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国氢动力     
杨伟利 《环境》2007,(3):72-74
人类正处于能源利用的转折点,以石油为标志的"黑金时代"将逐步远去,以氢能为代表的"白金时代"雏形已现.氢作为能源其利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能源结构迎来根本性变革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其前景被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是在煤形成过程中生成并赋于煤层中的一种高热值洁净天然气,作为中国21世纪内的战略性新能源,其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阔。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开发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窦光宇 《环境》2004,(10):49
利用大气压差发电,是一种关于获得新能源技术的构想。科学家预计,这项新技术将在21世纪前20年投入使用,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一场经济危机袭击全球。这场经济寒冬对中国汽车业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尤其是新能源汽一车,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甚至成为我国赶超世界汽车工业的突破口。提起新能源汽车,就不得不提及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曩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相似文献   

5.
氢能源作为最有可能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以其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等众多优点,被一致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却一直没有高效低成本的氢能的储存,本文主要对目前的储氢材料研究现状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信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一切传统的信息采集、整理、储存、应用和传递的方法都将遇到严重的挑战,甚至遭到淘汰。  相似文献   

7.
林琪 《环境》2014,(11)
正人类的能源越来越短缺,开发新能源成为当今最重要课题,各种设计发明不断出现,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在不久前发布的《2014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报告中,展示了最新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亦称为"高被引科研人员")名单,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成少安入选环境与生态学科的"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原因则是他"驯化"了成千上万细菌,使它们能利用污水来发电。  相似文献   

8.
即使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仍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科技部部长万钢2009年3月19日在京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高层论坛”上表示,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5,(1):63-63
时代呼唤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能源人均消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按现在的开采水平估计,世界上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几十年内逐渐枯竭。如果不加紧开发新能源,几十年后人类社会将面临一个能源困境。  相似文献   

10.
孙平 《山东环境》2000,(7):213-214
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