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鼎湖山地面臭氧、氮氧化物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给出了1996年夏季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太阳紫外B辐射、地面臭氧、NO、NO2浓度的观测结果,对影响地面臭氧、NO、NO2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的日变化要复杂一些.晴天和阴天条件下,UVB因子与q1、q2、q3、q4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ln(QUVB/m)=a1q1+a2q2+a3q3+a4q4+a0.说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是决定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轨迹模式模拟近地层臭氧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在多条轨迹上应用轨迹模式,以实现对固 区臭氧浓度日变化的模拟,应用该方法对北京燕山石化炼油厂地区的O3浓度日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吻和。进一步模拟了当地的臭氧生物特征,并讨论了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O3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说明削减NOx的排放量是控制该地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关键,而降低燃烃和芳香烃在排放物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控制该地区光学烟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大气中NMHC,NOx,O3和SO2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上海市大气中光化学主要污染物如NMHC、NOx、O3及SO2等的日变化监测,发现NOx、O3的日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高浓度O3多出现在晴朗少云,气温较高的大气条件下同步监测发现,O3与NOx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5;dmj SO2gn NMHCe tve vb r ghd sh ud ,sh ud txi ovt r=  相似文献   

4.
利用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研究了2019年11月在广东珠海出现的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前后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平风向风速及垂直风速对近地面与边界层上部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11月13日的臭氧污染以低风速条件下 臭氧局地生成为主;2019年11月14日的臭氧污染以夜间残留悬空臭氧向下输送叠加地面生成为主.入夜后若近地面水平风速较小,则不利于近地面臭氧清除,地面臭氧浓度下降缓慢.若夜间边界层内存在上升气流,则有利于悬空臭氧残留的维持;若日间边界层内出现下沉气流, 则会导致残留悬空臭氧沉降,进而与新生成的臭氧叠加,加剧地面臭氧污染.污染过程中,若水平风速上升,边界层上部臭氧浓度下降不如 低层明显;若水平风速下降,边界层上部臭氧浓度上升响应也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流分型法的地面臭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2016年地面臭氧观测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观测及大尺度再分析资料,选取日最大8h臭氧浓度指标,分析臭氧浓度,局地气象要素以及大尺度环流因子的关系,并将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析方法与逐步回归模型结合,建立臭氧浓度逐日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杭州地面臭氧浓度呈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两季杭州臭氧平均浓度较高,为臭氧超标易发时段,其中5月臭氧浓度超标频次最高.地面臭氧浓度受局地气象要素影响显著,其中总辐射和日最高气温与臭氧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和降水则呈负相关.在客观分型得到的10种环流型中,杭州全年受反气旋环流控制的概率最高,占26.5%,受西北气流环流控制的概率最低,仅占0.6%.在南风型环流形势下,杭州臭氧浓度超标频率最高,达23.8%,北风型环流形势下的臭氧浓度超标频率最低,为3.7%.基于季节环流分型的地面臭氧预报模型对预报效果改进明显,2016年模型预报值与观测臭氧浓度值相关系数达到0.87.模型尤其提高了高浓度臭氧事件预报准确性,2016年共24次臭氧超标事件,模型成功预报15次,TS评分达到52%.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光化学烟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的重要因素。利用2008年臭氧监测的小时浓度,对臭氧污染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以及臭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臭氧浓度和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负相关,臭氧浓度和温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臭氧污染是制约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子,气象是导致臭氧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重要因素,探究气象要素与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对有效治理臭氧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2018—2022年北京市地面臭氧浓度的演变特征,并利用气象要素和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O3-8 h)观测数据,基于广义相加模型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北京的臭氧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识别了影响北京市O3-8 h浓度日际变化气象因子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1)近5年北京市臭氧浓度仍处于高位波动阶段,5—9月是臭氧浓度超标最严重的时期.(2)回归模型对高浓度臭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对北京市5—9月O3-8 h浓度变化的方差解释率为83.3%.(3)基于回归模型发现,日最高气温、风向、紫外辐射强度、相对湿度、风速、地表平均气压与O3-8 h浓度之间均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日最高气温、风向和紫外辐射强度为主导O3-8 h浓度变化的气象要素.在高温、主导风向为偏南风、紫外辐射强度较强的气象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5年1月~12月上海闸北地区地面空气臭氧污染浓度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60μ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月、2月和12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时~14时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μg/m3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μ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分析,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2005年1~12月上海闸北地区低空(距地面约25m)大气臭氧(O3)污染浓度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160p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2.12三个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ug/m^3,为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1J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同时,分析了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际臭氧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大连市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浓度变化状况,总结了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为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监测、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0  
近地面层臭氧(O3)研究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随着汽车尾气排放NOx和碳氢化合物的增加,在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导致低层大气中O3浓度明显增高,面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威胁,开展环境空气中O3监测与分析对防治大气污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2003年6个月的臭氧(O3)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对山东大学校园内O3浓度的频率分布、日变化、月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O3小时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频率为96.88%;O3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下午浓度较高,上午和夜晚较低;O3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这与辐射强烈,温度高有关;天气条件也影响O3浓度,一般晴天时O3浓度高,多云、阴雨天气O3浓度低.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夏季道路环境中NO_x,NMHCs及气象因子对ρ(O_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2009年夏季3种典型道路(开阔道路、交叉道路、街道峡谷)环境中O3,O3前体物(NO,NMHCs等)及气象因子的监测,分析了北京市典型道路环境中ρ(O3)的变化规律及O3前体物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对ρ(O3)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北京市典型道路环境中ρ(O3)呈明显的日间单峰变化规律,这与非道路环境并无不同.不同类型道路环境中ρ(O3)的变幅与峰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3种典型道路环境中ρ(O3)与ρ(NO),ρ(NMHCs)等均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ρ(NO2),ρ(NO2)/ρ(NO)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3种类型道路环境中ρ(O3)均呈现出与紫外强度、温度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相反,ρ(O)高值出现于高温、强紫外线与低湿度的时刻,ρ(O)变化略滞后于紫外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云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辉 《环境科学》1993,14(6):77-78
云对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在香河综合观测站1年的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得到了计算云天条件下太阳紫外总辐射的一种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对阴天太阳紫外总辐射的减弱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太阳辐射试验标准中的太阳光谱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太阳辐射试验标准、光老化试验标准修订时正确选择太阳光谱提供依据。方法辨析CIE NO.20,CIE NO.85两种出版物太阳辐射光谱特点,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统计这两种太阳辐射光谱带宽辐照度的误差;分析相对空气质量、臭氧与水分、云层光学厚度、地表反射率等因素对太阳辐射光谱辐照度的影响;分析人工辐射光源光谱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太阳辐射光谱的差别;分析当前光老化试验标准对光谱辐照度允差的要求;介绍光老化试验结果间的可比性。结果 CIE NO.85光谱更准确、更细致,但其波长范围较窄,两种光谱辐照度的差别很小,大气环境中许多因素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光谱辐照度;人工辐射光源光谱与太阳光谱的误差、光老化试验标准中光谱辐照度允差都远大于前述太阳辐射光谱间的误差,标准对太阳光谱波长范围的要求比CIE NO.85光谱宽。结论太阳辐射试验标准、光老化试验标准修订时,仍可选用CIE NO.20光谱作为太阳辐射光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重视,光化学烟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东北地区大连市全年臭氧监测的时间浓度,对臭氧污染的浓度分布特征,时间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变化受太阳辐射强度和气温的影响明显,呈单峰型变化,臭氧浓度季节变化趋势明显。春、夏季节臭氧浓度较高,秋季臭氧浓度次之,臭氧与大气中的NO、NO2、CO、VOCs等前体物的浓度、太阳辐射的强度以及CO的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CH_4火焰中CO_2对NO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CH4 火焰中CO2 浓度对于NO降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过量空气系数对于NO的降解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氧化性气氛相比 ,还原性气氛更有利于NO的降解。同时还原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降低了NO的降解率 ,而氧化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能够促进NO的降解。在还原性气氛中 ,随着CO2 浓度的升高 ,其继续减少NO降解率的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shows the variation of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s for six selected sites between 410 and 3569 m elevation. The annual mean values in 1987 for these sites ranged from 10 to 50 ppb. Mean values of ozone as well as frequency of peak values are clearly dependent on the elevation of the site. Apart from elevati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specific location and exposure to pollutants such as NO and NO2 are considered. The ratio of the daily means of NO and NO2 is very well suited to indicate local sources. Mean diurnal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of nitric oxide and ozone on a slope show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8.
臭氧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近几年臭氧连续监测的数据,对臭氧的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臭氧前体物(NOx、NOy、VOCs等)和气象因素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臭氧浓度呈典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并且小时值变化出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另外VOCs(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时与NOx、NOy的浓度变化趋势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NOX 在全球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和地圈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NOX 大气浓度增长对对流层大气O3污染、大气氧化能力和酸沉降及平流层O3消耗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全球NOX 释放源组成、年释放总量和人类活动的贡献 ,并与N2 O的源组成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