对其进行的定量力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4.
滑坡是人类安全活动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而滑坡的防治也是灾害治理工程的热点问题。在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最优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将具有线性目标规划特点的多属性决策与滑坡治理方案优选相结合,充分考虑决策属性之间的权重关系,研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并基于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建立了基于上升有序加权欧氏平均(AOWEA)算子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模型。通过系统地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得出决策方案综合属性效用值,进而对某滑坡治理实例的4种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滑坡治理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滑坡治理工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汶川地区大型滑坡体的特点,取龙门山系的一处大型滑坡为例,结合前期勘察的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对该大型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滑坡的发育条件及其分布特征,同时对滑坡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开展了滑坡稳定性系数和推力计算,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滑坡总体稳定,局部有失稳的可能。在未来持续暴雨的作用下,可能出现局部变形加剧,稳定系数进一步降低,考虑到G213线对汶川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一定的工程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最后结合滑坡的特点为其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室内试验数据,同时利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进行反分析,并结合勘察资料,得出了三峡库区该类型滑坡抗剪强度参数与滑带碎石土含量之间的统计规律,以此综合选取渣口石滑坡的抗剪强度参数,从而为该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川地震灾区某滑坡体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出发,在分析了该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滑坡结构特征及威胁对象,对该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比选,选取5个比较因子进行定性分析,最终得出了其治理工程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滑坡治理工程中长锚索安全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尽可能减少被锚固的土体或岩体的扰动,并通过锚固措施合理地提高可利用岩体或土体的强度。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最高效的和最经济的加固技术。长江三峡库区是滑坡、崩塌等环境地质灾害高发区,目前大吨位长锚索已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中,本文就三峡库区某滑坡治理工程1000kN级长锚索的安全施工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安全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是认清滑坡变形发展过程的基础,也是制定滑坡治理工程方案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迭部县黑多2#滑坡进行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在对滑坡坡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并通过FLAC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黑多2#滑坡为一牵引式堆积体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型,其变形破坏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内在因素的控制影响,而且还受到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动力因素的诱发影响,因此认为该滑坡的治理思路必须是在控制堆积体变形的基础上做好坡体的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延涛  刘高  康胜  毛深秋  崔凯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80-384
秦峪滑坡是国道212线上最严重的滑坡之一,以前对其研究程度较浅,认识深度不够,导致该滑坡至今未得到有效治理。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在大量现场调研、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该滑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秦峪滑坡是一个在断裂带基础上发育的一个多层次、多期次大型滑坡群组合体。同时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角度,恢复演化时序,建立了滑坡的时空格局,并进而探讨其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获得了秦峪滑坡客观的本质认识,为国道212线秦峪滑坡的治理以及拟建兰州—海口高速公路的选线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