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搞好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国家环保局决定,建立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网,于1993年11月7日在重庆正式成立。该网的职责和任务是: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指导下,对三峡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的库区,长江中下游及河口的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跟踪监测,为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为落实和制订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防治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时,该网还要为三峡和长江流域环境监督管理服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蓄水后不同水位期干流氮、磷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郭胜  李崇明  郭劲松  张晟  张韵  封丽 《环境科学》2011,32(5):1266-1272
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营养盐的变化,对于探讨水库运行对其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依据2008年3月~2009年2月对长江干流三峡区段朱沱、寸滩、扇沱、清溪场、晒网坝、培石,共6个断面和其中1个垂直断面逐月水文、水质监测,按照三峡水库运行的水位特点,将数据样本分成高水位(10~2月)和低水位(3~9月)2个...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1997年平水期水质同步监测的W值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W值法对1997年5月5日上午10时整在长江干流三峡库区段和嘉陵江、乌江进行的水质同步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库区水质沿程分布情况,并与1996年同步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控制库区水污染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库疑似甲藻水华监测数据分析,能够为水库甲藻水华应急管理措施的构建,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立足水库疑似甲藻水华监测分析,阐述了常规监测和应急预警监测两种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水库疑似甲藻与化学生物指标统计分析、疑似甲藻藻毒素分析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水库疑似甲藻水华预警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湖北段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淡水沉积物的标准测试程序(SMT)测定了三峡水库湖北段长江干流和4条支流中14个采样点沉积物的总磷、无机磷、有机磷、铁/铝磷和钙磷的含量并对不同形态磷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湖北段水体表层沉积物中TP和各种磷的赋存形态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TP含量为361.6~1033.5mg/kg;In-P是沉积物...  相似文献   

6.
黄均伦  谭银华 《环境》2006,(11):96-96
近日,花都区白沙田水库惊现国宝“桃花水母”的消息引起市民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花都区环保局专门派人前往白沙田水库取样监测水质,摸清这种濒危级物种出现的原因,以此为契机,号召人们爱护环境,保护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部分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土壤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为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并直接参与水库水质和底泥的质量组成,为预测库区土壤及水体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制定库区环境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库区环境特点是,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地区是已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农、林用地,未开发区少见。但大型现代工矿企业不多,点源污染较少。因此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于单纯反映原始处女地及自然保护区特征的土壤本底值,或反  相似文献   

8.
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域生态环境、陆生生态环境、局地气候与水质,以及长江中下游湖区、河口及近海生态环境等几方面简要介绍了三峡水利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湖北省典型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了长达4 a的监测分析,并对湖北省重要水体长江、汉江、清江及部分水库中SVOCs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 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湖北省科协组织了包括全省环境、通讯、微生物、林学、昆虫、植物、力学、爆破、测绘、气象、天文、海洋湖沼、动物、水利、航海、自然辩证法和心理学等十七个学会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多学科长江三峡资源开发与三峡水利枢纽生态效应综合考察团,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和生态效应进行了综合考察活动。这次多学科的综合考察活动,专业齐全,实力雄厚,它以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退水期间大宁河“水华”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2011年上半年在大宁河支流白水河发生了以绿藻为主的“水华”,用DS5x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分析发现溶解氧、pH、PCY、叶绿素4项指标成正相关的关系,在水柱监测中发现水温、溶解氧、pH、PCY、叶绿素5项指标从水面往下是递减,且5m以下趋于稳定。基于此,建议今后在水华应急监测中可以直接用现场监测指标来判断水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葛洲坝水库是目前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库。现在水库蓄水位已升到63米高程,库容达13.85亿立方米,水库的河床,水深发生了改变,深度增大,水面加宽,流速减缓,天然曝气条件也有改变,在环境、生态因素及水文条件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葛洲坝水库蓄水后的水质变化趋势如何?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根据建库前后多年连续开展的水质监测和生态环境调查的数据、资料,与工程兴建前的背景值进行比较分析,水质的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建立三峡库区区域地震模型;根据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影响,对该区水库诱发地震进行理论分析,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以三峡遥测台网测震资料及宜昌台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的地壳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长江葛洲坝载流蓄水后,淹没耕地一万四千余亩,水库静水面积达六十三平方公里,使三峡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形成不同的生态条件,各种蚊虫的生境更趋复杂化。为研究蚊虫种群在库区形成后的变动与其生态条件对虫媒病流行的影响,我们继1959年长江三峡自然疫源调查之后,于1983年5—10月在库区区内进行了蓄水后蚊虫变化情况的调查.本文就蚊种、孳生地及季节消长作一初报. 一.调查地点为使研究的资料具库区全貌的代表性,我们选择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的三斗坪,黄陵庙、莲沱、晓溪塔四地为调查点。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50’,东经11°30’。沿长江西岸,高山海拔多在2000—1000米之间,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多在100米左右。土壤多为花岗岩风化后含沙较重的砂砾土,  相似文献   

15.
大坝蓄水显著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着河流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和重金属形态.2019年6~7月,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攀枝花市至长江中游湖口县,沿长江干流调查了26个断面,采用欧共体BCR 3步提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As、 Cd、 Co、 Cr、 Cu、 Ni、 Pb和Zn)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并用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物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库区段(金沙江梯级水库段和三峡库区段)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的粒径均值呈减小趋势,沉积物As和Zn全量呈增加趋势,中游段变化规律不明显.沉积物黏粒含量与弱酸提取态Cd和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d以残渣态(59.26%)和弱酸提取态(24.67%)为主,Cr(92.41%)和Ni(83.41%)以残渣态为主,As、 Co、 Cu、 Pb和Zn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As、 Cd、 Co、 Cr、 Ni和Zn污染程度大小为:金沙江段>长江中游段>三峡库区段.Cd、 Co、 Cr、 Cu、 Ni和Zn的生物有效性(RAC均值)大小:上游三峡段>中游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泰兴开发区的建设现状和长江水质(以枯水期水质分析为主)的变化状况调查分析,结合对开发区排污现状和长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分析,得出工业集中区排污影响长江水质的结论,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彭辉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158-158,167
伴随着环境的污染,水体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对水体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测,对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的宜昌市秭归县段进行水质检测,对水体质量的评价参数指标分析,然后对水体技术参数BOD,COD,总氮TN与高锰酸盐之间的相关性、回归性与准确性进行研究,为长江水质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册田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霞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50-51,55
通过对册田水库干、支流水质监测断面污染因素的分析,并结合近10a来册田水库出口断面水质污染指数变化情况,揭示了近年来册田水库水质恶化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善水库水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湖库洪水调蓄功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湖泊是抵御湖区水系洪水灾害的天然屏障,而水库是现代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肩负我国防洪减灾的重任。为探明我国湖、库洪水调蓄功能状况,分析区域防洪需求进而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以湖泊可调蓄水量和水库防洪库容为评价指标,基于可调蓄水量与湖面面积以及防洪库容与总库容的数量关系构建模型,分别对我国湖泊和水库的洪水调蓄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湖泊可调蓄水量和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1 475.47×108和2 506.85×108 m3,湖库洪水调蓄功能总量为3 982.33×108 m3。从空间分布来看,湖泊调蓄能力以西藏、青海、江苏等省以及西北诸河、长江、淮河等流域较强;水库调蓄能力以湖北、广东、湖南等省以及长江、珠江、黄河等流域较强;湖库综合调蓄能力则以西藏、湖北、青海、江苏、湖南等省以及长江、西北诸河等流域较强。从防洪需求来看,珠江、长江、海河、淮河等流域湖库调蓄能力与设计洪量的比值较小,防洪压力较大。针对珠江流域和海河流域,建议通过兴建水库等工程建设提高流域防洪能力;针对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可结合退田还湖和水库建设提高湖库综合调洪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防洪建设和洪水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物取样,制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采取、制备具有代表性的固体废物样品,从而获得精确的、可靠的监测分析数据,就必须要有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样品采取和制备方法。该文对废对取样误差1取样量、取样数、取样点、取样法和制样法等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制定我国的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制样 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