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当今全球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开展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列举了关于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示踪剂方法、研究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综述了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位、含水量、补给量、排泄量、泉流量、水温、水质、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化度等的影响;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若干对策,包括关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减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灌区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以及定量化研究气候变化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哈密伊州区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为其经济社会用水的主要来源。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地下水资源超采日益严重,严重超采区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到70 m。有效的地下水压采监督管理与保护机制,是遏制与修复地下水超采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建立地下水压采管理体制、完善监测监督网络、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等方面对伊州区地下水压采的合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此机制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以水资源的主体部分河川径流总量来说,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一方面,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超载使用地下水,使许多江河断流,湖泊萎缩。过去50年间,我国消失湖泊高达1000多个,地下水超采诱发地面沉降塌陷,华北地区已形成较大地下漏斗20处,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有50多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4.
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区域的地下水功能状况,从而为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对民勤绿洲的地下水功能进行了评价。全面分析了该区域的地下水供水资源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5.
地下河是赋存于地下岩溶管道中的大股集中水流,是可溶岩地区常见的地下岩溶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岩溶地下水资源贮存和利用研究中,国内外愈来愈广泛地重视“地下河水资源”的研究。地下河水资源及其开发  相似文献   

6.
教师可以通过这项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逐步培养学生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采用的方法有家庭用水调查、水资源资料阅读、节约用水讨论。资料1地球上的水从月球上看 ,地球是个蓝色的球体 ,那是因为地球上大部分面积是海洋 ,只有小部分是陆地。地球上的水总量是很多的 ,但是96 %以上是海洋水。海洋水里含有太多的盐分 ,不能直接饮用 ,也不能用在耕种和许多工业生产上。我们所说的水资源 ,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但是绝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冰川、冰山、土壤、大气和很深的地下 ,目前人们能利用的还很少。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讨论的水资源是指在现阶段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特别是指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它具有可重复利用和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性,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而不可替代的环境因子.我国宪法规定:“水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国家保障它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34条中明确规定“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他直接从地下或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水资源费”.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中也指出:“各级政府应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兴城市东营市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现实状况和本区内地下淡水资源是由浅层地下淡水、深层地下淡水和淡水透镜体组成的现状,在深入研究本区地下淡水的补给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补给、开采和利用等各个层次上采取开源节流、循环利用、科学规划等方式,实现本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钢铁企业是用水大户,节约工业新水量、降低吨钢耗新水指标已经成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之一。雨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日益受到钢铁企业的重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是钢铁企业摆脱有限水资源束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之一。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钢铁企业雨水资源应用的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是其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2],其不仅受气候、大气降水、地层岩性、地貌等条件的控制,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3]。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17,(2)
正"十三五"时期用水总量将会延续缓慢增长态势,水资源约束持续趋紧的局面不会改变,在水资源供需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如何落实用水总量红线、遏制水质恶化特别是地下水污染继续恶化、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促进水生态修复特别是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弥补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短板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通过政府管控与市场机制调节,不断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度,做到"用水不超量";制定并严格执行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改变"有水不能用"的局面;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12.
冉茂中 《四川环境》1999,18(2):58-59
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淡水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危及人类的生存。解决淡水危机,加强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已刻不容缓。对城市进行分流供水,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分流回收处理,是实现淡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满足城市用水需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生态因素中的水环境发展承载能力和污染承载能力基本决定城市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应以生态的良好为目标,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统一规划,利用价格尺度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水资源——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能为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水。如浅层地下水、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及河川水等淡水通常都称水资源。由于海洋水在全球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发展海运,提供鱼、盐及各种水产,提取工业原料,还司利用海洋潮汐发电,有些国家利用盐水灌溉农田的研究也已注得成功。因此,广义的水资源也应包括海洋水体在内。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将近70%的淡水冻结在南极和格林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存在土壤中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较易于开采供人类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迅猛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相似文献   

16.
隧道建设相当于在地下增加一条新的地下水排泄通道。隧道排放的施工涌水如果不加控制,将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得影响半径范围内地下水露头减少,井泉、溪流水量等不同程度的减小或消失,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文章以五陂石隧道为例,根据隧址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其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隧址区涌水量计算,定量分析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得出,隧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隧址区原有的地下水径流及排泄条件,涌出的地下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和浪费,使地下水系统失去平衡。最后,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石岩 《中国环境管理》2011,(1):45-46,51
通过分析我国淡水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以及人口对淡水资源缺乏认识的影响,研究了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方法,认为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市水环境现状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地区原始自然环境优越,多年来,不正当的人为活动、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也直接干扰与影响着水的良性循环。现状水环境:河流基流渐小,并季节性断流,坑塘减少,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洪径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承压水无序开采,污净比失衡,河流承栽力降低。地下水垂直污染面扩大,点、面、垃圾污染源趋重。联通青一洋、石一起,实施水资源再分配。优化配置城乡用水。重视地下水源地建设,联合调度地表、地下水源。谨慎开发承压水。植树造林、涵养水分。注重防风林带建设,改善田间小气候。严控地下水采量,防止土壤旱化。搞好坑塘建设,解决乡镇污水出路与净化。保护湿地,促进水的良性循环。深度处理废污水.使之资源化。从源头抓好城市三大水源地污染源.察勘储备新地下水源地。改良恢复水环境,保障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9.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资源价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福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93-1095
农业水资源价值的计算对灌区农业用水价格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用于对农业用水向其它类型用水转移时所受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因此,当前将农业用水当作商品并计算其价值逐渐成为热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型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农业水资源价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农业水资源价值计算的两种方法,并列举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和公式,提出了农业水资源价值计算中应考虑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农业水资源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