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JLNY01菌降解地下水中阿特拉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吉林市农药厂排污口采集的污泥样品 ,通过富集培养 ,从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阿特拉津 (AT)高效降解菌JLNY0 1 ,该菌在1 0℃一定浓度的AT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的驯化 ,降解率可达 83 .6 %。在 30℃下 ,AT能够达到完全降解。经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出的菌种AT菌,进行了不同的pH值(pH=5.0~10.0)、不同的温度4~20℃条件下污染质阿特拉津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AT菌在pH值为5.0~10.0时对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均具有降解能力,且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0;在4~20℃的实验温度范围内,AT菌能够降解代谢污染质,并随温度的升高,降解能力增强。20℃时降解率为38.84%。模拟治理中,设计了细菌的投放方式以模拟野外条件下的菌种投加条件,难于生物降解的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一次投菌降解率达到31.08%。  相似文献   

3.
从处理油制气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降解喹啉的菌Q10,经鉴定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该菌还可以降解4——甲基喹啉,本文着重研究了该菌在好氧条件下对4——甲基喹啉降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4——甲基喹啉的降解;温度为30℃时降解较快;振荡速度对降解没有明显影响;在适当的细菌浓度和底物浓度水平上,4——甲基喹啉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实验也表明,菌Q10是一株喹啉衍生物广谱降解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除草剂阿特拉津污染微生物治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出的菌种AT菌,进行了农药阿特拉津的静态降解实验及其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治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T菌在pH值为5.0~10.0时对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均具有降解能力,且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0;在实验条件(t=10℃,pH=7.5)与野外含水层的条件基本一致情况下,难于生物降解的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一次投菌降解率达到31.08%;同时环境因素也随着AT菌作用的变化而变化,其中,DO、pH随AT菌作用加强而其值减小.另外,设计了细菌的投放方式以模拟野外条件下的菌种投加条件.并且AT菌的作用会造成被治理含水层的渗透性能降低,实验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下降60.54%.清水冲洗10d的渗透性恢复率为48.96%,说明清水渗透恢复的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本溪市某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驯化得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C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该菌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且最高可耐受2 000 mg/L的苯酚。对该菌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苯酚浓度为400 mg/L、30℃、pH值7.0、摇床转速120 r/min、接种量5%的条件下,培养24 h后苯酚降解率可达99%以上。葡萄糖对该菌体的生长及苯酚降解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0.5 g/L)葡萄糖可以提高该菌对苯酚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6.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伟  白鹤  程茁  曲娟娟  徐伟钧 《环境科学》2008,29(5):1359-1362
从生产咪唑乙烟酸化工厂排污口的污泥和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混合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细菌.该菌株在72h内对500mS/L的咪唑乙烟酸降解率达到90%以上. pU为5时,500mS/L的咪唑乙烟酸72h内可全部降解,而pU 8和pH9条件下,72h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仅为50%左右,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更适合降解菌的生长.25℃和30℃条件下,降解菌对咪唑乙烟酸的降解效率较高.25℃, pH 5是降解菌对咪唑乙烟酸降解的最佳条件.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 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产碱菌属.  相似文献   

7.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从自然界分离的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氮源和碳源,同时降解苯胺的细菌4^#。该菌鉴定为节杆菌4^#(Arthrobacter.4^#)。该菌降解苯胺的最高浓度为2044mg/L。4^#菌株降解苯胺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7.0和30℃,最适苯胺浓度为1022mg/L。在此条件下,48h苯胺的降解率可达94.7%。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对4^#菌株降解苯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Hg^2+、Ag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芘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焦化厂排水沟底泥为菌源驯化筛选出6株多环芳烃降解菌。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对芘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不同菌体表面疏水性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影响到反应初期菌株对芘的表观降解率,菌体的疏水性表面较亲水性表面对芘有更强的吸附性;保存的一组天然混合菌对芘降解率较低,没有表现出优于单个菌株的协同作用;多环芳烃降解菌在芘培养液中生长快慢和降解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对两株菌体表面疏水性相差较大的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芘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30℃,9#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40℃;Mn2+对2#降解芘有促进作用,对9#菌几乎无影响,Cu2+对各菌芘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外加葡萄糖对于2#菌和9#菌的芘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吲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聚焦-交联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吲哚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可利用吲哚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好氧降解吲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2-40℃,pH值5.5-8.5;投加适量KH2PO4可促进其降解吲哚的效果;金属离子Co^2 、Ni^2 、Cu^2 对其降解吲哚性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固定化胶质红外环菌对吲哚去除率最高可达97.0%。  相似文献   

10.
水胺硫磷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已驯化好的活性污泥菌是悬液中分离筛选出水胺硫磷的降解优势菌,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当温度为25℃,PH为6.5~7.5,水胺硫磷进水浓度135mg/L,停留时间为12h,在供氧条件下,水胺硫磷降解率可达72.3%,而混合菌在最佳条件下,其水胺硫磷降解率为55.8%,本文还要菌种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从焦化废水中分离出一株高效氨氮降解菌A1,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假单胞杆菌菌属。本实验对该菌种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确定该菌种的最佳降解条件:p H8.0,温度30℃,菌种量5%(V菌悬液:V培养基),在此条件下,对20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到89.5%。  相似文献   

12.
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92 9% ,92 5%。选用高效降解菌GSH -1进行了相关影响条件试验 ,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该菌降解油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菌生长适宜条件为 :pH 6~ 7,温度为 3 2~4 5℃ ,油脂浓度 <2 g/L ,适宜条件下该菌在 3 0h内对餐厅实际含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 86%。表明经筛选驯化所获得优势菌在高含油、含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除油脂类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扬子乙烯集团废水处理系统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驯化分离得到一株能快速降解苯酚的菌株,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菌株。该菌株在5℃-35℃范围内时都可以有效降解并矿化200mg/L的苯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左右;菌株在pH为5~9范围内可以降解200mg/L的苯酚,偏碱性的条件下比酸性条件更适合细菌生长;培养过程中振荡速率大于120r/m时降解速率最大。当苯酚的初始浓度超过1000mg/L时,降解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有效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14.
生物滴滤器处理高温甲苯废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钟秦  李建林 《环境工程》2006,24(4):34-35,39
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设计可控温的双塔生物滴滤器为净化装置,考察了高温条件下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性能,镜检确定了高温条件下降解甲苯的优势菌种。结果表明:(1)液相驯化菌种对气相甲苯适应性较差,挂膜120~140h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2)随甲苯废气温度升高,甲苯去除效率下降,40℃效率最高,60℃仍有一定的去除能力;(3)短杆菌和球形菌为降解甲苯的优势菌种,球形菌是高温优势菌;(4)温度高于40℃时降解产物中检测到有机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5.
产碱菌株F-3-4对苯酚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腈纶废水处理构筑物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降解2,6-二叔丁基苯酚的菌株F-3-4,经驯化发现其对苯酚也有较好的降解能力。通过紫外吸收测定菌液生长值以及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苯酚浓度,考察了不同底物浓度、pH值、通气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以及苯酚降解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生长的迟滞期随苯酚浓度的增大而延长,苯酚浓度增大对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0mg/L苯酚浓度的完全降解时间在36h之内,该菌株降解苯酚基本发生在对数期,其对苯酚降解适宜条件为温度35℃,pH7~8,该菌为好氧菌,通气有利于苯酚的降解。在最适条件下其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特征符合Monod模型。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硝基苯污染物的高效途径之一。从化工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得到8株以硝基苯作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其中,菌种M3降解率最高,为56.94%。对该菌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和16SrDNA分析,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进一步研究其降解特性表明M3在温度为30℃、p H=7.0、转速大于150rpm/min的条件下降解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7.
石油烃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克拉玛依地区的部分石油污染样品进行了富集分离,得到了5组石油烃高效降解混合菌,其中混合菌KL9-1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宽,并且石油烃的降解效率最高。该混合菌在45℃的条件下,通过7 d的降解,稀油的降解率达到43.27%,稠油的降解率达到20.09%。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环境因素对混合菌KL9-1降解石油烃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KL9-1的接种量、石油烃仞始浓度、初始pH、摇床转速、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都会影响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在35℃的条件下,当接种量6.0%、石油烃初始浓度1.5%、仞始pH 7.5、摇床转速120 r/min及添加200 mg/kg Tween80表面活性剂时,稀油和稠油的降解率都达到最高,其中稀油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2.49%,稠油的降解率达到40.36%。  相似文献   

18.
从新疆地区土壤中经驯化、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极端嗜盐菌,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同源性进行了检索比较,鉴定该菌株为伸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gata);其次,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降解偶氮染料--活性兰BRF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降解率,并在30℃、5%盐度生长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该菌接菌量、染料初始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活性兰BRF72h降解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9(33)获得适宜的降解条件;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表明,该菌株耐盐范围为0~32%,最适生长盐度为5%~20%;在盐度为3%~25%条件下该菌株对活性兰BRF的降解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先升后降,5%盐度下的降解效果最佳;在30℃、5%盐度下适宜降解条件为:染料浓度100mg·L-1,pH=7,接菌量5%,72h的降解率为88.62%.紫外-可见光谱结果显示,降解产物的光谱与活性兰BRF的明显不同,可见光区的吸收峰消失,正己烷萃取液无紫外吸收,二氯甲烷萃取液出现两个紫外吸收峰,推测为芳胺类及杂环类等极性化合物;质谱分析证实,降解产物合苯甲基二胺、2,6-氨基苯酚等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石油污染土壤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会威胁公众健康。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因低廉、绿色和无二次污染等备受关注。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筛选高效的石油降解菌种,该研究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经16S rRNA鉴定分析为琼式不动杆菌,该菌株对1%的石油的降解率高达60.2%。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该菌株在石油污染土壤降解前后的形态变化原因,并通过改变降解环境的盐度、pH以及接种量的单因素实验,探究3种因素对细菌的活性、生长量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细菌形态呈节杆状,且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分泌一定的胞外聚合物;在石油浓度为1%的条件下,该菌株对盐度的耐受性在4%以下,适应的p H范围为5~9,投菌量在15~20 mL时,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从生产萜烯树脂的废水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α-蒎烯的菌株,通过16S r RNA序列鉴定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为海洋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marine),命名为HKY。研究了温度、p H值、α-蒎烯的浓度对这株菌降解α-蒎烯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25~40℃对α-蒎烯都有较好的降解,其中在30℃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0.21%。初始p H在6~8之间时降解率较高,其中p H为7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3.43%。当α-蒎烯在100 mg/L以内时,培养48 h后没有残留,200 mg/L和300 mg/L时培养液中有残留,500 mg/L基本对该菌处于抑制状态。同时研究了该菌株的底物谱,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降解一些分子结构较为简单或者与α-蒎烯结构相似的工业有机污染物。运用该菌处理生产萜烯树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能够对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