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1999年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批准到现在,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已经有14个,生态省建设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勇于创新,促进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然而生态省建设不同于单项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其内容相当广泛,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深刻领悟生态省是一种发展目标,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中国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生态省建设论坛已成为大家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区域协作的平台。海南是第一个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因此,在海南省举办生态省建设论坛具有特殊意义。本次论坛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结合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对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省建设的内涵,丰富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关于在生态省建设中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已有近半数的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创建工作.实践证明,生态省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手段,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起到重要的资源调控作用,从而推动生态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阐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途径,并结合生态省建设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7,(3A):1-1
从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0省市,到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5省市,生态省建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更加深远,越来越多的省份关注和投入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生态省建设论坛已成为大家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区域协作的平台.海南是第一个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好生态省 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省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开创性的事业。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去攻关.而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深入认识建设生态省是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7,(5):1
从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0省市,到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5省市,生态省建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更加深远,越来越多的省份关注和投入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省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省域、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省建设已经和正在发挥着日渐显著的作用,初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面对生态省建设的挑战,河南应该怎么建设生态省?  相似文献   

9.
云南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已经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进行调查和研究,针对云南省的实际情况,为云南建设生态省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已经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进行调查和研究,针对云南省的实际情况,为云南建设生态省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烈 《世界环境》2004,(1):65-66
古徽州,含今天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和绩溪、婺源六县。其中,绩溪已属宣州市,而婺源则隶属于江西。自宋朝至清朝中叶,以上述地区为核心,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它包括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篆刻版画、医学、徽剧等。尤以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皖南前南华纪岩石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层构造区划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前南华纪岩石地层层序、宏观特征、沉积环境、原始构造环境。综合垂向序列的时间特征、原始构造环境、构造界面、将前南华系划分为两个构造层。第一构造层为蓟县纪-青白口纪早期弧后边缘盆地沉积。第二构造层为青白口纪晚期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岩。并以此为框架,对相邻地区的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规划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公路环境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为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最新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RS(遥感)技术编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公路环境保护规划,对区域性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安徽数字测震台网地震编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测震台网数字化系统运行以来,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震震相分析均在数字化记录波形上进行标注,地震发生时刻、经纬度、震级由软件自动计算,生成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数据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台网子台数量增加,地震定位更加准确,在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乔木林固碳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安徽省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为依据,对安徽省不同类型乔木林固碳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种乔木固碳能力依次为: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防护林;不同发育阶段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为: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过成熟林;不同优势树种组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不同优势树种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是:杉木林(马尾松林(杨树林;同时,得出相同龄组但不同优势树种或相同优势树种但不同龄组的乔木林固碳能力也不同,其中杉木的幼龄林固碳能力最大,达到19.75 t/(hm^2.a)。  相似文献   

16.
煤气层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提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设想,即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积极建设,为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地处华北、华南板块的交变地带,沉积单元和生物群落均非常复杂,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发育较全并含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化石和遗迹化石等.该省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以分布广泛,类型众多,保存完好,科学意义重大为主要特征.本文重点探讨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分布特征、赋存特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生物化石类型,对该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数字化地电场FFT频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安徽省地电场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地电场在磁静日和磁扰日的显著周期不同,静日以24 h、12 h、8 h和6 h最为显著,扰日则以4.8 h、4 h显著;一个月的地电场中最显著的周期为12 h和12 h附近。不同台站相同方向的地电场数据具有相似的频谱,可以根据地电场的频谱来判断地电场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庐枞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井边中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年来地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1)沙溪铜(金)找矿靶区;(2)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3)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气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有利于安徽省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对安徽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现状进行了分区域、分行业的统计,系统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安徽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安徽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