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噁英可在环境中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发现二噁英以来,各国学者针对二噁英排放控制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化学抑制剂可从根源上抑制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现有控制策略,指出采用抑制剂的优越性;综述了二噁英抑制剂种类及抑制机理,包括常用的氮基/硫基抑制剂、碱性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并特别阐述了新型磷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各类抑制剂在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思路。而实际焚烧工况复杂多变、抑制剂对二噁英的控制效果不稳定,难以达到小试实验效果,因此抑制剂在实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仍需深入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二噁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生活垃圾焚烧事业的蓬勃发展,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噁英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择合适的控制技术手段来使二噁英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是垃圾焚烧厂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垃圾预处理、炉内燃烧、尾部烟道、烟气净化及飞灰稳定化五个方面综述并总结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二噁英控制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并提出了今后二噁英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处置村镇垃圾的小型热处理炉运行不稳定、排放难以达标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村镇垃圾热解气化炉(30 t/d),并对其系统烟气及炉渣的二噁英生成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渣中的二噁英浓度为0.723 μg I-TEQ/kg,可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的要求;在正常喷射活性炭时尾部烟气二噁英浓度为0.029 ng I-TEQ/Nm3,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气化燃烧过程的烟气二噁英原始排放浓度较低,低温异相合成反应是该垃圾炉烟气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在质量浓度分布上占优势的为高氯代PCDD/Fs,对总毒性当量起主导作用的为2,3,4,7,8-PeCDF,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村镇垃圾热解气化规范处置提供示范,并为热解气化炉二噁英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有效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产生二噁英污染的概况,为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对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节点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再生锌二噁英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鲁强  党小庆  吉硕  刘旭东  翁彦  李旭  李世杰  王赫 《环境工程》2023,41(2):188-196+218
针对垃圾热解烟气中二噁英排放不达标的现象,在分析垃圾热解机理及二噁英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供氧、分层控制二噁英的方法;并采用数值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炉内气流组织及垃圾热解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热解炉内部气流整体分布较为均匀,能够保证垃圾稳定热解。热解炉沿轴向方向上存在温度分层,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但燃烧层与热解层之间的过渡层存在二噁英合成气氛;热解炉温度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整体吻合较好;空气过剩系数为0.3时热解炉运行情况更有利于减少二噁英的产生。现场试验发现,热解炉出口烟气中除颗粒物浓度超标外,其余常规污染物及二噁英排放浓度均满足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而市面上常见炉型二噁英出口浓度为0.44 ng-TEQ/m3,超过GB 18485—2014限值0.1 ng-TEQ/m3;2种炉型试验结果对比证明,在热解炉布气均匀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供氧、分层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烟气中二噁英的生成。该成果可为生活垃圾低温热解过程二噁英的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和二噁英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在我国正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但焚烧也带来二噁英污染,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文章介绍了二噁英的结构、性质和形成机理,从焚烧前、焚烧中、焚烧后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所发展的对二噁英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排放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二噁英污染防控对策。基于制浆造纸行业中二噁英的产生环节和污染控制方法展开探究。在二噁英的定义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产生过程、产生量以及释放途径,并阐述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控手段,包括制浆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原料防腐和纸浆消泡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以及高氯漂白替代工艺二噁英污染控制3个方面。最后,对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二噁英在水泥脱氯预处理过程中的迁移特性以及在水泥窑内的热降解特性,依托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线,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洗脱氯预处理和水洗后飞灰向水泥窑投加的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烘干烟气中和水泥窑窑尾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浓度低于GB 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中所规定的标准限值(以I-TEQ计)为0.1 ng/m~3,结晶氯盐中二噁英含量(以I-TEQ计)仅为2.8 ng/kg;以每h进入水洗罐的原飞灰中所含二噁英量为100%计,经过水洗处理后,99.97%的二噁英仍留在脱氯飞灰中,仅有0.08%和0.14%的二噁英分别通过烘干废气和结晶盐排出;以每h投入水泥窑窑尾烟室的飞灰所含二噁英为100%计,仅有0.82%、0.13%和0.002%的二噁英分别随窑灰、熟料、烟气排出,飞灰中的二噁英在水泥窑内的消减率达到了99%以上,实现了较为彻底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再生铝生产过程中二噁英成因及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再生铝生产工艺、二噁英生成机理,原物料铝渣中含有未完全破坏的PCDD/Fs和"熔炉"中形成的以及"从头合成(DeNovo)"二噁英形成的3种途径。有针对性地采用源头减污、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等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二噁英减排,从再生铝生产及治污工艺设备入手,提出再生铝二噁英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为业内人士及环境管理部门二噁英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噁英类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是城市中二噁英类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控制焚烧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的三种形成途径:原始垃圾中存在二噁英类、从头合成、前体物形成。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二噁英类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物、反应表面、催化剂、温度、烟气环境、氯源、水分),从而为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首批持久性环境污染物之一,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危害性。对二噁英类化合物进行监控和防治一直是各国环境政策研究的重点任务,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也是国内外科学家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近年关于二噁英类化合物文献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标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化学检测法和生物分析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建立灵敏度更高、实用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为我国开展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完善监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以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3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初步筛选出的双布袋活性炭吸附技术、硫及硫化合物抑制技术和硫及硫化合物抑制技术+活性炭固定床反应器技术等10项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口恶)英控制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硫及硫化合物抑制技术+活性炭固定床反应器技术组合综合得分最高(0.4831),为目前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口恶)英最佳控制技术.鉴于目前我国部分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口恶)英排放不达标的情况,建议分布于农村的小型垃圾焚烧炉优先考虑采用此技术组合.我国各地区的垃圾焚烧企业可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炉型和工艺等实际情况,采用本文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控制技术评估,筛选出适合本企业的最佳二(口恶)英控制技术,以有效控制我国垃圾焚烧二(口恶)英排放.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与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氯二苯并-对-二■■(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质,垃圾焚烧又是大城市中引起二■■污染的主要来源。文中介绍了如何加强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二■■的产生和排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二噁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并就在垃圾焚烧中如何控制二噁(口英)的产生及焚烧后残渣、飞灰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三家钢铁企业烧结机为例,对排放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监测,分析各组分的含量,进一步研究排放废气中二噁英的种类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依据现行的标准二噁英排放浓度达标,但是南京的排放水平远高于国外排放水平。分析成因,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的二噁英主要是在料层中生成的,主要以多氯二苯并呋喃存在,为减少烧结过程二噁英的生成,可以从改变工艺、控制原材料和增加处理设施等方面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气态氯化氢的形成,防止再合成物和其它前驱化合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噁英(dioxin),是一类毒性很强的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二噁英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二噁英的危害也日益关注。文章从二噁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毒性机理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二恶英的结构、毒性,并论述了电弧炉冶炼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途径,重点对电弧炉尾气处理技术中,几种二恶英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节能方面的比较,提出了电弧炉炼钢工艺中最节能的二恶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