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公共安全极大挑战。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此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应急救援等领域,为了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风险,开展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现阶段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现状,从社会安定、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系统分析其存在的公共安全风险,借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并计算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标准权重,确定预警评判集,最终提出一种海外石油工程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方法,并给出应用步骤。将该风险预警方法运用到非洲某国,结果显示,与实际高度吻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对国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进行统计,并对国际重大地铁事故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指出造成地铁安全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定义进行探讨,并进一步介绍国内外大型城市地铁运营的典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地铁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特点及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地铁运营管理体系的异同点。指出目前国内地铁运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必须首先对城市涉及公共安全的风险进行客观和科学评估。简要介绍一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并以高层建筑火灾为例,详细地对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以及提出应对措施的过程。该方法可以作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加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风险管理在城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地铁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加大了地铁施工技术的难度,严重地影响着地铁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笔者从风险因素辨识、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响应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一般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地铁工程风险的定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指出城市地铁建设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移交(BO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出发,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移交(BOT)项目的风险特征;笔者认为,基于我国高速公路BOT实施现状分析,指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理念缺乏、风险意识淡薄、风险分担责任不明和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BOT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风险意识、完善市场体系、监理健全法律法规、合理分担风险、培养和引进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是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隧道和地下工程的特点,明确风险的定义,并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决策、实施以及运营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4个步骤;分析了隧道和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风险的认识存在误区、风险管理系统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风险接受准则和接受等级以及目前的风险管理体系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符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关于提高风险管理理论水平、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重大事故预测预报、完善隧道和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改变"被动式"的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特大型/大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典型特征。椐此选取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高度集聚且注重智能化治理的纽约、东京、新加坡、杭州、深圳等特大型/大型城市开展研究及分析。归纳及整理上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经验,并由此推理出特大型/大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及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评估分级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根据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和核心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职能定位,按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在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管的公共安全监管思路,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以东城区为例在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等5类主要风险的分级指标体系框架;通过标准规范比对等,设计完成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结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每类对象约30项指标的量化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类监管对象的指标权重,构建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模型;将指标体系与分级模型进行集成,开发完成了1套风险分级软件,并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试点运行。该项目研究过程将静态风险分级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综合考虑监管对象的单一风险与耦合风险,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量化风险评估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成果能够为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分级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该项目研究成果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部分成果作为《风险管控: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新体系》一书中的重要章节出版。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评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基于“脆弱性—能力”综合评估框架从公共安全风险事件维度入手,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与脆弱性和风险承载能力相关的22个指标,采用改进后的自适应灰色面板聚类从绝对量、增量和波动量3方面进行测度。聚类结果将全国城市的公共安全风险水平分为6个类型;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造成不同类型特征的原因,明确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点,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在3个层面上均有较好表现,属于低风险城市;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绝对量水平中等或较差,增量和波动量水平较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阜阳为例,分析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给阜阳城区交通安全管理带来的挑战,通过对阜阳市城区路网结构、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管理压力3个方面的实地调查,得出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新交通形势需要的结论。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交通安全管理策略:挖掘路网潜能治理混合交通策略、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针对性管理策略和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安全管理升级策略,使交通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2.
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从预防石化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角度,对我国石化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石化企业生产过程危险性大、影响面宽的特点,依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对石化企业生产装置风险管理系统设计和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工作流程进行初步探索;提出在我国石化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和体系构架;指出实施这些重大工程可能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所得研究结论可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绪坤  周玲  宿洁  沈华 《安全》2020,(3):23-28
风险管理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逐渐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梳理了我国城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研究探讨符合我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民用机场空防安全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通过对民用机场空防安全存在的风险从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环境、管理等4方面进行识别;以系统的观点为基础,结合相关法规,建立空防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对民用机场的空防安全进行风险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计算数据,查找、预测民用机场空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针对机场保安、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民航和民用机场的现状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以期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的特征,指出安全监管网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的主要对策,包括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制、无缝隙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以及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合,对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型公园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研究导向标志系统的安全功能,阐述该系统的功能分类及其与所能发挥的安全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内22所大型公园导向标志系统的实地调查分析,揭示我国大型公园内导向标志系统存在安全功能不完善、设计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缺乏动态和智能引导的辅助等问题。从考虑安全功能的角度构建大型公园导向标志系统,应体现标志设计标准化、标志布局的合理化,注重常态与应急状态功能的兼容化以及静态、动态引导的集成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辩证的方法对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阐明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内因,人—物—环—管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的外因。根据危险源的存在形式,指出了有效控制危险源的基本手段和措施。通过深入分析人—物—环—管中的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及导致的后果,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论述了防止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将本质安全化与风险预控管理相结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将高校应急管理系统分为4个过程、12个环节、30个指标。通过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内涵结构的过程环节分析,指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预防与总结学习是目前相对薄弱的方面,并对其中2个过程的6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预防与学习环节的薄弱之处,提出综合加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策略。并提出开展突发事件风险控制与预警管理工作、建设高校突发事件信息与档案平台等任务,是提升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